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压忽高忽低,要查一下这种疾病,嗜铬细胞瘤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0-12-15

王先生40岁了,两年前发现血压高,最高达到220 /120mmHg,血压高时伴头晕、头痛、心慌、多汗、面部潮红、全身乏力。在当地社区医院开了降压药,平时服着降压药物,血压可控制在120~130 /80~90mmHg。但每隔两三月会出现血压发作性升高,有时住院降压治疗2-3天血压就正常了,有时还没到医院血压就又正常了。家里人觉得可能王先生焦虑、压力大、想太多导致血压间断高。王先生特别苦恼,打算到省城医院去认真做全面体检。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王先生被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是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肿瘤直径已经达到3厘米。通过泌尿外科医生手术治之后,王先生已经彻底告别药物,血压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什么是嗜铬细胞瘤

嗜细胞瘤是种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高血压发病中占0.1~0.6%.嗜铬细胞瘤大部分位于肾上腺,位于肾上腺癌变率占嗜铬细胞瘤地10%。一部分位于肾上腺以外部位,又称为异位嗜铬细胞瘤,癌变率在30~40%。手术治疗是唯一根治性治疗,效果肯定。王先生患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平时血压控制得很好,但仍会发作性血压增高,这是什原因呢?嗜铬细胞瘤瘤体可持续或间断性地向血液内分泌儿茶酚胺,因儿茶酚胺会使血管收缩,导致持续或间断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嗜铬细胞瘤主要体现在儿茶酚胺含量上有波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时血压就很高,不易控制

嗜铬细胞瘤的特点

临床症状 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症状体征多变,最常见的是“头痛、多汗、心慌”典型三联征,同时有上面这几个表现,诊断率达到93.8%。但同时出现这些症状的人还是比较少,大约有80~90%的患者就表现为血压高,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的约占25~50%。其也表现有血压升高时面部潮红、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热、体重减轻、濒死感等。

发作诱因 情绪激动、饮酒,饱餐、服用药物或各种腹部运动,症状出现主要与嗜铬细胞瘤持续或间断性分泌大量儿茶酚胺有关

危害 嗜铬细胞瘤大部分是良性的,能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对身体危害小。如果是恶性嗜铬细胞瘤治疗困难,重者在数月内会死亡。嗜铬细胞瘤会导致血压长期控制不好或阵发性高血压,会导成心脑肾多个重要脏器受损,出现心室肥厚、脑出血、肾功能不全。儿茶酚胺大量分泌会出现低血压休克、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诊断嗜铬细胞瘤做哪些检查

测定血尿儿茶酚胺酚、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MN)测量准确,作为常规的筛选检查。

定位诊断首选CT或者MRI平扫加增强,可以发现直径0.5cm的肾上腺肿瘤,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在CT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实性肿块,直径多在3~5cm,少数可以达到10cm以上。

嗜铬细胞瘤怎么治疗

大多数嗜铬细胞瘤是良性的,手术切除就可得到根治。切除嗜铬细胞瘤有一定危险,在手术之前需服用a受体药物(酚卞明)一般不少于两周。

但有些嗜铬细胞瘤较小,无法手术切除的需靠药物降压,可选a受体阻滞剂降压,联合其它类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总结:因嗜铬细胞瘤有典型症状的人还是较少,如吃三个以上降压药血压仍然难控制;年龄<40岁血压特高的患者;平时血血压控制好,会出现阵发性高血压都要排除嗜铬细胞瘤可能。最常初频筛查是做肾上腺CT或肾上腺MRI,如发现肾上腺有肿瘤需行肾上腺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抽血检查高血压三项排除原发性醛固酮瘤,留取24h尿液查甲氧基肾上腺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