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步读财】平安5年理赔报告,这些数据不容忽视!

 十步读财 2020-12-10

  

大概一个月前,平安公布了自家的5年理赔报告(2015-2019),其中数据很详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今天我重新翻出来看了一遍,发现里面有一些数据,值得细细品味。跳脱出“公司宣传”这个概念看数字,会发现许多对我们投保上有价值的信息。

一、寿险理赔


2015-2019年,寿险的身故赔付是逐年增长的,不过赔付50万以上的人群仅为2.9%,绝大多数集中在20万元以下。这个数据和我们投保寿险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终身寿险的价格比较贵,适合的人群有限,平时我们在线上投保时接触的并不多。大多数情况下,和我们打交道更多的是定期寿险。但是即使是我们经常接触的险种,很多人在投保上也会出现两个误区。

1、 给儿童投保寿险。对于孩子来说,最不需要的商业保险恰恰是寿险。

一是因为保监会规定了儿童最高可投保身故保额,10周岁前的被保险人,不允许超过20万;二是定期寿险主要是给家庭经济支柱人群配置的,防止家庭丧失经济来源后,亲人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可是孩子既没有赚钱的能力,也不承担家庭经济重担,实在没必要配置定期寿险。

2、保额过低。我们知道定期寿险的主要作用就是留给家人的一份保障,所以定寿的保额一定不能过低,否则就起不到抵御风险的作用。而保额过高保费就会很高,倘若超出了合理的预算,就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因此最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计算保额。假如某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事业正处于上升时期,他可能背负着房贷、车贷,并且上有孩子要抚养,下有老人要赡养,那么保额就要覆盖以上全部的开支。

定期寿险的保额=债务(房贷、车贷、欠款)+ 日常开支(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的费用),一般而言,建议保额最低最低50万,有条件的需要做到100万甚至更高。

二、重疾险


重疾险的投保上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就是保额不足。重疾昂贵的治疗费用和客户获赔重疾保额上产生巨大的反差,90%左右的人群保险保额配置严重不足。可以看一下平安整理的常见重疾花费:


一旦罹患重疾,单纯的医疗费用就已经高达几十万,而像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器官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等等,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甚至终身服药。除此之外,还有没完没了的营养品,以及父母为了照顾生病的孩子,导致辞职误工等等,同样需要很多钱。因此10万20万元的保额在重大疾病风险面前,有时候只是杯水车薪。

三、医疗险

根据医疗险的理赔数据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医疗险的报销覆盖率偏低,客户自付费用比例高,存在较大的保障缺口。


尽管目前的百万医疗险,不限制社保用药报销,很大程度缓解了被保险人的负担。但是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来说,他们需要的要药品不仅仅局限于此,能报销外购药和肿瘤特效药的,仅仅是小部分产品。并且,即便保障外购药或者肿瘤特药,也要仔细查看条款,有些是报销部分费用,比如90%的比例,并且指定购买药店等等。

而平安人寿关于医疗险部分的保障缺口比例较大,也和它家的产品有关,比如平安i无忧、平安e生保系列都没有外购药保障。

因此也给我们在投保时提个醒:尽量选择涵盖外购药报销或是增值服务相对较为全面的百万医疗险,能降低自付费用比例。

四、核保结论

  

这个结论可想而知:年纪越大,保险越不好买,标准体承保的概率越小。所以对我们来说,保险越早买越好,不仅保费便宜,核保上也会更加容易。

另外平安给出了不同年龄阶段,影响标体承保的前5名风险疾病,给各位提供参考。


青年人应该注意乙肝、乳腺、甲状腺等疾病,中年人更应关注三高、甲状腺等疾病,一旦影响投保,在核保的时候可以多尝试不同公司的产品,争取标准体承保的机会。

五、赔付数据

最后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赔付问题


根据此数据,说明重疾理赔年龄趋向年轻化,41-60岁成为理赔高发年龄。一些重疾险会增加60岁前罹患重疾额外赔付的保障。如此来看,这项保障不仅实用价值很大,而且很有必要,在选择重疾险的时候,可以额外关注,60岁前重疾额外赔付的比例越高越好。

  

恶性肿瘤不管在哪个年龄段(18岁以上)都是赔付概率最高的重疾,心脑血管疾病排第二。

因此选择重疾险,根据需求可以考虑附加癌症二次赔付或心脑血管二次赔付。

其中,男性高发癌症为肺癌、甲状腺癌;而女性高发癌症为甲状腺癌、乳腺癌。

由于甲状腺癌很高发,对于轻度甲状腺癌的理赔,老版重疾险赔 100% 保额,而新版重疾险只能按轻症来赔。因此,还没买重疾险的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建议优先选择老版重疾险。

以上是对平安理赔报告的解读,尽管它不能代表全部的人群,却可以反映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现状,希望能给大家在投保时多一些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