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对轻生活感兴趣

 天地沐春风 2020-12-25

       大约十年前就有朋友劝我吃素,而且也去过几次佛门子弟开的全素餐馆,虽然把豆腐做出了肉的形态甚至滋味,但我还是难以舍弃大鱼大肉的口福。主要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认为人生短暂应该把握当下,为了难以证实的未来多活几年而放弃现实中的口福不划算,想吃不敢吃是自己找罪受;二是认为个体差异较大,有的人天生适宜吃素,有的人天生适合吃荤,我就是属于后一类。

       几乎没有几个年轻人会对养生保健问题感兴趣,大概也没有几个老年人会对养生保健问题不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总是会有一些老年人被忽悠着花冤枉钱的原因。年龄大了身体里积累的问题也多了,这是普遍现象。老话说,三十岁以前拿命换钱,三十岁以后拿钱换命,也就是说,年老以后身体表现出来的各种不适其实都是年轻时埋下的祸根,所以花点冤枉钱也是在为年轻不懂事埋单。很难保证,今天对热衷养生保健嗤之以鼻的年轻人衰老之后是否会重复上一代的故事。

       按照社会上通行的分类原则,具有博士教授头衔的我应该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虽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但也自认绝不昏庸愚昧,对于不了解的事务一般能够客观冷静对待,不会贸然下否定或肯定的结论。对于轻生活主张的“慢下来、静下来、放下来……”和推崇食用不添加任何化学品的天然食材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我愿意以观察员的身份去体验。因为这种主张自古就有并且始终有人践行,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即便存在缺陷短期参与也不会对人体有啥伤害,毕竟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其实,尝试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需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气,也是需要有较强的好奇心,说到底是内心仍然具有活力。虽然我参与轻生活的原动力是听说有些高血压患者践行不久就不治而愈,而传统医学则认为高血压需终生服药。但我认为参加轻生活后最大的收获是对人体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才会有生活方式的自觉改变。

       就像活动中指导老师“文程公主”所传达的信息:轻生活不保证治愈任何疾病,但是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因为轻生活而发生好转。最根本的是,轻生活不认可人体会得令人反感的“疾病”,而是认为所谓的“”都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当才引发身体故障,世人所说的疾病只是用来提示主人关注身体的外在表征,如果主人发现这些症状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症状自然会消失。这里所说的必要措施绝不是吃药或者手术,而是改变生活方式。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三言两语也说不清,以后再继续和大家聊。文中插图都是轻生活基地所在的上海凯博休闲农庄里的景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