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被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明星绯闻、商家炒作所淹没,众声喧哗,人心浮躁。一百年前,美国评论家福科纳曾预言:二十世纪将是一个浅薄的世纪,因为你们即将进入电视时代。但依然有人在积极探索着,他们一方面顺应历史潮流,合理利用现代科技和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又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电视节目为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火爆让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传统诗词文化,开始再次拿起书本;《朗读者》更像是一股清流,促使人们阅读和思考。 余秋雨说:“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人可以平凡,但要拒绝平庸。 下面分享的故事,可能会让你体会到读书的妙处。 ![]() 写作点拨: 同学们觉得“作文难”“难作文”,往往是苦于肚里没货,笔下无物。很大原因就在于不读书或读书少。所以,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一定要先读书。但是读书之后呢?如何把读到的东西化用到写作中去,又是一个难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下面给大家准备了“米”。 “治大国若烹小鲜”,所以,再教给你“烹饪”的方法。 有了“米”(写作素材),又掌握了“烹饪”(化用素材)的方法,一盘作文“大餐”就可以上桌啦! 当然,我希望你不是简单的“拿来就用”…… 读书,思考,表达…… 这是一则人物传记式的材料。人物生平、代表言论、思想特点皆可化用至作文之中。 陈垣:启功的授业恩师 (崔久主整理自网络) 01 启功,大家都很熟悉。作为前清雍正皇帝的九世孙,他集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等称号于一身,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授业恩师陈垣。 其实,陈垣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陈垣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3] 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陈垣(1880——1971),汉族,广东新会人。字援庵,又字圆庵,出身药商家庭。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曾任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之前,他还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以上皆属人物生平介绍,可节选运用,不可大段粘贴。如提到现代史学家代表人物,可以彰显作文的文化底蕴) 02 陈垣校阅整理京师图书馆所藏敦煌经卷,于1930年编成《敦煌劫余录》,直斥斯坦因、伯希和等西方汉学家对中国敦煌遗书遗物的掠夺。时人以为“劫余”说法太过刺激,劝他改名,他正色答曰:“作‘劫余’二字,尚未足说明我们愤慨之思,怎能更改!”(此处可用于“坚持主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等话题) 03 北平沦陷期间,作为授业恩师,陈垣曾语重心长地对启功说:“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没听说,民族文化不消亡,民族可以消亡的。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把这个继承下去。你我要坚守教书阵地,只管好好备课,教书,这也是抗战!”(此处可用于“文化观”“爱国观”等话题,可谓是对动辄鼓吹战争的“盲目的爱国主义”的一种极佳的反击。) 04 当时,被日伪接管的北平其他高校都被强迫实行奴化教育,把日语作为必修课,改用日文课本,校门悬挂日本国旗。惟有辅仁大学,由担任校务长的德国籍天主教司铎及校长陈垣出面,与日伪政府周旋,提出不挂日本国旗,不用日文课本,日语不作为必修课,从而使辅仁大学成为沦陷区惟一不悬挂日伪旗帜的大学。抗战结束后,有北平媒体赞誉辅仁大学为故都的“抗日大本营”。(这个史料很重要,也很震撼。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 ![]() 策 划:李华平 马 琴 主 编:正道语文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叶晓婷 终 审:雷雅洁 正道语文 欢迎您 正道语文群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教育研究航母群,拥有7个区共14000个成员,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团结、凝聚了全国300多名特级教师、语文名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他们和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一道“探索语文正道,坚守正道语文”。 目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区、第七区已满员。 亲,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 扫一扫,您就进了正道!转一转,您的群商就得到了提高! 如何关注: 1.点击标题下方“正道语文”快速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