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天马行空_一画 2020-12-16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2020年秋季研究生写生课程计划

课题:泼墨山水画创作与研究

导师:申世辉

班级:研究生二年级

时间:2020年10月12日——10月23日

地貌:南太行山川地貌

居住:净影书画院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写在前面的话

此次写生,是二年级山水画研究生第一次对自然山川的专门研究课程。山水画专业研究生在学习时段中,对于自然山川的认识、研究、观察、感悟是非常重要的。是初识自然,在自然之中理解课堂中所贯穿的画理、画法内容,将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与自然山川相印证的课程。是师法自然,研究自然,以自然为师的课程。

五代山水画家荆浩隐居于太行山洪谷,写松数万本,提出“搜万妙以创真”,清代石涛讲“搜尽奇峰打草稿”,明代董其昌也提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见古今有成就的山水画家对自然的研究无一不是非常重视的。

以造化为师、为友到自由调度自然,是画家研究自然的不同阶段。缘物寄情是中国画的创作原则之一,山水画家所缘之物那便是山川万物,融情于物的前提是要读懂自然这本大书。

写生自然,以造化为师,是“泼墨山水画创作与研究”课题的重要专业课程和研究内容,也是所有山水画家的必修课程,掬生活之源泉,写自然之生意,祝贺我的学生们在这一段课程当中取得的优秀成绩。

申世辉

2020年12月7日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净影书画院晚间艺术研究和探讨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认识自然、造化为师

2020年10月12日,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申世辉老师的带领下,天津美术学院泼墨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工作室研究生二年级为期十余天写生的写生课程在南太行山中开课,从净影风光区到云台山、再到青龙峡、峰林峡、最后走进田坪村。研究生同学们从自然中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并在导师申世辉先生的指导下,对南太行山进行了分时段的不同内容的考察与研究。申老师还给参加写生的朋友们讲解了他在山水画写生时的观察、分析、归纳、写生的方法,十余日下来,参加写生的朋友们和同学们对南太行山的部分典型地貌进行了系统的写生、分析和研究,在这有限的十天里,其间收获与感悟令我们终身受用。

于研究生同学而言,此次写生是同学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走近自然,以自然为师,观察感悟存在于自然中的美的符号,进而悟化成笔墨形态,这是画家之于生活的最初阶段。申老师写生前就对课程段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设计,让同学们所到的每一个地点,都有其独特的山川形态和学习内容,既有特殊的风光地貌特点又符合课程内容学习的前后顺序。科学的课程安排,避开了长时间写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出现,也让同学们从对着自然无从下笔,对着自然背稿子,成功过渡到直接书写山川自然主体物象,因形而用笔的状态。

山石存在状态,山川脉络的研究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俯瞰净影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南太行洪谷的云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南太行洪谷的云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云台山的云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一池碧水 满眼秋红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写生基地门前合影

山石中自然存在的笔法研究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红石峡山石上自然存在的笔法

水与植被的研究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青龙峡飞瀑流泉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申世辉老师进行瀑布写生示范指导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山中课堂~申世辉导师双姑峰写生示范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山中课堂~喻林祥上将画谱峡谷写生示范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山中课堂~申世辉导师的山中课堂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山中课堂~申世辉导师的山中课堂

屋宇和村落的研究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河南特色的平顶房

天然画谱,山石纹理的再深入研究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符合画理的石理石纹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导师观察、分析、写生示范(1)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导师观察、分析、写生示范(2)

申老师常对我们说:“写生是为了什么?就是要求画者潜下心来向自然学习,分析研究自然山水存在状态,一个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山形水态,山石节理的组成规律,山脉的高低错落,是认识生活感悟自然的阶段。以生活为师,就是我们常说的“师造化”。”

造化者,天地万物也,山水画家师造化的内容就是对自然山川的研究与感悟,走进自然,走进山水间。向自然学习可以矫正我们创作中的习惯手法,用自然的美来补充画面,使我们的山水画创作更加生动鲜活,让我们的画面更有时代气息,更能体现出自然的精神。在观察自然的时候,也要带着目的,带着问题来观察。比如草木植被的生长规律,山脚与水面相接的状态,不同气候产生不同的山川气象。这些课堂之中不断实践练习的山水画技法问题,认识问题和创作中遇到的种种无法突破的问题,都在这次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一一找到了答案,许多模糊的理解不深入的地方在面对自然山川时迎刃而解。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田坪天然画谱峡谷中写生自然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采风田坪大峡谷中的山中休息和研讨

一个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地理环境,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人文背景是其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若要研究一个画家,就要先研究其成长的地理环境,方能了解其艺术发展的前世今生。

申老师常说,故乡的山山水水就是他创作的源泉。这里的南太行山,自古以来就是出画家的地方,五代荆浩、北宋李唐、郭熙、还有追随李唐的山西人萧照,今天的靳尚谊老师都是因为这里的山山水水而成就了他们的艺术。此次研究生同学们来到老师的故乡,与朋友和同学们用今天人们的审美视角,走着古代圣贤们常走的山中路径,呼吸着古人们也曾呼吸的清新空气,观察着古人们也曾画过的山川,感悟着自然的给予、生活的滋养。天津渤海画院写生基地在老师的故乡挂牌,也是因为这里的好山好水出大画家。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天津渤海画院写生创作基地在田坪大峡谷挂牌

此次写生最令我们难忘的,不仅仅是学到了山水画上面的知识,更是明白了一个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拓展生命的宽度,那就是学习。这离不开老师,领导们对研究生同学身体力行的教导。我们时常向喻林祥将军请教,喻林祥上将也时常对我们的作品给予点评并且嘱咐我们说:“学习是美德,成功之路是学习,会学习的人必然会成功。”喻上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山水画的执着与热爱,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激励着我们在学习上砥砺前行。

南太行山是我们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第一次写生的大课堂,真正的把课堂搬到了自然之中,这里的山山水水激发着我们的学习和创作热情,每日里行走在青山绿水间,听鸟儿鸣唱,观涧瀑飞泉,看溪流长纹似琴弦,见苍山雷鸣水潺潺,感恩美丽山川对我们的无私给予和滋养。用申老师在净影写生过程中的一首小诗来表述我们这次的写生课堂。

清凉净心精神爽,

四面峰峦皆太行。

挥毫泼墨写自然,

移情移景大课堂。

感谢各领导和朋友们!感谢我的老师!感谢生活!感谢自然!

胡萌于天津美术学院

12月6日星期日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喻林祥上将,唐本高少将,原焦作市人大副主任穆玉华和导师申世辉教授于导师父亲出生的老宅门前合影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挂在导师父亲老宅门上的荣誉牌匾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净影画院教室里每日的晚课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观看喻林祥上将在山中的写生示范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与唐本高少将于美丽的天然画谱峡谷合影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胡萌张一娇研究生作品展示:

胡萌写生作品欣赏: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胡萌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

造化为师——胡萌、张一娇2020年写生作品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