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平天主教辅仁大学老照片里的逸闻趣事——后罩楼的女生、后花园的雅集、三进三出的启功、陈门四翰林……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0-12-24

北平天主教辅仁大学的创立,对中国民国时期的教育事业影响深远,天主教会从明末清初利玛窦与耶稣会会士开始就重视"学术传教",北平辅仁大学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期间发生的耐人寻味故事却不少。

民国1935年北平天主教辅仁大学,著名女摄影家赫达莫里逊拍摄。

德国女孩赫达·莫里逊,从小就喜欢摄影。1933年25岁时到中国,在一家德国人开的摄影馆工作。上班之余,她便拿着相机,对准中国的方方面面,留下大量高清照片,使我们能一窥那个时代的细节。她在中国一住就是13年,后来,她把所有的照片和底片捐给了哈佛大学。

原辅仁大学,一座中国宫殿式的楼宇赫然在目,整座建筑中轴线明确,完全对称,体现了中国皇宫庄重森严的气势。

在主楼正立面上,还使用了许多中国古典建筑的细部做法,如汉白玉的须弥座、红色雕花的木制窗框、大门墩柱上蹲伏的石狮等,构成了中国宫殿的缩影。

这座当时由陈垣校长高薪聘请的美国建筑师墨菲的作品,之后被誉为旧京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

在北平出席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之上海徐汇天文台气象主任龙司铎R.P Gherzis.J.,辅仁大学院长R.P Murphy。

"后罩楼"曾成为辅仁大学的女生宿舍,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

恭王府紧邻北京的风水宝地什刹海地区,有“99间半”之称的后罩楼拦腰将之隔为府邸和花园,府邸堂皇庄重,花园优美繁华。在王府、贝勒府扎堆的前后海,恭王府以其富丽而被称作“城中第一佳山水”,更因其堪比故宫的府邸建制而声名显赫。

1925年 在教宗庇约十一世的直接授意下,天主教全美本笃会以16万美金的价格,从落魄的载涛手中 租下了整座涛贝勒府,建立北京公教大学 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在王府花园南部和马圈 建造了大学新楼。

何谓辅仁?取自《论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辅仁大学就是希望在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文会友”,同时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来弥补中华文化的不足“以友辅仁”。

辅仁大学一成立就是高起点。1929年11月辅仁举行新校舍兴建典礼,全部工程耗资60余万元,建立起包括大学部、高中部、初中部为一体的总结构。不止西语系,物理系、化学系、心理系、哲学系等课程也都采用美国和德国原版教材,国文教育则选用文言文教材,教育学院还要求学生在每个学年结束必须上交升级论文。

当时恭王府便是辅仁大学女校读书上课的所在。叶嘉莹曾说过:“入学不久,我就听说了恭王府后园的庭园花木之美,也听说了后园中每年春季海棠花开时,师长们都有赏花吟诗的雅集。”

由于校园,特别是主楼后面的后花园景色太美,许多摄制组都把镜头瞄向了这里,从早期张贤亮出演的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葛优主演的电视剧《最佳拍档》,到后来的电影《霸王别姬》、电视剧《还珠格格》和电影《云水谣》,都曾在这里取过景。

1936年时辅仁大学天主教画派的画家们合影,他们是:陆鸿年、王肃达、徐济华、陈缘督、陈垣(辅仁大学校长)、白立鼐、张怀(辅仁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智超

陆鸿年是科班出身,1936年从辅仁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开始留校,1949年以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

陆鸿年曾多次到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等地临摹壁画,并进行研究,他的仕女画尤其出色,所以他画的圣母形象也特别传神,很有中国传统仕女画的神韵。

1941年北平辅仁大学校长与教员

民国十八年,六月,辅仁增设为三学院(文、理、教育)十一学系(中文、英文、历史、社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育、心理、哲学)及美术专修科。改组董事会,呈准教育部立案,由陈垣先生出任校长。

陈垣坚守北平办学 辅仁大学成"抗日大本营"

民国三十一年,秘书长英千里、训导长伏开鹏及辅大同仁多人,因抗日活动被捕下狱。次年四月以证据不足获释,三十三年,辅大员生复以抗敌“罪情重大”而被科刑达十五年者,计有英千里、张怀、董洗凡及英纯良等十四人。

辅仁大学国文系师长与毕业生合影

二十一年开办女子中学。是时规模已具,而主校政者,如校长陈垣、校务长兼理学院院长奥图尔、教务长刘复、秘书长英千里、文学院院长沈兼士、教育学院院长张怀等,皆系学术界知名之士 。

辅仁大学陈恒校长和青年教师.左一为启功先生

正是因为陈垣,只有中学文凭的启功才能任教辅仁大学国文系,之后一直留任北京师范大学。

启功三进三出辅仁,他曾回忆“回想我这一生,解放前有人不屑我这个资历不够的中学生,眼里根本不夹我地把我刷来刷去;解放后又有人鄙视我这个出身不好的封建余孽,舍你其谁地把我批来批去,各路英雄都可以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一番,以示他们强者的伟大与左派的先进。”

1941年辅仁大学国文系教授及研究生摄于恭王府花园

辅仁大学主校政者:校长陈垣(前左四)、校务长兼哩学院院长奥图尔神父(前中)、秘书长英千里(前右三)、文学院院长沈兼士(前右四)、教育学院院长张怀(前左三) ...

"辅仁大学陈门四翰林"

《北京晚报》刊登过周士琦的文章"辅仁大学陈门四翰林",如下记述:

    "旧京的辅仁大学为我国造就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本世纪 40 年代在辅仁大学有四位青年教师才华横溢,学问精湛,他们是柴德赓、余逊、周祖谟、启功四位先生。当时的校长是历史学家陈垣先生。陈先生家中的三大间南房为书房兼客厅,而四位先生常常一同造访陈府,向陈先生问学,于是乎时人称之为"南书房行走",有"四翰林"之美称。

辅仁大学心理系

当时的辅仁大学汇聚了国内心理学家界不少名师,如王征葵、林传鼎等人,必修课内容丰富实用,十分重视统计、测量、实验等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学生阅读心理学原著,因而很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把英文、德文列为必修课程。著名心理学家荆其诚、张厚粲和陈仲庚教授都毕业于此。

 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些高校西迁,辅仁大学心理系成为北京唯一心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辅仁大学是美国天主教本笃会于1925年于北京创办,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成立于1929年,首任系主任为德国人葛尔慈教授,其师为德国实验心理学大师林德渥斯基(Lindworsky),是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W.Wundt)的学生。因此心理学系继承了德国实验心理学派的研究思想,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实验室。

张厚粲教授,1927年生于北京名门望族,祖父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兴办实业和教育的大家。

1945年,年仅18岁的张厚粲进入北平辅仁大学心理系学习,1948年,临毕业的她被母校留任做助教。从此,辅仁大学的校园里,多了一位“最年轻,极会讲课”的女教师,而她骑车飞驰黑发飘逸的背影,也被誉为校园中“一缕春的气息”。

在辅仁大学求学期间,叶嘉莹(后排右二)及同学与顾随先生

1941年,17岁的命运多舛的叶嘉莹终于考上了当时著名学府辅仁大学,师从著名诗词专家顾随先生。在大学时的叶嘉莹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当时的辅仁大学实行男女分开教学,但容貌清秀、气质独特的叶嘉莹还能不时收到情书。

辅仁大学示威游行队伍奔向天桥

1942年4月,陈垣校长在辅仁大学返校节运动会上演讲,痛斥汉奸。辅仁大学陈恒校长曾率队慰问抗日29军将士。

抗日战争时期,辅仁大学的抗日活动广为人知。现有著述多把辅仁大学誉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镇,称赞学校即使在北平沦陷之后仍旧弦歌不辍,讲诵如恒,学校师生与日伪周旋,抗敌不屈,延续民族文化生命,抵制日伪奴化教育,具有“抗日大本营”之赞誉。

1943年夏,顾随与国文系41级女生在辅仁大学女院垂花门前合影(后排右五为叶嘉莹)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大户人家,这是一个军阀混战、风雨飘摇的年代,面对北平的沦陷,叶嘉莹写下了悲痛的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

1945年,叶嘉莹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上世纪中期,执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

在大学二年级,顾随先生担任叶嘉莹所学的唐宋诗课程的老师。

1945年,王光美获北平辅仁大学理学院硕士学位时的留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王光美便在家自修,1939年考取辅仁大学物理系。

1948年5月18日在辅仁大学中文系办公室门前,中间沈从文,右二顾随,左二启功

顾随本名顾宝随,河北邢台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周汝昌、叶嘉莹的老师。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辅仁大学老照片

1947年12月,陈垣与柴德赓等在北京什刹海。从左至右:启功、陈垣、刘乃和、柴德赓。

陈垣的助手、史学家刘乃和记得,柴德赓经常在晚饭过后,便到陈垣家里夜谈。“他们一同研讨文史,讲论学术,有时师生二人谈得高兴,索性把椅凳搬到陈老‘励耘书屋’的书库里,坐在一排排书架走道中畅谈,一面讲述,一面随手抽出书来翻阅指点。有时谈得兴高采烈,有时也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期陈老撰写文章,总要送给他看,请他提出意见,两人一起探讨商量。他这时期所写的文章,也大都得到陈老的指正批改。”

校董田耕莘(兼青岛教区主教)获册封为枢机主教。由此,国内以辅大英勇抗战之事迹,国际以校董晋牧之盛事,辅大一时誉满京华,迎来了北平时期的最光荣时代。

1950北京辅仁大学

1949年2月1日北平和平解放,校长陈垣乃率领学生上街欢迎解放军入城。翌年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接办辅仁大学,两日后正式接办,校名也由“天主教辅仁大学”而改称"辅仁大学"

政府接管辅仁大学

辅仁大学在全国高校调整过程中撤消,其校舍划入北京师范大学的北校区。人员与系所编制则分别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政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北平辅大校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校区"及"辅大北京校友会"的所在地。

(1951年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在运动会上讲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已经六十九岁。在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曾深入研究、著作等身的基础上,陈垣很快成为接受了新事物的英杰。

之后的十年间,先后写了二十多篇短文。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陈垣被软禁,到1971年6月,饮恨以殁。

综观北平辅仁大学,自民国十四年之辅仁社起,至1949年1月北平解放止,学系由预科扩至四院,学生由辅仁社之二十四人扩至1949年初之3000余人。

:1942年北平辅仁大学,中坐者校长陈垣

当时执教之士,如前述诸学人外,尚有余嘉锡、沈兼士、孙人和、张星烺、雷冕、严池、卜乐天、萨本铁、张汉民、张重一、赵锡禹等知名学者。所出刊物如辅仁学志、华裔学志等,均驰名于国际学术界。

全校师生,于国难期间亦能忠贞不屈,大义凛然,实中国教育之光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