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初地理考,17

 史客郎骑行 2020-12-23

(四十三)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即岐丰,太王所迁,非美阳城邑。

《史记·秦本纪》:“西戎犬戎和申侯一起征伐周,在郦山下杀死了幽王。秦襄公率兵救助周王室,作战很卖力,立下功劳。周王室为了躲避犬戎的灾难,东迁洛邑,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把岐以西的土地赏赐给秦。平王说:戎族无道,侵夺我岐丰的土地,秦国假如能够驱逐戎族,这块土地就是你们秦国的了。平王赐爵给秦襄公,并与他盟誓。”这里所说的把岐以西的土地赏赐给秦,就是下文戎族无道,侵夺我岐丰的土地,秦国假如能够驱逐戎族,这块土地就是秦国的,这不是指今天美阳以西的土地。如果只是指今天美阳以西为岐的话,就不会说岐丰了。

又说:“秦襄公十二年,征伐戎到达岐,征途中去世,其子文公继位,文公四年,选择居住到汧水渭水的交汇处,建筑城邑。”《正义》引《括地志》:“郿县故城在岐州郿县东北十五里处,毛苌说:秦文公卜居营邑,就是这座城。”

 如果那时美阳的岐还在戎族的控制之下,秦人如何能够突然卜居到与戎族那么近的郿呢?之后到秦文公十六年,出兵征伐戎,戎人败走,于是文公收拾周的余民,地域发展到岐,把岐以东的领土献给周王室。这也是指的岐丰,不是美阳的岐,如果是美阳以东都献给周王室,那么丰镐、渭北都是岐东了,那岂不是秦国的土地全都献出来了吗?决不可能的。

又按照《竹书纪年》,晋文侯十二年,周王把邠岐的王田赏赐给秦晋,二十八年,秦文公在岐大败戎人的部队,前来归还岐东的王田。三十一年,晋在携杀王子余臣。大概周王把岐东赐给晋,把岐西赐给秦,都是让他们自行夺取。所以后来晋国拥有西河之外的土地,而秦国的东部边界只到洽阳。

终南渭阳都属于秦风,《史记》只是写了秦而忽略了晋。现在结合《竹书纪年》来考证,岐所处的地点更加明显了。所以知道当时所谓的岐丰就是太王居邠迁岐的岐,在泾水渭水的下游到漆沮水之间,决不会是美阳的岐邑这样偏远的西部。

① 周携王:?-前760年(一说前750年),姬姓,名余臣,或余,生年不详。

  1. 西周末年周幽王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以周幽王的朝廷势力为一方,申后之父西申侯的势力为另一方的政治斗争数年后转为战争。西申侯联合缯国等诸侯和犬戎,与王军战,幽王败死。西周灭亡。西申侯等诸侯共尊宜臼为周王,即周平王。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周二王并立。相持若干年后,晋文侯杀携王,终结二王并立局面。

  2. 在《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记载:“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引《竹书纪年》中的一则:“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大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按照此记载,申侯等诸侯先在申地立废太子宜臼为周天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后起兵杀死幽王。幽王死后,虢公翰立余臣为周王。

  3. 然而相同的一则,《通鉴外纪》卷三引《竹书记年》:“幽王死,申侯、鲁侯(当作缯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并立。”说明幽王死后,申侯等才立平王。此处孔正义所引为同一则,而有所不同。

  4. 孔颖达引《竹书纪年》中的一则:“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通鉴外纪》卷三引《竹书纪年》是:“余为晋文侯所杀,是为携王。”此处孔颖达正义与《通鉴外纪》相同。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认为此“二十一年”为晋文侯二十一年,即公元前760年。有人认为此“二十一年”为周平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750年。

  5. 《今本竹书纪年》相关记载有:“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以为太子。

a.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缯。
b. 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王师伐申。申人、缯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

        c. 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据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1. 前述《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引《竹书纪年》一则中有“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据此,携为地名。《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引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七云:“携,地名,未详所在。《新唐书》:《大衍历议》谓丰岐骊携皆鹑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携即西京地名矣。”说明携王之携与丰、岐、骊相连,很可能是镐京附近某地,携王所居当在丰镐周都旧地。然而,孔颖达所引又一则《竹书纪年》记载:“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嫡”之义),故称携王。”据此,携王之携又不似地名。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据《逸周书·谥法》“怠政外交曰携”,认为携非地名,而为谥法。童认为“谓之‘外交’,或携王为叔带之流,其立殆亦托庇于戎人”。童认为“携”乃复归统一之周室给余臣的恶谥。

四十四)太王去邠,逾梁山,在韩城。

《孟子》说:“太王离开邠,越过梁山,在岐山下建城。”梁山是哪座山呢?在《诗经·大雅·韩奕》中就有答案:“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

《汉志》:“夏阳,《禹贡》记载梁山在其西北,龙门山在其北。”《元和志》:“今天同州的韩城县,古代的时候是韩国和梁国,汉代属于夏阳县。”

《水经·河水注》:“黄河向南流出龙门口,汾水从东面汇入。当年大禹从积石山引导黄河流出,凿通了梁山,疏通了河道,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就是《水经》所谓的龙门。”说明古代龙门也称为梁山。又说:“黄河又向南流经梁山原的东面,梁山原从梁山的东南而来一直到黄河边,晋地可以望得见,在冯翊郡夏阳县的西北,面临黄河,山崩堵塞了河道,黄河三天无法流过,晋侯向伯宗咨询,就是这个地方。”这是夏阳的梁山。太王当年翻越的,韩侯所封的,都是这儿。

“有倬其道”,就是太王当年离开邠迁往岐的道路。韩侯所封的地方,正是太王以前所避开而离去的所在,所以勉励他“缵戎祖考”。后世研究地理的学者,不知道梁山的地望,又不清楚韩国的封地,于是把此处远远地搬到了涿郡的范阳,那就像把邠岐解释到了僻远的扶风凤翔一样。古人说:舍近而求远,我在那些研究地理的老兄们那儿算是领教到了。

(四十五)西周周召采邑,皆在陕西凤翔府境,故周初地名多移植于此。

西周初年的地望,为什么都会错误地移到了凤翔以西呢,这也是有原因的。那块地域,在西周初年都是周公和召公的采邑。

程恩泽《战国地名考》:“《左传》隐公六年,周桓公言于王,杜预注周公的采邑,在扶风雍县东北有周城,这和太王当初的都城周,不是同一地。原来谯周的注认为周公的采邑,就是太王的都城,怀疑是错的,周城大概是周公最初的采邑。《地形志》雍县有故周城,《括地志》周公城在岐山县以北九里。今天岐山县有周公邸、周公庙,所以知道周城也在岐山县境内。雍县是今天凤翔府的首府,岐山县在府城之东五十里,其东部就是汉代的美阳县。”又说:“召公的采邑本来在西京,今天陕西凤翔府境内有召亭,京相璠说:召亭在周城以南五十里,《郡国志》梅县有召亭,就是这个。”所以周公召公的封邑,本来都在凤翔,很自然西周初年的地名古迹,很多都移植到了此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