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就是颈椎病吗?

 唯小骨 2020-12-18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离不开电脑和手机,低头时间越来越长,颈椎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也越来越高。去体检中心检查,拍一张X光片,往往显示的报告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那么这种生理曲度,正常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今天,就上面的问题,我想和大家认真聊一聊我们的颈椎。
颈椎是由7块颈椎骨组成,它位于头的下方、胸椎的上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脖子。它支撑着我们的头部,让我们可以灵活的转动,是脊柱椎体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
我们来看一张颈椎承受压力的图。
可以看到,当我们目视前方,自然站立的时候,颈椎承受压力相对较小,随着低头角度的增大,颈椎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当我们低头到60度时,颈椎承受的压力甚至有5袋米那么沉。
颈椎是如何做到用小小的躯体
去承受这么大的重量呢?
一方面依赖于我们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也就是颈椎的前凸,如果没有这个颈椎前凸,我们的颈椎就会像一根木棍一样,非常容易折断,但是有了这个弯曲,颈椎就变成了一个弹簧,它能够增加缓冲震荡的能力,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头颅和大脑。
另一方面需要依赖健康的椎间盘和颈椎椎体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结构,这一部分疾患我们将在后面的讲课中讨论。
颈椎生理曲度为什么会变直?
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原因通常有很多,比如在老年的颈椎退变当中,椎间盘的含水量降低,高度丢失、椎体骨质疏松楔形变。
但如果发生在处于中青年的人群之中,它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良生活习惯和错误的姿势。
例如,白天低头对着电脑工作,下班路上或者回到家里,低头玩手机,在家躺在松软的沙发上,晚上睡觉蜷成一团,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不良的姿势。
另外一方面,是颈部肌肉和韧带的固定、保护作用不够。由于颈部肌肉缺乏训练,没有足够的肌肉强度来维持正常的颈椎前凸。长此以往,就会出现颈肩部的酸痛。
颈部症状较轻的人大都是中浅层肌肉出现了损伤,比如斜方肌、颈夹肌等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大多会出现深层肌肉的损伤,比如回旋肌、多裂肌、横突间肌等。
事实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通常是颈椎病的前奏。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会感受到脖子酸痛、僵硬,如果不扭转这一趋势的话,肩部和后背也会开始出现酸痛和僵硬,这个时候身体的机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对于早期的颈椎病,通过改变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运动疗法都能够有效的控制和治愈。在生活方面,首先,应当适当的休息,缓解肌肉紧张;其次,应该换掉不合适的枕头;最后,一定要避免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工作。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运动时,应当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的控制,不断增加强度,要有针对性的锻炼,加强颈肩与背部肌肉的锻炼,增强肌肉的力量,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肌肉以及韧带的淋巴血液循环。

专家介绍

朱锋  教授

香港大学骨科学系医师,南京大学医学博士。

先后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CHOP)进修学习脊柱外科最新手术理念和技术。

任中国医师协会骨与关节发育畸形残疾预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新与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科技术创新与转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