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界意外:普洱茶的源起与第二春

 响品有约 2020-12-18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说起普洱茶,大家都不陌生。自从普洱黑茶在1999年昆明园博会上成功打入日本市场,一炮而红,这普洱减肥茶便又从日本重新火回了自己的故乡。

据小约所知,经过堆渥发酵的普洱熟茶口感更醇厚更温和,因而身边爱普洱的人大多爱的是普洱熟茶。

人们不知道的是,其实普洱茶中,70%属生茶,30%才是青茶、黑茶以及小部分所谓的熟普。

许多人将普洱生茶当作是绿茶,它不过是口感和茶性与绿茶近似罢了,关键的区别在于绿茶不会继续发酵成熟茶,而生普则可以。正是这种独特的茶性,使得普洱被独列于六大茶叶品种之外,自成一派。

说起这熟茶普洱的产生,还颇有几分投机与意外——

十至十三世纪是遥远的大理王国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一切都得益于佛教的传播。在那久远的年代,藏人就有朝圣的习惯。虔诚的信徒们从西藏出发,千里迢迢绕过迪庆,途经丽江来到大理朝拜礼佛。藏人估计就是在此时接触了云南的茶饮。长途跋涉后,他们总会带上些当地的土特产归程。茶作为养生饮品,让他们的归程多了几分保障与安抚。

于是,藏人渐渐迷上了这种云南的药汤。商品的源起都从需求开始,自此,便有商队千里迢迢送茶入藏。

中原人只知蜀道难,却不知道云南边陲的山路更难。一袋袋的茶,只能经由马拉人驮,攀越山峦,穿过雨林,以脚板马蹄硬生生走出一条商路。这就是后世闻名的“茶马古道”。

道路艰难,为将茶叶完好地送入藏地,云南茶商便将茶叶压制定型,堆叠进麻袋,捆上马背启运。这一程或许就需数月,为了赶路,即便雨季雨水丰沛,也得风雨兼程。途中虽设有客栈安置马帮人员,然而因配置简陋,商客匆匆吃饭休憩时,马匹和货物却难免在雨中接受洗礼。

大家都知道,普洱由生茶转为熟茶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就是堆渥发酵。麻袋中成饼的茶叶经过这一路风吹日晒雨淋,就在马背上自然完成了这一工序。出行时的生茶,进入西藏后已发酵成熟茶。

商队的人日夜兼程赶到目的地后,因不忍舍弃这些已经发酵转性的茶叶,于是摊一摊,晒一晒,照旧卖给那些不熟悉绿茶的藏人。没想到却歪打正着,西藏的人民深深爱上了这种发酵成熟的茶饼。

自此,普洱成茶就随着驼铃,伴着风雨,在山林老道中迸发了蓬勃的生命力,并渐渐跻身为茶品新贵。个中机缘与天意,谁人能说清呢?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