分享

粗放式备考向集约式备考过渡需要完成的几个转变

 讲地又讲理 2020-12-09

多年来人们一直一边对分数教育口诛笔伐,一边又对高考神话心驰神往,拼苦拼累拼时间也是高三清一色的画风。然而,天道酬勤亦酬术,当每个学校时间都用到极致时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借助教科研的力量。备考方式必须完成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农业的灌溉方式有漫灌和滴灌之分,备考方式也有粗放和集约之别。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需水禾苗可能得不到及时水源补给而枯死,不需要水的禾苗又因过渡灌溉被淹死。漫灌费时费力费水,宝贵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粗放备考如漫灌,会的地方大讲特讲,不会的地方少讲不讲,珍贵的时间被无情的消耗,这样备考劳而无功,耗时耗力不讨好。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因对水资源按需分配,所以达到了省时省力不浪费的效果。集约备考应该如滴灌,明白学生所需,懂得高考所考,然后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完成粗放备考向集约备考需要完成如下几个转变:

一、考试频率:多多益善向因时而异转变

正确的战略下才有有效的战术。考试频率多少算合适?考试有助于强化基础,及时发现学生不足,高三阶段会经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考试。然而,时间是一定的,凡事均有机会成本,做一选择就会舍弃另一些选择。一轮复习阶段备考内容多,教学任务重,过于频繁的考试会影响教学进度,导致后面综合复习只能草草收场。当学习内容还没来得及量的积累时就考,无疑是原地踏步。个人认为:在复习初期阶段,学习还没有量的积累时,考试频率不宜太频繁。而在高频考点阶段可以多考几次,对于非高频考点没有必要。二轮阶段学生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但避免同一个知识点,相同角度地练反复和反复练,这是低效教学的重要原因。

二、搜集试题:“纯拿来”向“精过滤”转变

教育功利化背景下,高三备考基本都会疯狂刷题,题海遨游就一定能乘风破浪?那要看海的质量:有营养海水促进学生成长;无营养海水,只会让学生呛水;有毒的海水,不仅不能启智还会愚人,坏了学生大脑。在题海备考大行其道形势下,高三成败不能只看做了多少题,要看做了多少有价值的题。王树声老先生和邵英老师谈高考备考时也提到一种怪象。高二学生没有一轮复习,做选择题不一定比高三差,经过高三书山题海打磨后,考得还不如高二了。如果选题不当,成绩不仅不会进步反而可能会出现越练越差的情形。搜集试题必须由“纯拿来”向“精过滤”转变。

什么样的题应该被淘汰过滤:1,学生练了多次并且已经掌握的同类题,机械简单重复是低效的重要原因。2,违背或没有很好体现高考核心素养的试题。3,逻辑不严密的试题,试题本身的有问题,误导学生的备考方向。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在让学生做试卷前,老师一定要先做,确保所准备试题是学生需要的营养餐。

三、由“单纯重知识”向“兼顾重常识”转变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考察范围异常广泛。有的老师这样形容地理: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广阔的是地理考试范围。知识仅仅是地理考察的一个方面,此外还重要考常识见识的考察。例如今年试题考查到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翻遍地理书上找不到这些名词的,因为它属于常识的范畴。如果学生没有生活体验,视野狭窄,书背个滚瓜烂熟都无用。

五、由“单纯重课内”向“兼顾重课外”转变。

为什么地理老师有时总是对学生成绩总觉得力不从心?地理是考察学生阅历的一门学科,关注生产,生活,生态问题,入题先需要入境,只有有阅历的人才能更容易进入试题情境,从而保证做题的准确率。当千辛万苦教给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时,答案的提取点可能根本不在材料内,书本里,而是课堂外。引导学生从教室“小课堂”走向生活“大课堂”。

五、由“重知识积累的数量”向“重运用知识的质量”转变

多年来很多教师把教学中心一直放在知识的传授上,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把夯实基础作为教学的第一任务。教师长期以来的观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文科班的地理老师都深有体会,地理学的最好的并不一定是基础最扎实的。因为高考对知识数量要求降低,对知识应用能力要求提高。知识积累的数量并不是考试成败的核心竞争力。高考题也经常会给学生教材中没学过的新概念,考查学生的地理信息临场获取能力和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要关键要让学生会学,会想,会用

六、由“单纯关注好成绩”向“兼顾关注好睡眠”转变

好的休息是好的学习的保证。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睡眠不足的人,会很容易表现出烦躁、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个睡眠充足的人,就会精力充沛、思惟敏捷、办事效率高。这是由于大脑的工作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长期的睡眠不足,脑供氧就会缺乏,脑细胞就会受伤,脑功能就会下降。学习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运动。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学生自然无法高效学习。心情不好,脾气暴躁,打架闹事也在所难免。并非危言耸听,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也是感同身受。

晚上熬夜,午休加班并不值得表扬,这是很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该睡时不睡,不该睡时就会乱睡。中午不睡,下午崩溃。这样的话为我们耳熟能详,想要管好学习先要管好休息。

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埋头有坚实的脚步,回头有一段故事。找准方向,不懈努力,胜利向我们招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