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集中看了下林园先生的访谈,摘录了部分语句,有一点不太明白,他认为4300点是牛市起点,5000点,2万点不是梦,又极度不看好银行地产,高度看好医药消费,那指数怎么涨到5000,两万呢,医药在创业板居多,那创业板要涨到哪里去,医药消费的估值,再翻几翻都到哪里了,现在3400点估值都高,银行地产不涨的情况下,医药消费在珠峰吗,不明白呢。按照林园的思路,我现在的投资完全就是错的 以下是语录摘要。 我们看好大盘后市,我也多次提过现在是牛市初期,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至于后市涨到几千点?我相信5000点、2万点都不是梦。我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来改变过去的熊市,直到今天才能看到一个牛市苗头。 明年大概率还是牛市,货币政策收紧不应成为指导投资的单一指标。 投资就像写作文,要抓住中心思想、抓住重点。要把最重要的东西抓住,否则什么都去买,抓到的可能就是芝麻。 在行业上我们只投医药,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投别的,我通过弯道,比如可转债去投资其他行业。 2021年我觉得应该会更好,涨的概率会更大一些,至少还是延续结构性牛市。 我们看好一些刚需行业,比如说乳制品、粮油食品。与全球相比,我们这两块还是相差巨大。毫不夸张地说,与全球相比,我们的乳制品行业、粮油行业还是少年阶段,甚至是儿童阶段。 只投资头部企业,不要投资未来市场缩小的行业。比如说,我们过去极度繁荣过的煤炭、钢铁,以及今天的房地产、银行、能源。 我们认为现在地产业泡沫同样巨大,而且头部地产商也是负债居前。有观点认为,房地产企业会与煤炭类似,企业越来越少,利润往头部企业集中,我认为这个理论是不成立的。整个行业“冷却”下来后,这些企业会更麻烦,连生存都有问题。如果再往去挤进这个行业的话,不仅有风险,而且风险巨大。不光是地产,地产相关的行业都有问题。 并不是说地产行业不行,而是说未来风险巨大。买房虽然也是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需求,但是它不像嘴巴的需求,因为嘴巴的需求没有库存。但是到今天为止,地产还有多少库存,谁也说不好。 我们该做的是只买有持续的刚需,市场会变大,不应该买那些伪刚需或者说没有刚需的品种,这类市场可能会变小。房地产它也是刚需,但是它可能有库存。但是医药、吃的,都是持续刚需。 我们主要抓住了中国经济热闹的那一块,什么时候这个行业热,我们就介入,在大热之前买入 我们相信A股正在朝着牛市方向奔跑,一旦沪指突破4300点,A股牛市就要快马加鞭了。 我们认为银行未来数十年估值归零的这种可能是完全存在的 投资还是要“锁定嘴巴”,一定要投刚需,最好是持续刚需的东西。 地产行业不是一个朝阳行业,可以肯定地讲它是一个夕阳行业。而且是危险中的夕阳行业。 医药行业现在还是一个婴儿,这个不算泡沫,真正的泡沫是等这个行业巨大了,那时才叫泡沫。我们炒股不光是看它的过去,比如说它过去的盈利,我们要看将来。炒股最关键的不光是盈利上的放大,就是PE的放大,还有股本的放大。白酒当然不算儿童期了,白酒最多是壮年期。我们判断一个行业,主要是看未来这个行业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 我们看医药行业主要关注这三大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与这三种病相关的行业。 贵州茅台60倍PE是一个合理的估值。它的产销供不应求你还卖出,卖出是傻子。$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万科A(SZ000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