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古代君王谱】高丽王朝(十五):高丽毅宗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12-17

26.高丽毅宗

高丽毅宗(朝鲜语:고려 의종/高麗毅宗 Goryeo Uijong1127年-1173年)讳王晛(朝鲜语:왕현/王晛 Wang Hyeon),高丽国的第18代君主(1146—1170年在位),初名王澈(朝鲜语:왕철/王澈 Wang Cheol)。死后庙号毅宗,谥号刚果庄孝大王(朝鲜语:강과장효대왕/剛果莊孝大王 Ganggwa janghyo daewang),葬于禧陵。

1)登上王位

丙午年(1126年),高丽权臣李资谦被铲除,其嫁给高丽仁宗的两个女儿也被废黜,仁宗另外拣选了早有王后之兆的大臣任元厚之女入宫,封延德宫主。丁未年(1127年)四月十一日,延德宫主任氏诞下元子,两年后任氏升为王妃。辛亥年(1131年),仁宗赐元子名为昌,旋改名为彻。癸丑年(1133年)二月,王彻被册封为王太子,辛酉年(1141年)正月行冠礼,后改名为晛。

当时,仁宗并不看好元子,任后也偏爱次子王暻(后封大宁侯),所以颇有易储之念,所幸王晛得大臣郑袭明扶护,因而保住了太子之位。皇统六年(1146年)二月二十八日,仁宗薨,太子王晛奉遗诏即位于大观殿,是为毅宗。毅宗继位后,猜忌诸弟,尤其是最受母后宠爱、有度量、得众心的大宁侯王暻,到正丰(隆)二年(1157年)二月终于找借口流放了大宁侯,除去了一个心腹之患。

2)对外关系

毅宗在位时,延续父王仁宗时确立的对金事大政策,宗藩往来密切,他也在皇统八年(1148年)五月被金熙宗册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高丽国王。但是,高丽对金朝的貌恭而心不服从未消除,一直以来对女真人的优越感犹有残存。毅宗派人寻找能够振兴高丽的延基之地,正丰三年(1158年)太史监候刘元度上奏说:白州兔山半月冈,实我国重兴之地,若营宫阙,七年之内可吞北虏。毅宗派遣平章事崔允仪等查勘了当地风水后,决定在那里营建宫阙,由此可知此时的高丽隐然将金朝视作假想敌,甚至还有吞并之心。不过此宫的兴建非但没使高丽在七年内吞并金朝,反而被认为是导致日后武臣政变的凶兆。

毅宗在位后期,金朝与高丽也为边境问题爆发过小规模冲突。当时高丽麟、静两州(均在今朝鲜义州附近)的鸭绿江心岛屿上不断有金朝人往来樵牧,甚至定居。大定三年(1163年)秋,高丽的西北面兵马副使金光中欲收复岛屿,便派兵攻击,烧毁了岛上的金人房屋,并在岛上戍守屯田。翌年,毅宗为答谢金朝遣使祝贺自己生辰而派金庄出使金朝,金世宗责难道:近稍有边警,尔主使然耶?边吏为之耶?若边吏自为,则固宜惩之。金庄回国奏报后,毅宗为息事宁人,下令归还岛屿,撤走驻军。但新任西北面兵马副使尹鳞瞻(尹瓘之孙,尹彦颐之子)以割地为耻,拒不从命,于是金兵70余人向驻岛高丽军发起进攻,俘虏高丽静州别将元尚等16人。尹鳞瞻见识到了金朝的厉害,只好移牒金朝求和,请求放还俘虏,获得金朝同意,事后尹鳞瞻等为免责而对高丽朝廷隐瞒不报。

毅宗在位时,尽管高丽与宋朝(南宋)处于事实上的绝交状态,但仍然藕断丝连,主要以商人为纽带进行间接往来,有时宋朝明州方面也会归还高丽漂流民。皇统八年(1148年),发生了高丽人李深、智之用与宋人张喆合谋献高丽地图于宋朝太师秦桧、请求宋朝出兵吞并高丽的阴谋事件。此事被宋朝商人林大有告发于高丽朝廷,毅宗下令将李深等三人逮捕,结果李、智死于狱中,张喆被处死。正丰七年(1162年)三月,宋朝商人侯林等带来了明州方面的牒状,向高丽通报了宋朝在采石矶之战中取胜并擒获金帝完颜亮的消息,高丽对这一情报半信半疑。次年宋朝商人(一说高丽商人)徐德荣又带来了宋孝宗密旨,虽然密旨内容不得而知,但推测与当时宋朝正在进行的隆兴北伐有关。为了回报徐德荣来访,毅宗于大定四年(1164年)三月派赵冬曦、朴光去宋朝输献铜器,不过似未成行。此后高丽再未向宋朝派遣使节。

3)太平隐忧

毅宗在位时期,除了与金朝的一次小规模冲突外,在大定八年(1168年)耽罗发生叛乱,毅宗派赵冬曦平定并安抚耽罗。总体而言,高丽尚称安定。在正丰二年(1157年),毅宗听说东海中有羽陵岛(郁陵岛),面积辽阔,土地肥沃,过去曾设置州县,打算开拓这个岛屿并移民过去,于是派溟州道监仓金柔立去查看该岛,金柔立回来后报告该岛土多岩石,民不可居,毅宗乃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这种安定局面下,毅宗愈发骄奢淫逸,沉湎享乐,史称他日与嬖幸沈酣游戏,不恤国政。毅宗特别热衷于文学,他经常巡游名胜,泛舟置酒,与文臣们赋诗酬唱,甚至代群臣撰写给自己的贺表,有一次毅宗在吟赏风月时乘醉进入归法寺,侍从们都找不到他,闹了回失踪风波。毅宗还好驰马击毬,喜欢奏乐和看戏,总之他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除此之外,毅宗非常迷信佛、道,史称他好作佛事,缁徒盈溢宫庭,怙恃恩宠,附托宦官,侵扰百姓,竞造寺塔,为害日甚,又酷信阴阳秘祝之说,每于行在集僧道数百余人,常设斋醮,糜费不赀,帑藏虚竭。毅宗大兴土木,修了许多行宫(别宫),往往穷侈极丽,为此搜刮民脂民膏,使百姓苦不堪言,即便发生旱灾也不会影响其搜刮。被毅宗搜刮的钱财以巨万计

毅宗在位时,多疑群臣,转而重用宦官郑諴、白善渊、王光就等人,在高丽开了宦官干政的坏头,同时宠幸宫女无比,导致朝政乌烟瘴气,其乱象在谏官文克谦的一封触怒毅宗的上书中可见一斑。曾经是毅宗师傅的郑袭明对此很看不惯,多次直言劝谏,毅宗忌惮,他身边的宦官和内侍也纷纷说郑袭明的坏话,郑袭明自知为毅宗所不容,竟仰药而死。

4)武臣乱起

大定十年(1170年)是毅宗在位的第二十四个年头,在毫无征兆的武臣政变发生之前,这一年可谓喜事连连。这年春天,据称两次出现寿星(老人星),毅宗接受群臣祝贺。闰五月,毅宗的孙子出生,毅宗大喜,并专门上报金朝。八月,水州(今韩国水原)的一个农民在耕种时发现一金龟,毅宗得知后将金龟出示给左右看,左右都高呼万岁,并说:天降金龟,圣德之应!群臣为此祝贺毅宗。毅宗频繁与近臣韩赖、李复基、林宗植、金敦中等泛舟曲宴,日子过得极其滋润,群臣称颂毅宗为太平好文之主

就在表面上的歌舞升平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险,就是武臣对差别待遇的不满。高丽与宋朝一样,都是重文轻武的政权,为了以文驭武,一般出征都以文臣挂帅(如徐熙、姜邯赞、尹瓘、金富轼等),文臣可带武职,武臣不可带文职。高丽显宗时,武臣为了反抗歧视已经发动过一次政变,但旋即失败。高丽毅宗时,重文轻武的现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毅宗优待文臣尤其是文学侍从之臣和宦官,却鲜少顾及武臣的感受。毅宗君臣经常游山玩水,彻夜饮酒作诗,使扈卫将士无从休息,于是以上将军郑仲夫为首的一批武臣产生了不轨之心。大定十年(1170年)四月,毅宗与群臣至和平斋,游宴唱和如故,而扈卫将士却饥肠辘辘。牵龙行首散员李义方、李高对郑仲夫说:文臣得意醉饱,武臣皆饥困,是可忍乎?郑仲夫在仁宗朝曾被金敦中点燃胡须而与之发生肢体冲突,后在金敦中之父金富轼的压力下遭到贬斥,一时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决意举事。此时左承宣金敦中已察觉武臣不稳的动向,劝谏毅宗停止出游,但毅宗置若罔闻。

大定十年(1170年)八月二十九日,毅宗自延福亭至兴王寺,李义方、李高欲举事,郑仲夫则表示如果毅宗回宫则隐忍不发,如果继续出游就举事。八月三十日,毅宗仍出游于普贤院(今板门店附近),途中与文臣们举行酒宴,酒过三巡之后,毅宗说:壮哉,此地可以练肄兵法!原来毅宗也逐渐察觉到武臣的怨恨,便给他们表演五兵手搏戏的机会来加以抚慰。大将军李绍膺因年老而在手搏表演中被打败,毅宗宠臣起居注韩赖上前抽了李绍膺一耳光,李绍膺坠落阶下,毅宗与群臣都拍手大笑,另外两名宠臣知御史台事李复基和右副承宣林宗植也趁机辱骂李绍膺。武臣们见状后大惊失色,面面相觑,唯独郑仲夫厉声说道:绍膺虽武夫,官为三品,何辱之甚?毅宗亲执郑仲夫之手来安慰他,此时李高拔剑看了眼郑仲夫,郑仲夫制止了他。到了傍晚,毅宗进入普贤院,群臣将退出时,郑仲夫、李义方、李高突然发难,对手无寸铁的文臣大开杀戒,韩赖躲进毅宗居室,被毅宗藏在床下,李高等闯入毅宗居室,从床下搜出韩赖,韩赖拉着毅宗龙袍求救,当场被杀。由于郑仲夫等在举事前约定遇见戴幞头的就杀,所以不仅扈从的大小文官和宦官几乎被杀得精光,就连戴幞头的武官也遭了池鱼之殃,这些人的尸体被丢到普贤院附近的一个湖里,人称朝廷沉。金敦中本来也在扈从之列,因为预感到武臣将作乱,便在事前佯醉坠马而先走。郑仲夫等得知金敦中逃走后,担心金敦中会返京挟太子讨伐叛逆,所以做好了亡命海外的准备,然而很快就探得金敦中并没有回京,于是郑仲夫等派兵入京,屠杀文官及胥吏数十人,当然金敦中也在不久后被随从出卖,难逃一死。经过普贤院之变,高丽百年武人时代的序幕也就此拉开了。

5)悲惨结局

武臣政变爆发之际,毅宗慌作一团,不知所措,只好赐剑给诸将来抚慰,诸将变本加厉,更加有恃无恐;其后毅宗召见郑仲夫,命其收拾局面,郑仲夫不置一词,于是毅宗被迫给诸将加官晋爵。次日(九月一日)下午,毅宗在郑仲夫等人的挟持下回到开京王宫的康安殿,他所亲信的宦官王光就并未在普贤院被杀,回宫后就聚集宦官们,试图除掉郑仲夫等人,但其谋被另一宦官韩淑泄露给郑仲夫,郑仲夫等便抓走王光就等随驾宦官与内侍十余人并杀死他们,枭首于市。当晚,毅宗坐在修文殿内,若无其事地喝着酒,并且召集伶官奏乐,到夜半才结束。武臣李高、蔡元打算弑杀毅宗,被另一武臣梁淑阻止。随即郑仲夫逼迫毅宗出宫到军器监、太子王祈到迎恩馆。次日迎立王弟翼阳公王晧,是为高丽明宗,毅宗被流放巨济岛,太子王祈流放珍岛,还在襁褓中的太孙惨遭杀害,毅宗宠姬无比在恭睿太后的保护下幸免于难,跟毅宗一起去巨济岛。

大定十三年(1173年)八月,东北面兵马使谏议大夫金甫当在东界起兵,讨伐郑、李,复辟毅宗,南方皆响应。金甫当派张纯锡和柳寅俊到巨济岛,将毅宗接到鸡林(东京庆州)。郑、李派武将李义旼、朴存威领兵去庆州平定事变。金甫当等人不过是乌合之众,很快就被镇压,庆州人也在李义旼等到来前杀死张纯锡等,将毅宗幽禁于客舍。李义旼来到庆州后,把毅宗带到坤元寺北的深潭边,献酒数杯,随后拉断毅宗的脊骨,应手有声,便大笑,朴存威将毅宗尸体用褥裹起来,又用两口锅合上,扔进了深潭里,此时突然刮起大风,尘土飞扬,在场者纷纷退散,这是大定十三年(1173年)十月初一的事。后来坤元寺有个善于游泳的和尚从深潭里捞起了被锅盖住的毅宗尸体,前副户长弼仁等秘密准备棺材,在深潭边埋葬毅宗。郑仲夫、李义方等利用金甫当起兵的机会对文臣展开新一轮的大清洗,由于大定十年(1170年)是庚寅年,大定十三年(1173年)是癸巳年,所以被称为庚癸之乱,为高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大定十五年(1175年)五月,在赵位宠起兵的压力下,明宗为毅宗发丧,葬于禧陵,上庙号毅宗,谥号庄孝,后加谥刚果庄孝大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