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PD-1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

 印塔健康 2020-12-23

女性,35岁。

诊治经过

2015年2月15日  因无痛血尿起病,诊断为肾恶性肿瘤。

无痛血尿

癌症早期发现比较困难,但肾癌和膀胱癌往往在早期就可以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如果人们能时刻警惕这一点,就可能作出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病情不至于耽误到不可救治的地步。

饮食上给予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多饮开水。

推荐阅读:

《肾癌临床症状及手术指征》

2015年2月26日  行右肾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高级别肾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性癌。建议开始靶向治疗,但患者认为靶向药物并不能预防复发转移, 而且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所以决定将靶向药的方案暂缓。

2015年4月  重新做了一次病理报告,最终诊断为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这类肾癌在WHO2014肾癌分类中就已经单独分出来了,2014CUA指南已有描述,虽然较少见,但也不算罕见。

临床特点如下:

1、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女性发病率稍高。

2、诊断标准为TFE3核阳性。

3、CT动脉期强化略低于肾透明细胞癌,多合并有钙化灶,淋巴结转移和局部进展多见。

4、治疗:手术(肾癌根治术或保留肾单位手术),多篇报道提示靶向治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有效。

推荐阅读:

《了解分型和分期,对治疗格外重要!》

《肾癌靶向、化疗、免疫治疗方案汇总》

2015年10月  术后七个月后行PET-CT检查示:右肾癌术后复发伴右后腹膜淋巴多发转移及腹膜播散转移。这七个月期间患者做了各种运动锻炼,各种忌口,也进行过行干扰素治疗和中药治疗。

干扰素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毛细胞白血病、肾癌、黑色素瘤、Kaposi肉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中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他曾用于骨肉瘤、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癌和膀胱癌等。也适用于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肌注或皮下注射:300~500万单位/次,隔日一次,疗程4~6个月,必要时疗程可延长至9~12个月。也可用于尖锐湿疣、带状疱疹、毛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疲乏、肌痛、头痛等流感样症状。其次是轻度骨髓抑制。一般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少数有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升高。

2015年10月底  患者开始吃靶向药多吉美(索拉非尼)。副作用也开始出现:手脚疼痛厉害,无法行动。患者擅自决定更改了多吉美吃法,吃六天停两天。不建议这样做,这很有可能加快靶向药的耐药。

第一次复查时,病灶全部缩小。第二次复查时腹膜后淋巴结已经全部消失,结肠旁存在一个结节。

推荐阅读:

《索拉非尼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

《癌痛怎么办?关于癌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017年5月  复查发现左锁骨淋巴结出现肿大,说明多吉美已经出现耐药了。建议患者不要忽略了这个部位的检查。

2017年6月底  行左锁骨淋巴结清扫手术, 病理报告为肾癌淋巴转移。

2017年7月  术后半个月后开始吃靶向药依维莫司。服用依维莫司35天后,患者因害怕出现致命的副作用间质性肺炎,所以决定换药。改服用600mg帕唑帕尼。

服用帕唑帕尼后出现头发变白,血压高 ,甲减等副作用,同时患者出现了更严重的副作用:高尿蛋白(++++)。

不得已停用帕唑帕尼,十几天后检查尿蛋白(++),患者重新服用帕唑帕尼400mg,服用后,复查尿蛋白(++++)。

推荐阅读:

《依维莫司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

《帕唑帕尼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的五十多个小妙招》

2017年9月左右  决定停用靶向药2个月。行CT检查示肺上出现一个0.6cm结节。

2017年11月  鉴于帕唑帕尼对患者伤害太大,决定换副作用小一点的阿西替尼。

推荐阅读:

《阿西替尼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

2017年12月  尿蛋白(+++)。减少阿西替尼剂量,改为5mg。但效果不佳,只能选择停用。

2018年  复查CT发现腹膜后淋巴结重新出现。

2018年5月  鉴于高尿蛋白不能服用其他靶向药,开始PD1+安罗替尼治疗。在打到第五针的时候,复查CT示:肿瘤病灶缩小了一半。

总 结

2015年2月15日:因无痛血尿起病,诊断为肾恶性肿瘤。

2015年2月26日:行右肾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高级别肾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性癌。医生建议开始靶向治疗。但因患者认为靶向药物并不能预防复发转移, 而且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所以决定将靶向药的方案暂缓。

2015年4月:重新做了一次病理报告,最终诊断为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2015年10月:术后七个月后行PET-CT检查示:右肾癌术后复发伴右后腹膜淋巴多发转移及腹膜播散转移。这七个月期间患者做了各种运动锻炼,各种忌口,行干扰素治疗和中药治疗。

2015年10月底:患者开始吃靶向药多吉美(索拉非尼)。副作用也开始出现:手脚疼痛厉害,无法自行运动。患者擅自决定更改了多吉美吃法,吃六天停两天。不建议这样做,这很有可能加快靶向药的耐药。

第一次复查时,病灶全部缩小。第二次复查时腹膜后淋巴结已经全部消失,结肠旁存在一个结节。

2017年5月:复查发现左锁骨淋巴结出现肿大,说明患者已经出现耐药了。建议患者不要忽略了这个部位的检查。

2017年6月底:行左锁骨淋巴结清扫手术, 病理报告为肾癌淋巴转移。

2017年7月:术后半个月后开始吃靶向药依维莫司。服用依维莫司35天后,患者因害怕出现致命的副作用间质性肺炎,所以决定换药。改服用600mg帕唑帕尼

服用帕唑帕尼后出现头发变白,血压高 ,甲减等副作用,同时患者出现了更严重的副作用,高尿蛋白(++++)。

不得已停用帕唑帕尼,十几天后检查尿蛋白(++),患者重新服用帕唑帕尼400mg,服用后复查尿蛋白(++++)。

2017年9月左右:决定停用靶向药2个月。行CT检查示肺上出现一个0.6cm结节。

2017年11月:鉴于帕唑帕尼对患者伤害太大,决定换副作用小一点的阿西替尼。

2017年12月:尿蛋白(+++)。减少阿西替尼剂量,改为5mg。但效果不佳,只能选择停用。

2018年:复查CT发现腹膜后淋巴结重新出现。

2018年5月:鉴于高尿蛋白不能服用其他靶向药,开始pd1+安罗替尼。在打到第五针的时候,复查CT示:肿瘤病灶缩小了一半。

本文案例参考来源:癌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