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价超50%?囚徒困境下,99%PD-1没机会了

 读懂财经 2020-12-17

©读懂财经·大健康组原创/出品

作者 | 蔡品件

编辑 | 武亚玲

寒冬如约而至。

为期三天的医保谈判结束,尽管PD-1最终谈判的价格尚未披露,但从市面流传的各版本来看,价格战相当激烈。

目前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恒瑞医药PD-1价格降至5万元左右,君实生物、百济神州两家企业,其中一家报价3万元,另一家报价3.7万元。

在本次医保谈判前,恒瑞医药PD-1赠药方案年治疗费用约为12万元,而君实生物PD-1年治疗费用则接近10万元。若上述报价为真实价格,那么,国产PD-1降幅普遍超过50%。

不仅国产PD-1降价幅度大,K药也一点儿不含糊。目前K药是否进入医保尚不明确,但读懂君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若K药不进医保,将可能推出“买4个疗程保终身”套餐。

4个疗程的费用为14万元左右,此前其年治疗费用约60万元,申请慈善赠药后也要超过30万元。可见PD-1市场竞争之激烈。

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百济神州进入医保的PD-1价格,基本是国产PD-1的定价上限,也无限接近下限。因为单抗药物的生产成本不低。

也就是说,众多后来者已经很难有价格优势。若后来者的疗效不够突出,则意味着,它们基本没有机会了。

对当前50多个进入临床阶段的PD-(L)1产品及其背后的药企来说,今冬无疑是史上最强寒冬。

/ 01 /

国产PD-1最低报价仅3万?

基本无利可图

国产PD-1以大幅降价的代价进入医保,并无悬念。

正如恒瑞医药(SH:600276)董事长周云曙所说,现在整个PD-1都是“囚徒困境“。原因是,国产PD-1太多了。当前,已有4款国产PD-1上市,还有50多款处于待上市或临床阶段。

不能证明自己的产品拥有显著疗效优势,价格就将是“核心竞争力”。你不降价,自然有人降价,就看打几折罢了。

也正因此,此前市场对PD-1医保谈判预期比较悲观,预计谈判价格在年治疗费用3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对大部分药企来说,很难有利润可图。

核心在于,大分子药物的生产成本并不低。

今年上半年,信达生物(HK:01801)总收入9.84亿元,其中9.21亿元来自信迪利单抗。同期,其营业成本为1.84亿元。假设1.84亿元都为信迪利单抗生产成本,那么其生产成本约为售价的20%。

目前,信迪利单抗年治疗费用为9.67万元。也就是说,单人年用药成本约1.9万元。如果年治疗费用为3万元,则药企的毛利率只剩33%。

你可能会说,33%的毛利率,虽不比此前暴利,但也不少,怎么可能不赚钱?

这是因为,还没有计算另一个大头,销售费用。今年上半年,信达生物销售费用5.82亿元,占信迪利单抗收入的比重为63.19%。

通常来说,销售费用包含两部分,推广费用和销售提成。

对PD-1这种“新药”来说,推广必不可少,若医生对PD-1较为陌生,必然不会轻易开药。而销售提成更是少不了,当前,为了提高销售积极性,各大药厂都为PD-1销售开出巨额奖金,不少PD-1药代奖金拿到手软。

33%的毛利率与超过50%的销售费用率,即便药企在PD-1降价后可以通过压缩销售费用的方式,来“挤”利润,但所剩无几。

“印钞机”就此偃旗息鼓。所以你看到,医保谈判结束后,资本市场已经闻风而动。

截至今日收盘,恒瑞医药大涨8.42%,盘中一度涨停,百济神州(HK:06160)微涨0.2%,而君实生物(SH:688180)收跌1.16%,盘中跌幅接近5%。

三家公司股价走势明显分化,也不难理解。根据媒体报道,恒瑞医药谈判价格为5万元左右,而君实生物和百济神州的谈判价格都低于4万元,其中一家为3万元,另一家为3.7万元。

恒瑞的报价,高于市场预期;而君实生物和百济神州,只能说是符合预期。

/ 02 /

K药也疯狂:

若不进医保,或推出14万保终身套餐

不止国产PD-1,K药降价也疯狂。

默沙东和BMS的K药、O药是否进入医保,还有待确认。不过,读懂君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即便K药未能进入医保,但已留好后手:默沙东可能会推出“买4次疗程终身免费”的重磅政策。

目前,K药单支售价为1.79万元,一次疗程2支,若是买4次疗程,就是14.32万元。

虽然终身用药并不现实,但此前K药算上赠药的优惠,年治疗费也超过30万元。如今K药计划大降价,14.32万元保终身,或将成为更多患者的选择。

这对于国内产品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毕竟,14万元基本相当于现在国产PD-1的售价。

目前,国产PD-1售价最高的是恒瑞的艾瑞卡,赠药方案下年治疗费用约12万元,而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年用药费用均略低于10万元。

尽管进入医保后,国产PD-1价格更低,负担更少,但作为国际上获批适应症最多的PD-1产品,K药的实力毋庸置疑,在国内认可度最高。

根据IQVIA访谈,K药是国内医生在品牌、疗效、安全性等综合维度最为认可的PD-1。这也是为什么,K药在不赠药方案下年治疗费高达60万元、赠药条件下年治疗费30万元的情况下,国内上市一年销售额便突破20亿元。

今年上半年,在多款国产PD-1的冲击下,K药赠药方案接近国产PD-1定价2倍,依然能够稳坐第二把交椅,仅次于恒瑞的艾瑞卡。

生命面前,价格固然重要,但疗效更重要。有能力负担当前国产PD-1的患者,为什么不尝试降价后价格更友好,且疗效可能更好的K药呢?

/ 03 /

囚徒困境下,

99%的PD-1没机会了

当然,上述谈判价格并不一定准确,具体价格均以官方公布的消息为准。但在“囚徒困境”之下,出现上述谈判结果并不奇怪。

从当下国内PD-1的竞争格局情况来看,恒瑞医药优势最大。上半年,共有8款PD-(L)1在国内销售。

K药、达伯舒以及恒瑞的艾瑞卡,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艾瑞卡一家独大,占近40%市场份额,K药和达伯舒则是平分天下。

虽然周云曙说恒瑞医药的优势只是适应症较多,这种领先并不保险,稍纵即逝。但不可否认的是,艾瑞卡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与恒瑞医药强大的销售体系密不可分。

恒瑞医药的销售铁军是其他PD-1玩家不能比拟的。这种情况下,恒瑞医药在与友商的竞争中,核心诉求是进医保,而非以最低价进医保。

若恒瑞医药以5万元的价格进入医保,相较此前的赠药方案价格,下降近60%。但以70%报销比例计算,患者年自费部分仅需1.5万元,用药人群以及用药时间都会大幅增长,实现“以价换量”不难。

K药由于口碑出众,即便没能进入医保,但也可以通过降价优惠措施,来弥补损失。

至于百济神州和君实生物,则必须要通过进入医保,来保住基本盘。君实生物PD-1虽然在上市速度方面是国产NO.1,但三季度销售额,已经接近垫底;百济神州PD-1则是今年刚上市,在对手纷纷进入医保的情况下,没有理由不进。

所以,百济神州和君实生物若以低于4万元的价格进入医保,也并不奇怪。

相比之下,最心塞的是还大批未上市的PD-(L)1产品。目前,国内在研PD-(L)1超过50款。

PD-(L)1市场之所以会涌入大量玩家,核心在于市场足够诱人。一方面,我国肿瘤患者数量规模较大。据中泰证券2018年测算,我国适用PD-1单抗的患者数量已超过200万人;

另一方面,PD-1的年用药费用较高,国外PD-1年用药费用超过100万元,即便国内价格降到10万元,国内相对便宜的O药,年用药费用也要接近40万元。

即便降到10万元,依然能有千亿市场。但显然,PD-1的降价速度及幅度,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百济神州等PD-1的医保谈判价格,基本就是国产PD-1定价的天花板。

考虑到成本因素,后来者降价空间已经不大。而在市场份额已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后来者没有显著的疗效优势,又没有价格优势,将很难有立足之地。

大部分药企的PD-1故事还没开讲,已经破灭了。

/ 04 /

PD-1泡沫破灭的启示

换个角度看PD-1的“悲剧”,也算好事。

化学药受一致性评价影响,首仿药的价格优势没了,再来个集采大幅降价……在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下,整个医药行业被迫进军“创新药”领域。

但对于中国制药业来说,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剔除部分讲故事的企业,大部分药企离真正的创新也还有一定距离。

PD-1便是如此。目前,各家药企的PD-1只是分子结构和序列有轻微差异。这些细微的差异,并不足以提高其PD-1的治疗效果。这种情况下,在PD-1“烂大街”之后,也只能陷入“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之下,趋势性降价基本是确定性事件。而在“医保局”的铁拳之下,这一趋势被加速。从第一款国产PD-1上市到现在,不过2年时间,去年信达生物降价63%进入,今年恒瑞等药企也大幅降价在即,就连K药,也要下场打价格战了。

这也给众多创新药企一个重要启示:除非独家研发产品,能够享受“创新”红利,其余同质化产品都不可避免遇到PD-1这样的情况。

这,将鞭策更多的药企,走上真正的创新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