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想东你想西!没有掌握这3个技巧,很难与上司做到有效沟通

 可馨职隅 2020-12-10

许多职场人都挺害怕与领导沟通这件事,在领导面前要么词不达意,要么逻辑混乱,结果沟通的内容不但没让领导明白,还惹来了一顿臭骂。

与领导沟通真的有那么难吗?还真有点!因为这需要讲究技巧和表达方式,不仅考验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考验其专业能力、业务能力。

当然,如果你掌握了以下3个技巧,沟通的效果就会大大地不同,不妨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一、必须要有复述

复述的过程是你转化理解的过程,这中间可以尝试着用你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尽可能地拆分成主要的事项。例如,领导让负责业务接待的你安排某重要客户的接待工作,你回答“好的”显然是不够的,你需要在复述中对以下信息进行确认:

1、要接待几位客户

2、是否安排食宿

3、是否安排接送

4、是否有饮食或其他禁忌

5、是否需要做宣传海报(迎宾海报)

如果你跟领导已经配合多年,有了很强的默契,又或者这种接待是有规律套路的,长期不会改变的,那你可以依照经验来安排。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接待这种事都是因人而异的,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所以,不要以为你跟领导都很熟了,就可以不确定细节内容,那样很容易出错,把事情搞砸。

是不是认为以上的考虑已经比较详尽了,领导肯定会夸奖自己吧?那你就想错了,实际情况却出乎意料。在与领导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领导更关心在接待中获得以下的信息:

1、客户自身的行程安排。比如,除了到我们公司以外,还有没有去其他竞争公司,或者有无休闲游玩的安排。

2、同行人员与客户的关系及影响决策程度如何

3、客户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如何

4、如何通过接待提升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

这些也许都是你想不出来的,因为你没有站在领导的角度,很难知道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在接到领导的任务时,请一定要做好复述,一方面是做好执行力的转接,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领导在思考的事情。

二、要从“领任务”变成“请任务”

凡事都由领导找你下达任务,你就是个领任务的员工,久而久之,你在领导心里就是一个只会执行的人。

“请任务”与“领任务”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主动思考、主动安排、主动执行,与被动的差距很大。

每次与领导沟通之前,要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领导找你沟通可能会是哪方面的事情,你的角色与分工又会是什么。在进入领导办公室前,预先规划好AB方案那是最好不过了。

如果你的领导不是个一言堂的人,那么不妨多尝试提出个人的思考与见解,当然这不是让你有什么说什么,而是有理有据、准备充分的卖稿。在任务结束之后,主动向领导完成复盘,总结经验。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总是等着领导安排,在很多时候,领导也需要与下属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工作落实到位。

三、要有经营的思维

大多数领导的岗位都会有经营压力的,他们要思考如何控制部门的预算、如何让项目有更高的盈利、如何最优化地配置人力效能等等。当你用经营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时,就容易与领导达成共识。

比如,领导让你在重要的节点前安排一场团队文化活动,以促进团队默契度提升,如果你没有站在他的立场去想,只想着如何让员工玩得尽兴,规划出了省内2日游之类的方案,那结果很可能以失败告终。

因为在重要节点时,团队的精力重心肯定是放在项目上的,这个时候2日的旅游就不太合适。再加上团队默契度的提升可以有很多方法,你却选择了最耗费成本的方法,他怎么会爽快地通过呢。

再比如,某定价108元的产品需要做包装设计,设计师只听到领导的设计要求,却没有听进领导对于产品的定价。

于是设计师按照领导的设计要求做出了设计,但最终领导没有采用。原因是包装的造价需要15元,成本过高,与产品的成本不成正比,如果拉高了整体定价就会导致产品整体没有市场竞争力。

当你拥有了经营的思维,你才可能做到与领导同频思考。

德鲁克曾说过:如果能在上司的长处上下功夫,协助他做好工作,便能帮助上司的同时也带动自己。要使上司发挥所长,不能靠唯命是从,应该从正确的事情着手,并以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出建议。

领导是每个职场人在工作中最“亲近”的人,掌握与领导的沟通技巧,工作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抓住“有复述”、“请任务”、“懂经营”这3个沟通要点,与领导沟通不栽坑!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