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体莓农不占优势,草莓种植挣钱越来越难?

 草莓种植助手 2020-12-18
学草莓种植技术,看病虫害防治方法
了解市场行情 就上·草莓种植助手

很多人说种草莓不赚钱了,因为种草莓的人多了也有人说今年的情况特殊,也有人说,种草莓也要转型了,小农生产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虽然我们的种植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草莓的价格却没有一年比一年高,我们心里可能有种感觉就是往后种草莓挣钱越来越难了。 

一、价格受季节影响,波动较大

3月了,今年的情况尤其特殊,过年前刚上市时价格就不高,加上年后疫情的影响,草莓的价格是一路走低,马上惊蛰一过,气温就会大幅回升。随着天气转热,草莓成熟的速度加快,但口味、品质却不如年前好,这使得草莓在水果市场上的地位也开始下降,价格也会比年前低很多,目前一般批发价就在10元上下,在往后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走低,到4-5月后,小果更是卖不上价了,尾果挣不到多少钱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温度升高后果子储存期实在是太短了,采摘后如果不能及时运出去销售掉,那基本上就烂在手上了,市场上的水果店还有商贩批销草莓的意愿也在降低,这时销路也只能是莓农自已找了。

如果草莓在年前及春节期间没能赚到钱,那么这一季赚钱的希望则变得很小了。

 图片来自陈杰丰莓友特此感谢

二、采摘园的竞争在加剧,采摘利润在减少

草莓的另外一个属性"皮薄肉嫩,走不远",其非常适合走采摘式的消费,第一时间采下最佳成熟期的果子,无论是口感还是新鲜程度,那都是市场上所售卖草莓无法比的,因此这些年,采摘园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现在草莓采摘园太多了, 采摘的竞争也随之进入白热化,有时候消费都不知道去哪儿采摘更好,因为你在百度地图上随便一搜就会给你推荐很多家,让你选择都犯愁。很多时候我们做采摘园的莓友为了吸引客户只能从价格上想办法,为了能吸引顾客价格是一降再降,最后价格战受伤的还是我们莓友自己,钱没赚到,还赔了许多人工。

 

三、科技型企业的介入重塑了草莓的产业链

大型科技企业及大量资本的进入,正在逐步占领高端消费市场,使原本利润最高的一块市场,逐步将个体莓农挤出去,使得草莓种植的利润更加微薄,如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去年共同宣布“葲荭草莓”上市,并将在盒马全国门店陆续开售。他们目标是在2022年突破10亿元市场,那么大城市周边将有10亿元的市场份额,将从个体莓农手中拿走。

大资本大企业背后是一个产业链的上下协作,他们通这过数字化对农产品流通进行再造,重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葲荭草莓的例子就是通过基地订单生产加上数字化技术手段让消费者能在不用去采摘园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吃到最新鲜的草莓,从生产者采摘到消费者手中不会超过24小时。同时质量安全可追溯,食用也更加放心。那么消费都可能更加愿意去购买这样的草莓。

这种在保证草莓口感新鲜和食品安全的的背后是需要大量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这些对于我们个体莓农而言是没办法做的到,因此个体莓农在经后高端草莓种植中的位置会越来越边缘化,种植的利润也会相对减少。

 

四、部分进口水果的替代,挤占了部分市场

目前国外水果大量涌入国内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莓友会还抱着只求产量高不求品质的心态,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如果不更加重视,那么消费者可能更加愿意购买进口水果。因此草莓的一部分市场会被这些进口水果替代,如最近几年大红的车厘子,奇异果等也是过年前后大量上市,时间上和草莓有部分重合。

 

五、种植成本再增加

成本增加。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地区的土地还有人工价格上涨都很快,特别是人工这块,如现在拔个草,笔者所在的地区也要100-150一天,还只能是些50以上的老人,加上种苗、农资价格的上涨,我们的种植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这还不算时间投入。

六、个体莓农组织化程度低,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目前我们草莓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个体家庭经营为主,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应对和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如果有个天灾或是一旦市场销售出了问题,摘下的草莓就会堆积滞销,草莓不易储存,会在几天内迅速失去市场价值。
林林总总,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得个体莓农赚钱变得没那么容易了。
你认为往后草莓种植会越来越挣钱吗?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一家之言,有不正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