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只发挥51%潜力:学习曾国藩的“三步法”,让人生脱胎换骨

 琢磨君专栏 2020-12-24

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德森说:我的经验告诉我,普通人可能只发挥自己51%的潜力。

他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让大家回想一下自己一天会浪费掉多少时间。

他曾经问过自己的本科学生,得到的普遍回答都是:每天大概要浪费4到6小时的时间。什么行为算是浪费时间呢?比如说,在网上随意看视频,碎片化浅阅读,对自己没有用处,看过之后还让自己心里更加浮躁。

据统计,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个小时。可见,每个人每天浪费4个小时玩手机,一点也不夸张。

那么,我们可以大概算一笔账:如果你每天浪费4个小时,每周工作日时间就是浪费20个小时,每个月浪费100个小时。这相当于两周半的全职工作时间,也相当于你一年就浪费了半年的全职工作时间。

如果按照时薪20人民币来计算(这还算是保守估计,有些人的时薪更高),你每周浪费20小时,相当于你一年就浪费了24000元。对于年轻人来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但是年轻人自恃年轻,一年就可以浪费掉了几万元,实则是令人惋惜。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自己浪费了时间,对现在的人生感觉不满意,我们还不如问问自己:如果我不浪费眼前的时间和机会,我的人生会发生什么改变?

估计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我们要想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如果我们每天减少浪费4个小时的时间,那么10年后,我们也可以成为某领域的专家。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时间,能够高效学习工作生活,我们会发现自己会比以前更加有效率。可能要十倍于你现在的效率,20倍于你现在的效率,这其实也是“二八原则”产生的根源,即: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

人生要想脱胎换骨,要想改变现状,到底该从何下手呢?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晚清名臣曾国藩脱胎换骨的三个步骤,将潜能发挥到极致。

第一步:立下远大志向

曾国藩在没有立下远大志向以前,也是整天浑浑噩噩,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不愿意自己一辈子就这么过,于是在30岁时痛定思痛,立下远大志向——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还说: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的确是这样,大多数人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正如乔丹彼德森所说:一个人误打误撞成功的概率,几乎为0。

王阳明也曾经说过与之类似的话: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是一盘散沙。

曾国藩资质一般,人生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在于他立下了最高远的志向。他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可见,完人是他的崇高人生目标。

我们要想变得优秀,也要根据自身情况,严肃认真对待,扪心自问,看看自己到底“真正想要什么”,然后立下远大志向,最后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什么,我们就能够得到它。有了梦想,我们就需要重新规划生活,而且是全方位多角度地改变,尽量让自己成功的机率越来越大。一个人心中有目标,做人做事更有目的性,减少浪费时间,学习工作生活也会更加高效。

第二步:制定每日计划表,并坚决执行;

很多人有野心,也立下了宏伟的目标,但是不能坚持付出,打了鸡血后,又开始拖延,这其实很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说,有了志向,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实行力,需要脚踏实地执行。

曾国藩在立下远大志向后,马上给自己制定了每日修身十二条款。但是在执行计划表的时候,很多人容易犯“欲速则不达”的毛病,曾国藩也不例外,于是他调整好心态,做好“打持久战”和“长期主义”的准备,告诫自己“只管耕耘,莫问收获”。

康熙皇帝曾经说过: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朱熹也说过:“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其实,读书和做事道理是一样的:开头的时候,一定要充满激情,要有股冲劲,用“猛火”煮;但到了后面,又要改用“温火”慢慢炖,要有足够的耐心。正所谓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立下远大志向,好比是战略规划;制定每日计划表,并坚决执行,这就好比是战术执行。再好的计划,如果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的。

我们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时间表,然后遵守它,履行责任和义务,这就是让我们过上自己真正想要过的生活的诀窍。

制定计划表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社会规范和内心真实感受,而不是跟风,或者强迫自己。比如说,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完成任务后有什么奖励,等等。

一旦我们确定好计划表,就要严格遵守,否则你的生活节奏会变化,昼夜的节奏会失调,最后影响到你的情绪,弄糟你的生活。

古语云:日新又新,我们按照计划每天进步一点点,如此循环往复,就能引发一场正向的循环,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助力我们走向成功。这也是老子所说的“把小事容易事都做好了,大事难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每天写东西反思;

估计很多人会说“知易行难”,立下志向不难,制定时间表也不难,但是具体执行的时候就很艰难了。毕竟,惰性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弱点做斗争,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并且坚持到底的。

但是我们不妨借鉴曾国藩的第三个秘诀——每天写反思。曾国藩在立下远大志向之前,就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他还经常写读书笔记。人要懂得反思自我,才能不断修正错误,继而不断进步。

在执行自己的“修身十二条款”的过程中,曾国藩通过每天写日记反思的方式,触及灵魂深处,进行自我批评和悔悟,每天记录自己行为不端之处,言语过失之处,逼迫自己坚持了下来,最终一步步走向了圣贤之路。

人为什么要每天写东西反思自我?乔丹彼德森说:写东西可以让你学习如何思考,因为思考能够让你的行动更有效率。思考,能够让你赢得人生这场战役!写东西,思考问题,这是人能够被教会的最有力的武器。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要想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习惯性格,乃至也是把控命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具备“思考力”,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如此这般,我们才能在充满坎坷荆棘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愈战愈勇,而不改初心,信念如钢铁一般坚定。

结语:

曾国藩有段经典名言:“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其实,这便是曾国藩人生脱胎换骨的三部分:第一,要立定远大志向;第二,制定计划表,坚持执行,做到有恒;第三,不断写东西自我反思,提升思想认识,做到有识。

其中,最难做到的就是“有恒”,但是经常写东西反思自我,又是解决有恒的最好办法。我们若是要想人生脱胎换骨,也可以学习曾国藩的以上“三步法”,努力将潜能发挥到极致。与诸君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