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德西三 《疟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2-19

​三 《疟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白虎加桂枝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治验:

男性,50岁。半月前因接连洗冷水澡,随后出现膝、胫、肘、手关节灼热疼痛,晨起体温38.4℃,疼痛处渐次红肿,肘、膝活动受限,不能触近,冷敷则舒快。经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用吲哚美辛、苯基丁氮酮一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改金针治疗,后又放弃。伴有心烦、口渴,痛则自汗出,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来滑数。此暑热与水湿互结,痹着于经脉,不得外泄,形成湿热痹,治以清热散湿,疏利经脉,方取白虎加桂枝汤治之。

方药:

生石膏60克,知母18克,生甘草10克,粳米30克,桂枝10克,豨莶草30克,穿山龙30克。服3剂后,体温正常,关节疼痛减轻,他症未改变。痹着于经脉的湿热已渐去,但脏腑之邪热未清,用热痹汤治之:生地24克,红花10克,当归尾10克,牡丹皮10克,酒炒黄芩10克,川黄连10克,秦艽12克,防风6克,制首乌18克。清水煎。3剂。三诊时,关节红肿消退,疼痛更为减轻,大便已不秘结,仍有烦闷,小便频而色深黄,此经脉余热复由心而移于小肠之候,脉与心合,心与小肠相表里,易有此变化,用张景岳抽薪饮泻其余热。

来源:

任廷革.任应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26-127.

注释:

白虎加桂枝汤由白虎汤加桂枝而成,为《金匮要略》治疗温疟的方子,何以用于治疗关节病呢?本病与温疟的病变自然悬殊,但组方的指导思想是从心营、从肺卫为切入点进行治疗的。白虎汤清营分之热,加桂枝引领石膏、知母上至于肺,从卫分泻热。本病是湿热浸淫于经脉所致。经脉亦属肌表,是方借白虎汤清营分之湿热,更借桂枝鼓舞卫气,疏解在表之湿气;又加豨莶草、穿山龙通经活络,加速经脉中湿热之消散。后用热痹汤,此方为吴云峰所制,任应秋先生常用来治疗热痹,颇多取效。

约言:

 冷浴后,出现关节灼热疼痛,白虎加桂枝汤加味主之。 

2.鳖甲煎丸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癥瘕

治验:

男性,成年人。嗜酒数十年,高粱肥厚,日食不辍。半年来自觉中脘痞满,两胁胀痛,饮食减少,倦怠无力,不能工作,休息在家。经查:肝脾俱肿大。诊得脉缓,舌苔腻而黄,边呈青紫色。此乃酒湿与气血相混,结成癥瘕。治以汤丸俱进。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配鳖甲煎丸缓消化癥。

方药:

制半夏9克,黄芩9克,干姜4.5克,黄连3克,党参9克,炙甘草3克,大枣3克,神曲12克。鳖甲煎丸250克,每日12克,空腹分两次吞服。患者服药半月,中脘痞满好转,两胁胀痛减轻,饮食增加,精神转佳。遂嘱停服汤药,单服鳖甲煎丸以缓消癥瘕,连服一个半月。一年后随访,精神、饮食如常人,肝脾肿大明显缩小,并能正常工作。

来源:

连建伟.历代名方精编[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88-389.

注释:

鳖甲煎丸见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篇,原方所治癥瘕,具体为疟母。癥瘕作为病名,所指比较宽泛,即凡有肿块者,皆称癥瘕。疟母为痞块,称癥瘕;肝脾肿大,亦可称癥瘕。本方药味比较多,个人一般很难制成。本例肝脾肿大,为癥瘕之一种。方药功效为补中寓消,有人说是三分补七分消,是在缓缓补益中逐渐消其肿块。半夏泻心汤亦有补中寓消的功效。这种治法可以引申到其他脏器的癥瘕疾患,如子宫肌瘤、囊肿、恶性肿瘤、多发性息肉、局部包块等,所用汤剂随其病症而加减,常有缩小病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功效。

约言:

 凡癥瘕、积聚、囊肿、包块等,有形之积,可用鳖甲煎丸缓缓消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