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频现医闹,关后勤什么事?

 漫谈医管 2020-12-11

近期又发生职业医闹了,一个系列医闹新闻在医疗媒体炸开了锅,引得大家义愤填膺。据说南华附二院、衡阳蒸湘医院、株洲中心医院、衡东县医院,每家医院急诊科死的人都是某人的亲戚,然后都有一堆老兵去维权。案例中好像没有看到公权力在认真作为,说好的严惩医闹,好像没有实现。据说衡东县医院都发动医务人员加入保护医院的队伍了。每每看到这些职业化的医闹,就很闹心。

医患之间本来应该是亲密的战友,现在却常有杂音,动辄就要打要杀,时不时还要掺杂着职业医闹者。医院管理职业化还没有实现,医闹倒先职业化了。这让医者很寒心啊。前几天一个纠纷案例上法庭了,我坐在听众席位,看重对簿公堂的医患,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为什么医患常要闹到不可开交呢,就不能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一下呢?有一小部分患者比较难缠,太过纠结,医师拿这些患者真是没有办法。尤其是有时候你想躲都躲不了。少数极端患者在不满意的时候,做出极端的事情,杀医砍医伤医辱医事件不断发生,作为医院,一定是要有所准备的。不要让我们的医务人员流汗流泪又流血。医闹尤其是夹杂职业化医闹在里面的情况,往往会给医院带来安全隐患。医闹如若不严惩,也将是一个破窗效应啊。

医院要排查这些隐患,并妥善解决之。在处理这个隐患上,医务部当仁不让,全员人民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后勤的作用也显得非常重要。

后勤安保部门在与医务部一起处理医疗纠纷时大有作为。

1.加强安全医院建设,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感:2013年10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办医发〔2013〕28号,可能很多医院领导已经忘记了,很多医院没有按照国家指导意见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防系统,提升医院安全管理水平,维护医院秩序稳定。医院后勤应该切实落实安防措施,保障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安全感。不过当下看来,我们的安全包围工作,也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医务人员的安全感还没有被保护起来。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保队伍:现在很多保安公司的保安是老年人,或者业务水平一般般,危机来临时,自顾不暇,还如何保护医务人员。据说有些医院专门招聘了一批特种部队退役的军人充实到特殊安保队伍中,专门处理棘手的纠纷,第一时间控制现场,减少医务人员伤亡。作为每个医务人员也应该组织,学习一些简单实用的防身技巧,以备不时之需。卫计委对安保人员是有床位配比要求的。

3.完善安保设施器械的配备:基础的安全保障措施要完备,至少保障医务人员的基本安全。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安防设施、监控设施、一键报警设备、呼叫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第一时间能够保护医务人员少受伤害。纵观这些严重的伤医事件,都是砍刀、菜刀、西瓜刀、钢管等所伤,如果诊室不出现这些东西,那我们的医务人员不至于死亡或伤的那么重。之前曾呼吁在医院安装安检设备,起码把凶器杜绝在诊室和病房,但遭到很多人反对,认为有拉开医患距离的嫌疑,且增加了大量成本,也不利于患者就诊。

4.及时主动介入纠纷处理:现场燃起“战火”时,病人或家属往往情绪激动。这时首要任务是及时出现,使双方分开,维护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对诊疗行为不理解造成的纠纷,在出现保护医务人员的时候,也可以耐心地讲解。对于胡搅蛮缠的部分人,要据理力争,正告患者应当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对于目无法纪、围攻辱骂、毁坏公物、行凶殴打、无理取闹的少数病人和家属,应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处理此类纠纷,保卫科、政府部门、公安部门要一起处理,对医务人员、财物造成损伤的,坚决要求赔偿道歉。对此医院还要建立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安保队伍,便衣和制服结合的队伍,以备不时之需。对于重大医疗纠纷的处理,要及时上报医院领导。重大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依靠司法部门走法律的途径解决。

5.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演练。突发事件的特点就是事发突然,没有建立完善的响应机制,在事发后必定会造成安保人员无目的的增援。如《医院暴力抢劫财务室事件预案》、《医院爆炸预案》、《医院群体踩踏伤害事件预案》、《医院暴力伤医事件预案》、《医院反恐怖袭击处置预案》、《安全保卫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通过各类预案的制定,使医院逐步建立了应急联动的长效机制。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署(OSHA)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该指南指出:首先是医院应有完备的自我防范设施,如:医疗场所必须安装报警钮,配备手持报警器、移动通讯步话机等有效的报警系统;医院大门必须装备金属探测器,以避免有人持凶器入内;必须装备24小时监控系统;设置紧急员工避险房间,保证治疗区有备用出口;家具布置和治疗区陈设应避免妨碍员工脱困,避免设置容易刺激暴力或被用来行凶的物品。严格的门禁制度,病患家属很难进入治疗区和住院区,进入者都要签到并佩戴通行证。黑名单制度:医院还须将那些有暴力记录的患者和家属列入"限制"名单,并发放给护士站和访客签到处,医院有权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是否有暴力或攻击倾向。

公众号简介 漫谈医管(yyglmt)

本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原创医管资讯,愿与关心医院科学管理的朋友,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发展。

医管漫谈全国qq群 428453416(备注“姓名+单位”)。认识更多业界朋友,免费下载上百份医管资料。

公众号运营者:微信号she_de13(备注“姓名+单位”)。邀请加入全国医管微信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