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瓷器,竟让欧洲的贵族精英们这般脑洞大开……

 响品有约 2020-12-25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崇洋媚外的同胞。在他们眼里,凡是进口的都是好的,为此甚至还曾闹过日本马桶盖的笑话。

其实小约觉得不能全怪他们,这也算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阵痛经历吧。如今的年轻人对国货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倒是很让人欣慰。

不管是崇洋媚外的一代,还是如今的年轻一代,或许大多不清楚,我们的国货也曾在国外有过被疯狂追捧的历史。大概如今的人们对国货缺乏敬意,是由于那段历史太过于久远。

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欧洲曾掀起过疯狂的中国热。据说当年德国人喜爱的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如今我们还能不时遇到德国人诠释的中国道家典籍;荷兰人和英国人大爱的则是中国的茶叶,因为中国的茶叶也曾是他们的经济支柱,英国人对中国的园林更是赞赏有加;意大利的传教士则对我们这个神奇的东方古国充满了向往,并因此诞生了利玛窦、艾儒略等一批知名传教士。然而当时在全欧洲无人不知,无人不爱的,那就是中国的瓷器。

中国的瓷业发展得很早,3000多年前就有关于烧瓷的记载。当时的中国人或许不知道,这项不断演化、日趋精美的艺术,竟是我们中国独属一份的精彩。于是,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里,中国瓷器在自己的国度默默兴盛了千年。

直到唐代,作为陶器的进阶品唐三彩经由丝绸之路大规模传入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彼时虽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瓷器,却足以让我们的买家打出五星好评。及至13世纪,中国瓷器流入欧洲宫廷,竟震惊了欧洲皇室。于是,欧洲的贵族们期待着自己也能烧制出这般精美的瓷器。无奈在欧洲与东方大国交流几乎等于零的时代,配方技术完全是个谜。关于瓷器的配方和手法,欧洲的贵族精英只能大开脑洞,进行大胆猜测。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这句自嘲的话放在当年所谓的欧洲贵族精英身上完全不违和。他们对瓷器配方的大胆猜测,让小约不禁咋舌,脑洞大开。

对他们来说,这般光洁透亮叩之有金石脆响的人间极品,估计只有大自然的杰作鸡蛋壳可以与之相媲美。很显然,鸡蛋壳跟瓷器根本搭不上边,只是这点似乎为后来欧洲骨瓷的发现指明了一个方向。

欧洲人对瓷器配方和工艺的猜测继续持续了数个世纪,脑洞的神奇足够让中国人震惊:什么蛋白、鱼肉、龙虾壳,甚至宝石、牛马的粪便等,都被欧洲人猜了个遍。这么看来,倒是马可波罗一开始的猜想似乎还稍微靠点谱。

马可波罗猜测,瓷器的产生,或许是用矿坑中的某种泥土制成的。至于怎么制作,这位赫赫有名的游记作者颇有几分浪漫主义。他认为,只要将这些泥土塑形后任由风吹日晒上一段时间,再往土里埋上十几数十年,就能以自然之力雕琢出精美的瓷器。无奈的是,欧洲人还是苦苦追寻了数百年,其中的经历甚至比马特达蒙的《谍影重重》更曲折刺激,欧洲人才找到了瓷器的生产秘方。

这其中种种,小约下回继续跟大家聊,别忘了关注小约哦。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