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以科学的名义

 中医开讲了 2020-12-14

  

35、以科学的名义

   大凡对中医的质疑乃至批判,大多以“科学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否定中医,否定的人觉得理直气壮,甚至某些中医大咖也觉得这是中医的死穴。看来我们有必要补上一堂关于“科学”的课。

借用胡适提出的所谓中医“不科学”来讨论,“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是什么病,能诊断出病因、病理、病位。虽然治不好,但西医是科学的,因为它说清楚了这个病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什么原因,而且可以看得见——显微镜下可以看得见。” 胡适的第二句话说,中医能治好他的病,但说不清楚他得的是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其实他的这个说法本身就不科学,甚至于逻辑上也存在问题。如果以此推定科学的话,那我倒想问问,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否科学?猴子又是如何进化成人的?有谁看到猴子变成了人?自有文字记载几千年也没有过,现在的猴子又经过了数千年的进化,而且与人类还有密切的接触并接受驯化,按理进化的条件更充分了吧?还有我们人类的出生与死亡搞清楚了吗?至少是他在没搞清楚的时候就出生了,到最后也没搞清楚死亡,就不明不白的也得接受死亡这个实事。以此逻辑,是不是能说人类的出生是不科学的,死得也是不科学的呢?由此我们对于科学应该真正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并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中医的科学性探讨与分析。

(1)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科学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1888 年,达尔文曾给科学

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用这个对科学的定义来说明中医的不科学,是不就已经违背了科学的本义?

(2)科学一词的来源

科学一词,英文为 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 scio,后来又演变为 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

学”。到了 1893 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

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science 的本来含义是系统知识,科学在十九世纪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了,它已分得非常细了,即分成许多许多专业,而这些专业知识又不象其它知识那样是互不联系的。除了专业概念外,基础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样的,的意思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所以我自认为science对应科学还是比较合适的。

    中国古代的关于科学的起源,比如各类经典的经书都是关于科学规律的探索的信息记录!

古代的祖冲之的数学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汉朝的指南车和指南针等,《黄帝内经》就是

典型的医学大成!是中国上古社会的科学巨著!但是就科学这个字眼来说,也许还是舶来品!

    中国的成语“名不见经传”,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说所有的经和传等都是关于中国古代

人类社会的科学探索纪录!自司马迁开始,根据历史经传编著史记,记录了汉朝以前的所有

的可识别的文字信息历史纪录!这些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著!

   仅仅现在保存的及近来考古发现的相关中医的经典巨著,足以傲视古今中外所有学科!以此说,反倒说明中医的“science”了!

    ⑶ 科学的基本定义

    基本定义——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

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

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通俗地说,科学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同时,科学的东西本身具有悖论!也就是说,

不同的专业学科的东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认为是矛盾的!其实,它反映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不

不同的多个复杂方面!

    科学技术工作者都十分清楚,对于科学本身的原始概念来说,世界上任何一位顶尖的科

学家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给出科学的基本定义需要胆量!需要胆识!还需要深深关注人类命运的高度境界!

    实际上,在此以前,由于科学一词从来就没有严格定义过,所以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和

无谓的争论。比如: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医是否是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是什么?

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非常吸引人的问题。所以时代要求我们尽

早地给出恰当的定义以解决这些争议。

    “知识体系”是人们对科学的最初认识。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有很

高的条理性和结构。这一点,任何一本经典著作都多少具有这种特色。不过科学这种知识体

系已不象某些知识体系那样规模那么小,讨论范围那么窄了,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

其野心甚至企图包罗万象无所不及。这么大的体系仍要保持很强的条理和结构,这就显得与

众不同了。但知识体系并不只有科学一种,所以必需明确科学是怎样的知识体系,定义中前

面部分给出限定。

    很早有人就认识到了科学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社会事业,但其意义是随时代发展进一步深

化的。而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们不易理解的。知识表现在书本里怎么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呢?

因为科学对知识的认识要远远比其它对其的认识严格。不管对巫师、宗教徒、平民还是科学家来说,知识都是指正确的陈述,正确的预见,即知识就是人认为的“真理”。但只有科学家才非常严格地审视“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语句(常称为公理)是否来源于直觉、实验或有充分理由,而且严密地审查推导过程中的任何细节,并考查其任一导出结论是否与实验或生活经验相冲突。而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没有受过科学训练的人能做的,因此需要教育,需要许多的科学家的共同劳动,也需要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这说明中医并不是科学不科学的问题,而是如何应用科学的方式去表述的问题。

⑷ 科学的特质

   “逼近真理”是强调科学的特质,与其它相比,科学最强调怀疑和创新,因为科学是以

不存在先知先觉为前提的。同时科学也非常强调继承和借鉴!认为所有知识都是人对客观世

界的认识,虽然科学追求的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但毕竟主观世界与客观存在并不是一回事,

知识再正确,也只是逼近对世界的描述,而不是客观世界。比如说:理想气体模型它能非

常好的描述在常温常压下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是因为这些气体分子的线度远小

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范德瓦尔斯对理想气体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气那样的

真实气体。科学家们懂得他们的理论一开始就是近似,所以他们从未指望从其理论导出的结

论与真实世界无丝毫误差。所有的知识是人造的,是主观世界的产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

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进化而已,他们也会有错。自然界的秘密存在于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

其自身的多样特点表现自己,但不会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达出来。可见用“最逼

近真理”这一词项既强调科学的严密性,又强调了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意义。

   “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该定语反映了科学对完美的追求,强调了科学也有个成长过

程。普通人犯错误是经常的,伟人也会犯错误,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样最受人尊敬

的人物也有错误的理论。罗素的著作中,经常描写伟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节育手段

控制人口的马尔萨斯四年内添三个孩子;提倡无为的叔本华对晚来的荣誉欣喜若狂;被称为

实验科学的始祖的培根则不知道为他治病的哈维发明血液大循环理论。伟人尚且如此,那么

集所有伟人智慧的科学内容要想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暇点则十分困难,而且体系越大越难以

没有错误,新学科需要时间的检验,古老的中医,需要用现代科学加以说明。任何科学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学也许是某种情境下的近似,在无限推广时就可能出现矛盾,而科学决不会装作没有看见,必定要去解决这一矛盾,使科学向前迈进。由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相对论、由黑体辐射实验引起的量子力学以及理发师悖论引起的数学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后发展起来的。

了解了关于“科学”的本质后,对中医所谓“不科学”的质疑可以休矣。再以科学的名义否定中医,真不知是质疑者的悲哀还是中医的悲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