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三皇五帝

 百科小全藏书阁 2020-12-15


神农部落:源自渭水的农耕族群(粟农业),对应考古上的仰韶文化,结束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间点上。

炎帝部落:源自东方沿海地带的渔猎族群,属于大汶口文化的一支,该部落自祝融开始迁徙至江汉平原,替代了该地原有的大溪文化,并转为农耕族群(稻农业),发展出屈家岭文化。下文中涉及到两个炎帝,一个是《山海经》中的炎帝,我们称之为首任炎帝,一个是《史记》中的炎帝,我们称之为末代炎帝

黄帝部落:源自燕山及太行山以北地区,其文化基础为发源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以游猎、渔猎为主。

如果觉得离谱,先别急着否定,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我也感觉很离谱,放下所有既成观念,继续往下看。


以上所罗列的是上古时期最重要的三大族系,分别对应三个来源,神农代表的是西方族群,炎帝代表的是东方族群,黄帝代表的是北方族群,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它的相对较小的族群,如太暤、少昊、古羌、西王母等,在此不再一一细说。

至于在更久远的时期这些族群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就是分子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了,单凭考古学和历史传说是给不出答案的,顺便说一下,以现在中国人的基因组成来看,我们不是单一祖先的,而是两个或更多个在数万年前就已经分离的族群再次融合的结果。

言归正传。

要讲黄帝,就得从神农氏说起,而神农氏并不是最早的中原族群,事实上,神农氏也是以征服者的角色来到中原地区的,其迁徙路线可以参考后来的周族,自渭水至河洛。

中原地区原有的族群被称之为“补遂”或“斧遂”,先秦文献中有“神戎伐补遂”的记载,这个“补遂”可能就是中原地区原有的新石器中早期的一个族群,如果这个“可能”是真的,那么“补遂”所对应的就是更久远的裴李岗文化。

神农氏是一个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农耕部落,并成为当时的其周边部落的首领,粟是他们的主要农作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候,神农族群开始走向没落,关于这件事,《史记》中称之为“神农氏衰”。

神农氏之所以衰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地处江汉平原的末代炎帝族群开始北向扩张,考古上的体现就是屈家岭文化向北挤压仰韶文化,《史记》上称之为“炎帝欲侵陵诸侯”,其过程可以参考春秋时期的楚国对中原地区的军事扩张。

末代炎帝族群占据中原之后,屈家岭文化同仰韶文化发生融合,考古上称之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因为屈家岭文化的前驱之一为大汶口文化,所以庙底沟二期文化会有山东龙山文化的某些特点的,很多专家认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是龙山文化的前身,这是彻底错误的,最可能的逻辑是这样的。

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

大汶口文化+未知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显然,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其相似的文化特征是因为它们都继承了大汶口文化,但路线并不相同。

庙底沟二期文化影响范围很大,但存续的时间却不长,距今4900年-4800年,对应的是末代炎帝部落的扩张期。

末代炎帝部落在向北方扩张的时候,遭遇了已经扩张到燕山南麓的黄帝部落,两个都在扩张的部落相遇并发生了战争,其战争地点就在今天的河北张家口的涿鹿县附近,《史记》上记载的是蚩尤与黄帝发生了涿鹿之战,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阪泉之战,与黄帝发生阪泉之战的是末代炎帝,与末代炎帝同部落的蚩尤驱逐了末代炎帝取而代之,并与黄帝部落发生了涿鹿之战,“阪泉”与“逐鹿”两地相距不远。

前面说了,《史记》上所载的炎帝与《山海经》里的炎帝并非一人,其中《山海经》里的炎帝要更久远得多,《史记》记载的末代炎帝与蚩尤同时代,也就是说,炎帝其实是对部落首领的称谓,当蚩尤驱逐了本部落首领成功夺权之后,他也就成了炎帝。《史记》所载的“蚩尤作乱,不用帝命”,这个“帝”就是被蚩尤驱逐了的末代炎帝,而蚩尤把这个炎帝驱逐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强大的蚩尤最终还是败给了黄帝,这其实是一场农耕族群和渔猎族群之间的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点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来自东北地区的渔猎族群才是中原地区的农耕族群的克星。中原王朝打败过来自北方草原的匈奴人、突厥人以及蒙古人,却拿来自东北地区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和满人没有办法,而且这些人往往还都能在中原地区建立自己的王朝并进行长期统治。


继续言归正传。

黄帝部落战胜炎帝部落标志着黄帝族群的崛起,但这距离黄帝部落真正统治中原还有二百多年的时间。炎帝部落的瓦解标志着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终结,但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还在继续发展,其代表就是共工氏,先秦文献中出现过多个共工,而且是不同时期的,这其实应该是共工氏,是一个部落的代称。

在《山海经》中,炎帝的族系是这样的:

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信--夸父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脉络上的名字都是这个族群有代表性的人物,并不一定都是父子关系,应该理解为后裔或继承人,以下的所有的家族脉络都是这种情况。

炎帝家族与考古文化的对应关系可能是这样的:

炎帝--炎居--节并--戏器:大汶口文化

祝融--共工--后土:屈家岭文化

后土--信--夸父:庙底沟二期文化

那么“夸父逐日”里的那个夸父是谁呢,猜到了吗?再提供一个线路,《山海经》里说夸父和蚩尤都是被黄帝的部下应龙杀死的,“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剩下的就自己脑补吧。


继续说黄帝。

说黄帝是河南人的都是鬼扯,如果非得给黄帝归到一个地区去,按现在的行政划分,当然属于河北人,其实说他的是北京人也算贴切,逐鹿在北京的西北方向,并且直到战国时期,黄帝后裔也是该地方的主体人群,蓟、狄,鲜虞、以及后来的中山国,都与黄帝有一定的关系,按《山海经》的说法是:

黄帝-始均-北狄

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黄帝部落向南迁徙并跨过黄河,那么黄帝去哪了呢?

黄帝哪去了不得而知,史料太少了,按《史记·封禅书》的说法是乘龙升天了,衣冠冢在桥山,但黄帝后裔的确出现在了西北地区,而且又分化为三个重要支系(《山海经》)。

黄帝-昌意-韩流-帝颛顼

黄帝-骆明-白马(鲧)-禹

黄帝-苗龙-融吾-弄明-白犬-犬戎

其中的昌意族群后来迁入蜀地。根据当时的地理分布,昌意族群进入蜀地的最可能路径就是途经青藏高原,也就是由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的交界地带沿岷江向下游迁徙,所以蜀地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与红山文化是存在某些暗合之处的,如石棺文化,玉文化、巫文化等。那么,中国最盛行巫文化的东北地区和四川地区是否不只是巧合呢?有兴趣的可以就这个话题写篇论文。

到了颛顼时期,该部落又开始了新的迁徙,这就是由蜀地向江汉平原扩张,那么楚地巫文化是不是也有眉目了呢?

由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了,当时的江汉平原是由首任炎帝的后裔共工氏占据的,考古上称之为屈家岭文化。显然,颛顼的到来势必要与共工氏发生激烈地冲突,这就是上古神话故事中的“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事件的缘起。天当然不会真的漏,但共工氏确实输了,族群被迫北迁。

颛顼的胜利标志着炎帝族群的彻底失败,换个角度看,颛顼同共工的战争其实就是黄帝和末代炎帝战争的继续,这个过程延续了二百多年,最后的胜利归属了黄帝族群。

颛顼的胜利也标志着屈家岭文化(距今5300-4600年)的终结,继之而起的就是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是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颛顼部落的祝融(官名)也是继承于炎帝部落的祝融,这是火崇拜的延续。

颛顼部落继续北上,占据了黄河中游地区,并在黄河南岸建邑,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一带,这就是濮阳被称之为帝丘的由来,这个帝就是帝颛顼。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常识,四千多年前濮阳并不在黄河以北,而是黄河以南,今天的情况是黄河多次改道的结果。

河南同黄帝不挨着,靠谱的是帝颛顼,也就是说,黄帝本人没能南渡黄河,而他的后裔绕了一个弯实现了渡河,这个弯确实有点大:冀北(逐鹿)-西北-青藏高原-蜀地-江汉平原-中原地区(濮阳),这一绕就是二百多年,而且这个迁徙很可能并非军事目的,只是族群在生存压力下寻找家园而发生的巧合。

另外,最开始的时候,黄帝族群在西北地区并没有建立起绝对的优势,渭水上游地区是由马家窑文化控制的,而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传播的一支。


颛顼部落又被称之为高阳氏,在高阳氏的后裔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后来的楚国,其实江汉平原原本就是颛顼的大本营,很多年后,楚人的先祖重返江汉平原是有群众基础的。帝颛顼与来自东方的少昊族群和解,关于这件事,《山海经》里称之为“少昊孺帝颛顼”,少昊的后裔可能就是高辛氏,其核心区域就是今天的河南东部、江苏北部及山东东部、南部。

后来,高阳氏和高辛氏被来自山西的舜部落征服,这就是《史记》所载的舜“流四凶,举八凯、八元”事件,那么虞舜又是从何而来呢?

要讲舜,就绕不开尧,我们都听说过尧舜禅让的故事,当然,也有人怀疑尧舜禅让的真实性,并以《竹书纪年》为证。事实上,即便是《竹书纪年》,也没否定过尧舜禅让的事实,只是具体讲了舜对尧和丹朱的一些不光彩行为而已。

说到尧,还得提及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喾,《史记》的说法是,尧是喾之子,尧的母亲是陈锋氏之女,尧是随母亲长大的。在《山海经》里,尧、喾、舜又是被放在一起“葬”的,而他们三人与黄帝和颛顼又恰好构成《史记》里的五帝,这是巧合吗?

事实上,这其中有一个隐藏很深的秘密。为了不让大家读得头疼,我长话短说,尽量简洁。

尧的外婆家被称为陈锋氏,其实陈锋氏就是后来的陈氏,准确地说,陈氏的源头是陈锋氏,而陈氏又是妫姓的一个分支,妫姓以舜为先祖,那么舜不就成了尧的祖先了吗?

是,又不是,其实这是不同史料记载导致的混淆。

《山海经》一书只讲英雄和神的故事,其中记载的人物都是具体的人,而以儒家典籍为主的先秦史料通常讲的是部落的故事,讲的首领是个合集,例如舜,其实是把被该部落的很多首领的传说放在了一个人身上来讲。

在《山海经》里,需要讲该部落两届首领的故事,为了区分,分别用喾和舜来称呼他们,并且把前一个称之为喾,后一个称之为舜,而在其它文献资料中,喾和舜并不严格区分,都被用作部落的首领称谓,而《史记》应该是借鉴了《山海经》,又把喾和舜分开,在上古五帝里占了两席。

所以商族“禘喾”和“禘舜”都没错,但却把后人搞糊涂了,于是很多学者误认为这是古人写错了,其实错的是他们。

在这里,我们取《山海经》和《史记》的说法,也把喾和舜分开,并且前一个称之为喾,后一个称之为舜,那么在婚配关系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舜娶的是尧的女儿

尧的母亲是陈锋氏(陈氏)之女

陈锋氏(陈氏)始祖是舜

尧的父亲是喾

喾和舜又是同部落。

乱不?

一点都不乱,其实这叫内婚制,在上古时期,内婚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婚配制度。内婚制的婚配原则就是同姓不同氏才能婚配,其目的就是在避免部落成员因争夺配偶而发生纠纷的同时,还能保持部落的血统纯正。

也就是说,喾、尧和舜其实同属一个部落,但分属不同氏族。讲到这里,是不是就理解为什么以血缘为纽带的上古部落会出现尧舜禅让这种奇特的事情了?

因为尧和舜本来就属于同一个部落,但分属于不同氏族,而为了公正,必然会要求同一部落的不同氏族轮流执政,所以尧把位子传给舜并不会遭到族人的排斥和反对,因为他们都是拥有共同血缘的。严格来说,尧舜所领导的并不是部落联盟,而是氏族联盟。

商人为什么会“禘喾(舜)”呢?

因为商族也是这个族群的一个分支,称之为有娀氏,也就是说子姓(商族)和妫姓(虞舜)其实是共祖的。那么,你是不是就理解了为什么陈国胡公满会娶周武王的长女了?并且被封为公爵,要知道,太公尚可是周武王的岳父加尚父,并且为武王伐纣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齐国在初封时也才是个侯爵,难道真的是因为胡公满的父亲遏父造陶器水平高?或是因为他是舜的后代?

当然都不是,对君王来说,一切表象的背后都是政治。

事实上,妫姓陈国的建立要比周国早得多,并且同子姓商族共祖同源,微子(宋国)和遏父(陈国)的背叛才是纣王失败的真正原因,商朝灭亡的根源是内部分裂。


尧、喾、舜同黄帝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个个捋。

尧,陶唐氏,其势力在晋南,对应的是陶寺遗址。事实上,如果再往前追溯,他们也是外来户,早期的陶唐氏在今天的保定市唐县一带,其最早的发源地是燕山南麓,这是一支延太行山脉,由北向南迁徙的部落,先是唐县,后是太原,最后占据临汾,并建立了唐国,为了区分,我们称之为古唐国,被古唐国攻灭的就是传说中的西夏,所以陶寺遗址的早期其实对应另一个文化系统,那就是齐家文化,关于齐家文化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讲。

舜,有虞氏,是留守燕山南麓的一支,舜是妫姓,“妫”字的本义其实是会驯养大象的母系氏族,其发源地就是古妫州,其水系就是妫水,具体位置就在今天的北京西北和逐鹿以东地区。

是不是就理解为什么关于舜的传说中他会有一个叫象的弟弟了?也理解舜的妻子为什么会在妫汭劳作了?并且结合前面的分析也应该明白商族为什么会驯养大象了?

《史记》说舜是冀州人,非常靠谱!

喾和舜的关系前面已经说过,不再赘述,补充一点,喾的后裔分化出一个有娀氏,有娀氏出一个契,这就是子姓商族的祖先,那么商族的发源地是不是也就清楚了?所以说,认为商族来自东夷是错误的,称之为东北夷还算靠谱。

当年武王伐纣,有伯夷、叔齐叩马谏伐,耻食周粟,为什么是他们俩?又图什么呢?

其实他们是孤竹国的后裔,而孤竹国同商族也是共祖的,所以说,一切事情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跟个人品德没什么关系。

那么孤竹国又在哪呢?

答案是辽东,用现在的地理来划分,他们算东北人。那么,商亡后,箕子带领部分族人迁徙到辽东是不是就好理解了?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发源地之一,也一直都有他们的势力所在。

我们前面说过了,更早的时候,燕山南北是黄帝部落的势力所在,并且逐鹿又是黄帝之邑,那么喾、尧、舜和黄帝的关系也就不言自明了,作为舜的后裔,陈齐(田齐)推崇黄帝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开启了黄帝热,黄帝也的确就是他们更久远的先祖之一,这并非攀附。

除了黄帝为其先祖,还有谁呢?那就是大汶口文化向西传播的一支,就是《山海经》里提及的叔均,也就是说,大汶口文化和红山文化在燕山南麓发生交融,这就是后来的小河沿文化,而尧、喾、舜就是其代表,他们主体来自东北,并且融入了东夷血统。

到了这里是不是就理解了“黄老之学”名字的由来了呢?如果不理解,我再补充两点,第一,“黄老之学”是陈齐搞的稷下学宫的主推项目;第二,老子也是陈国人。

总之,推自己祖宗是各族群亘古不变的追求。按这个规律,孔子推崇尧舜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了呢?只补充一点,孔子是子姓,祖上宋国人,商族后裔。

还有,知道陈国人为什么好巫吗?虞舜的“虞”本义是祭祀的时候带着虎头面具进行跳舞的巫,而这种仪式同时有“娱”的成分。

那么,孟轲为什么又说舜是东夷人呢?

那是因为孟轲自己就是东夷人(山东邹城),事实上,东夷的那个不是舜,而是《山海经》里的三身,三身是娥皇之后,是一个信奉帝俊的部落,三身之后是义均,也就是史料上所载的商均,商均继承了三身的姚姓,并不是舜之子,而是鸠占鹊巢。

来自东夷的商均占据了舜的虞城(河南商丘虞城),驱逐了妫姓虞国而建立了姚姓虞国,舜的一支后裔南迁湘地,所以说,舜葬于湘南的九凝山并不离谱,但葬的并一定是舜本人,也可能是其后裔对他的祭祀,有痹国(湖南道县)是象(舜弟)的封国也是靠谱的。

姚姓虞国同姒姓夏国是盟友,所以姚姓虞国会帮助少康复国,并嫁之二姚,那么,禹和舜的关系是不是就清楚了?是敌而非友。


我们前面说了,颛顼的高阳氏占据了黄河南岸,高辛氏占据东部,那么来自晋南的舜族群是怎么战胜他们的呢?

其实,这还要感谢另一股势力,他们分布于黄河上游,对应的就是前面提及的齐家文化(距今4400-3600年),齐家文化并不是由马家窑文化直接演变而来,齐家文化的核心是玉文化,并且开始出现青铜器,关于玉文化,你想到的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黄帝与红山文化。他们就是来自西北地区的鲧禹族群,我们前面说过,《山海经》有记载,鲧禹同样也是黄帝之后。

黄帝-骆明-白马(鲧)-禹

齐家文化早期扩张到了晋南,也就是陶寺遗址的前身,史称西夏,但被来自北方的同样是黄帝后裔的陶唐氏攻灭,前面已经说过了。

齐家文化退回河西,石峁古城就是他们对抗陶寺的东方据点,所以石峁古城应该是齐家文化的一个东方类型,也可以称之为黄帝后裔之城或是鲧之城。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喇家遗址发现的那碗面条,面条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那场大地震的确是真的,导致了黄河上游的阻塞也是真的,传说中的大洪水也是真的,但不是因为降雨导致的,而是因为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导致的。

传说大禹治水是从积石开始,这也是真的,积石山的确就在黄河的上游,就在青藏高原上,史书上称大禹为戎禹也是靠谱的,其余的什么长江说,淮河说才纯属脑洞。

鲧和禹为什么要治水?

治水无关乎道德,上古时期的人们不谈道德只谈生存,治水是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家园,跟什么尧舜的命令不挨着,有趣的是,地处山西高原的尧舜族群是受洪水影响最小的。

鲧为什么会被杀死?

关于这件事,《山海经》里记载得明明白白,就是“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息壤就是土地,帝就是当时最强大的部落——高阳氏的代指,鲧是被高阳氏的武装部队——祝融杀死的。

其实这就是一场因泄洪而引发的部落战争,地处黄河上游的鲧禹部落承受不了河水的泛滥而疏通了堰塞湖,而地处黄河中游和渭水下游的高阳氏遭了殃,于是发动了战争,并杀死了鲧,整个事件与尧舜部落没无关系。

尧舜之所以被牵扯进来,是因为后世史学家把上古社会也想象成了天下一统,那么在禹之前的尧舜显然就是帝了,把“不用帝命”附会到了尧舜的身上。而事实上,当然的中国是万邦林立,而尧舜的势力还没有达到黄河以南。

鲧死了,洪水也泄了,但黄河河道还得修复,禹必然要接班的,这就是鲧禹治水的经过,而鲧才是治水的第一功勋。

受洪灾的影响,高阳氏、高辛氏元气大伤,这才是以逸待劳的舜族群得以跨过黄河征服他们的主要原因,舜在他们的地盘上建立了虞国,所以上古的虞国是两个,一个在山西南部,一个在河南东部。

随着颛顼后裔的失败,江汉平原的石家河文化终结,随着而来的就是后石家河文化,其建立者就是三苗,三苗是屈家岭文化的遗民,其祖先可以上溯到炎帝,当然,三苗与蚩尤也是同一族群,但严格来说,蚩尤并不是三苗的直接祖先。

当舜族群向南扩张时,必然与三苗发生冲突。

在西北治理完水患的禹部落再次开始窥伺中原,禹部落的征服路线可以参考后来的秦人的扩张。


舜族群在东西夹击之后失势,禹的后裔建立了夏,但“夏”也许是他们的自称,或是后来的周族对他们的称谓,与之敌对并存的舜后裔族群(包括商族)不一定会用“夏”字来称呼他们。

夏族征服了三苗,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再一次统一,上一次是帝颛顼。

夏族进一步打败防风氏并征服长江下游,越人就是夏族的一个分支。

在河南寻找夏的王城真的不一定靠谱,可能会有,但更类似于周族的东都,他们的根基更可能在西北或是晋南,把二里头说成了是夏的王城太急功近利了,二里头也许会有夏的遗迹,但还有一种可能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其前期和后期都是商族的遗迹,而中间存在过夏的遗迹。

为什么前期会有商族的遗迹呢?那是因为商族很可能作为舜族群的一支征服过中原,而禹部落的到来,迫使商族迁走,双方发生过多次拉锯和对峙,最后又被商族夺回,这就是商汤灭夏。


总之,自颛顼之后,直到商王朝结束,统治阶层都是黄帝后裔,上古五帝也的确是“一家人”,但却不是《史记》所载的那样父子相传,而是有一个共祖,然后分化为多个族群,族群之间往复交替。

也就是说,自颛顼战胜共工之后,都是黄帝后裔之间在发生夺权纷争,与此同时,他们又联合起来打压炎帝后裔:共工氏和三苗,所以在上古文献中共工氏似乎无处不在,主要是因为他是黄帝族系的共同敌人。

黄帝后裔族群普遍实行内婚制,直到商朝,甚至春秋战国时期还保持这个传统,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娶媳妇的时候要到宋国去找。

周族的崛起标志着黄帝后裔统治的结束,没错,姬姓周族不是黄帝后裔!!!

《国语》所载“黄帝以姬水成”不可信,周族的始祖母是姜嫄,而且周人也从来没说过自己是黄帝后裔。事实上,姬姓是姜姓的分支,姜姓是炎帝后裔之姓,关于这一点,我在其它回答中论证过,在此就不细讲了。

总的来说,今天的中国人的主要血统来自炎帝,来自东方,而不是黄帝,理由无他,农耕族群更具备繁衍后代的优势。

姬姓周族主要继承了同样崛起于西北的夏族文化和炎帝文化,发展而来的是农业文明,而不是商族文化,商族体现出来的是商业文明,是由渔猎文化发展而来,所以周族与商族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核心其实是儒、墨、道三家,而孔子、墨子、庄子都是宋国后裔,老子是陈国人,其文化可以上溯到商,而源头都是黄帝。

总结一下就是:华夏血统是以炎帝为主,东来;而华夏文化是以黄帝为主,北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