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下一个恒瑞医药 医药板块的个股下半年以来走的很畸形,自7月份高位之后一直震荡回调。核心就在于不同...

 地久天长9999 2020-12-26

医药板块的个股下半年以来走的很畸形,自7月份高位之后一直震荡回调。核心就在于不同公司对集采、医保谈判的应对和承受能力不同。

就拿国内冠脉支架的两大巨头来分析,乐普医疗和微创医疗近些年来一直体量相当,但乐普医疗走的是围绕心脏来打造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医院)、IVD等全品类的公司。

微创医疗则不同,是在心脏医疗器械的基础上往外延伸,骨科、瓣膜、神经科、电生理、手术机器人等等。

乐普医疗自2018年药品遭遇集采大波杀跌之后,今年11月又迎来了冠脉支架集采,紧接着是广东联合江西、河南、广西、宁夏、青海、陕西等7个省份进行球囊集采,昨天结果出来,跟冠脉支架结果很相似:

扩张球囊平均降幅92.23%,药物球囊平均降幅44.45%。

从股价的反应看,乐普医疗下半年以来跌了28%,微创医疗则涨了31%。乐普各项业务遭受集采打击,微创各项业务大放异彩。

如今,乐普医疗475亿市值,微创医疗742亿港元市值。对比看下来,也许你也能体会到了——创新才是增长的源动力!

~~~

医药板块中,这种严重分化的趋势还将持续。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国家医改有条不紊的推进、DRGs付费的落地。

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项目、并发症、住院时间、诊断内容、治疗结果等因素将疾病分不同诊断组,医院与医保局经谈判确定各诊断组付费标准,医保局根据这个标准向医院支付费用。

DRGs与传统付费机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医保局无需按照医疗资源消耗来计算报销额度,而是将“住院次数”作为基本定价单元,然后参照患者诊断结果及预先划分的费率标准来适用报销额度。

DRGs付费模式从结果出发,既考虑了疾病严重程度、复杂性等因素,又兼顾了医疗需求、医疗资源消耗强度等问题。使得医保局与医院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风险共担机制,促使医院主动降成本、优化费用结构,从而达到控费目的。

因此,仿制药、同质化程度高的医疗器械都是医保控费的集采、医保谈判的对象。

~~~

与此相对应的是,创新药以及产业链CXO却迎来最好的“高光时刻”。

我在前几天年度国家医保谈判开启之日,持续三篇文章跟踪分析恒瑞医药创新药的优势。从结果来看,股价反应跟此前任何一次集采、医保谈判完全不同。创新药的谈判进医保反倒成了恒瑞股价腾飞的催化剂(详见:果然,医药茅台成医保谈判的最大赢家)。

今天恒瑞继续爆发了,从资金面看,更多的是白酒、食品饮料的流出,转头拥抱了创新药龙头,这还是在没有北上资金的情况下实现的。

创新药产业链的CXO作为“卖水人”,跟创新药的走势有一定的同步性。2019年,药物CRO增速30%,CMO增速25%。

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的走势基本反映了各自在行业中的地位。

~~~

除了药品、医疗器械这些直接消耗医保支出的医疗产品之外,检验科作为占用医院资源和投入的科室逐渐被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所替代。毕竟在DRGs付费模式下,医院检验科成了控费背景下的累赘,成本和资金投入的效率远比不过独立实验室。

参照海外经验,医保控费下DRGs付费模式成为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最大的风口,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LabCorp和Quest两大龙头合计占据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份额超过六成,营收规模都在百亿美元。看来,市场占比34%的国内龙头金域医学还有一段挺长的路。

总结来看,创新器械、创新药、CXO、独立医学实验室成为集采、医保谈判之后的爆发板块。

用后视镜很快,一个月前的集采利空,医疗健康主题基金的抛售压力恰恰给上面所说的赛道带来了买入机会。

对于2021年,创新器械、创新药、CXO、独立医学实验室的确定性依旧是最强的。我将会保持跟踪,筛出优质的个股。

~~~

今晚是圣诞节,再发点过节去了。就聊到这里,没写到的欢迎给我留言。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