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海晚报

 杏林前浪4868 2020-12-17

钱锺书为何 选外文系(二)

□钱之俊

桃坞中学的外语教学环境,使钱锺书的英语水平迅速提升,为其以后融贯中西的治学研究打下了极其重要的根基。钱锺书当时已能用英文写作文章,翻译作品,并发表在校报《桃坞学期报》上。其时,他还担任了《桃坞学期报》的中英文编辑。

1927年,钱锺书自桃坞中学转到辅仁中学,读高二。辅仁中学当时采用中西文分科排年级,上午为西文科,下午为中文科。中文科设作文、子书、古典诗词等课程。因教育质量高,西文科毕业可免试入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就在读高二这一年,全校进行了国文、英文、算术三门课的竞赛,结果钱锺书得了国文、英文两个全校第一,轰动全校。1929年,钱锺书以中英文特优的成绩被清华录取,从而结束了自己的中学时代。

钱锺书中学时代突出的中英文作文水平,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记忆。著名畜牧学家张照教授告诉家人,钱锺书中学时代,英文作文几乎都是“A+++”的成绩。某次,美籍英文教员改动了钱锺书英文作文的一个词,“钱先生意有不惬,给该教员连写七封英文长信,遍引英文经典著作,以为己之例证。”(沉冰《钱尘梦影》,《不一样的记忆:与钱锺书在一起》)

其实环境虽然重要,但个人的刻苦学习才是主要的。堂弟钱锺鲁认为,“钱锺书的外语才能更显得特别优异,完全是靠刻苦自学。”“他不仅啃了成本的牛津大字典和大英百科全书,而且在中学里就阅读了《天演论》等不少的西方文学、哲学原著,因此英语突飞猛进,体现了他的语言天才和大量阅读外文原版书的丰富收获。”(钱锺鲁《勤奋好学的大哥钱锺书》)

钱锺书父亲钱基博是个古板的中国文学老先生,他在儿子上清华外文系之前,是公开反对教会学校学生一心只读英文而不读国文的。1923年夏(13岁的钱锺书从无锡东林小学毕业,考入桃坞中学),钱基博受孟宪承先生之邀往上海圣约翰大学担任国文教授。他此去教会大学,据其自己交代,是为“挽转”教会学校重英文轻国文风气而去的,而非个人利益。所以一到学校,他就在课堂上教训学生:

“诸位!毫无问题是中国人;然而诸位一心读英文,不读国文;诸位的心,已不是中国人的心!我听说诸位到圣约翰读书,每年花费须五百多元;我想诸位家里,花了五百元一年,卖掉你们做外国人!我想诸位祖宗有知,在地下要哭!我今天已不是圣约翰雇聘的一个国文教员,而是一中国父老的身份,看你们作子弟,挽你们的心,回向中国!我想你们不愿,也得愿;因为你们身里有中国人的血!”(钱基博《自我之检讨》,《钱基博集·精忠柏石室教育文选》)

老先生难道不清楚,自己教训学生时,却同时也把儿子远道送往更严格的教会中学,这又怎么解释呢?这是钱基博性格特质中矛盾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