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引导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切开引流

 ifepha 2020-12-26

肾盂旁囊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脏囊性病变,是按发生部位来命名包括源于淋巴、血管或脂肪的肾窦囊肿和源于肾窦外、侵入肾窦的肾实质囊肿。临床表现多为因囊肿压迫集合系统或肾蒂血管而引起的症状 包括疼痛、血尿、高血压和(或)合并结石等。

201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推荐肾盂旁囊肿较大、局部压迫肾盂肾盏且出现临床症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外引流、经皮肾路径手术和经自然腔道内引流。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切除大部分囊壁,用无水酒精破坏残余的囊腔上皮。主要运用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因囊肿位置较隐蔽手术游离面积大,导致创伤大、易出血等缺点。

经皮肾路径穿刺抽吸联合硬化剂注入或者联合内切开术,因肾盂旁囊肿压迫,导致人工肾积水不理想,朝内开窗引流时易损伤集合系统或者肾蒂的危险。经自然腔道肾盂旁囊肿切开内引流术主要以输尿管软镜激光内切开为主其优点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但有时亦会出现寻找囊壁困难的情况。

应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适应症有:①要求诊断明确 Bosniak 分级 1 至 2 级,排除恶性病变。②囊肿直径>2 cm 有临床症状或合并症者。③排除经尿道手术的禁忌症。

超声引导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切开引流体会:

1. 运用输尿管硬镜先探查至 UPJ,边扩张边退镜,灵活使用 F12~14 软镜鞘,基本无需提前预置双 J 管。

2. 若肾囊肿与肾盏间距>2 mm,镜下定位困难,术前仔细阅片,采用 CT 预定位,超声监视下钬激光低能高频模式先寻找最佳切开位置,术中超声下可实时看到软镜和钬激光光纤的线状高回声(炊烟征)。

3. 囊肿切开后见到间隙内肾窦脂肪需及时控制冲洗液压力。避免肾盂内压力过高导致术中、术后尿外渗肾包膜下积液及菌血症。

4. 激光切开囊肿壁采用低能高频模式螺旋形点射可减少激光抖动,避免出血并配合软镜头端钝性剥离。

5. 肾盂旁囊肿较小,裸露面积有限,经常去顶后并不塌陷,处理关键在于游离面的尽可能大的开窗。

6. 针对较小的距离肾盂较远的囊肿,术前采用经皮肾囊肿穿刺注入亚甲蓝液来帮助术中定位。

7. 切开囊肿后常规镜检,观察有无赘生物,并确保双 J 管放入囊肿内能有效引流;双 J 管一般放置 3 个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