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美术馆签约艺术家:俞进

 泊木沐 2020-12-27

在长期学习传统的過程中,他极善于吸取历代名家的精华。如范宽、吴道子、石涛、倪云林、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张大千、刘海粟、尤其是当代金陵画派山水名家,对他们的作品和精典画论曾进行过刻苦的钻研。在艺术风格与表现技巧方面,他把前人的经验有机地溶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俞进作品赏析

范宽画山水,初师李成,后师荆浩,既而叹道:“与其师人,不若师造化”。造化无穷,取之不尽.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泉。人类所处的无限广大的宇宙空间是最神秘莫测的,让人既熟悉又陌生,正是这无限广大和神秘莫测的世界,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勾起他对多彩世界的无限热爱,他用一个画家的视觉感受拥抱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挖掘自然界的最动人的情趣。俞进曾登黄山、泰山、华山访太行游长城黄河两岸、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天涯海角”新疆戈壁和草原;徘徊于漓江之畔。从他手机电脑里存储的各地风景照片大量的写生稿中可知晓。其足迹几乎遍及神州大地,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他写生不是照相式的逼真再现生活,而是有取舍。把学到的前人技法在大自然中进行验证,用自己那赋予灵魂的笔墨语言经过提炼和熔铸,重新进行组合,借景抒情,笔墨写心。

行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读书是俞进的一大嗜好。在群书博览的同时,他更着意于艺术相关的画论、名家名作.技法理论的研习,并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报刊剪贴本.他说读书临帖是他人生的一大享受,他将会伴随自己一生。提及临帖不得不提俞进书法.早年在全国刚欣起书法热那阵子,他参加了全国第一所书法专科学校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并顺利毕业,进而参加研究生班的学习。通过几十年的磨炼在全国书法展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已是国家级会员。中国书协注册高级教师。这在画坛中同时取得如此成就当属不易。这也为他在绘画格调的高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俞进作品赏析

同时,俞进也在努力创立和不断完善自己的风格,他没有过多的窥测当今画坛的流向,也没有刻意去设计自己异于他人的独特,而是基于传统在大自然中寻找艺术的冲动,创作的激情,画中的意境,结合自身的特点,自然有别他人的独特风格。正如黄宾虹所言“同画一座山,彼此所画不同;非山有不同,乃画者用心有不同”。在他的笔下己全然无“南北宗”说,“师门”谓,博采众家之长,删繁就简,弃糟粕表现自我“青绿”,“水墨”相结合的新风貌,并将诸家传统精华之技法熔于一炉,浓妆淡抹,粗细相兼,艳丽和淡雅相辉映,一种“和而不同”美丽江山的崭新气象。他可以放笔作寻丈巨幛山水,游刃有余,绝不枯竭,也可以作寸缣尺槠,得千里之势。

俞进作品赏析

当今社会曾有些人认为,中国画己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鲁迅曾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你走走,路就走不完。就山水皴法而言,古人创造了披麻、斧劈、折带、乱柴、荷叶等三十多种皴法。当代山水画家也有各式新的皴法探索和尝试。俞进的揉纸山水皴法,利用皱纸纹理来表现山石的机理。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也被专家和市场所接纳。这是山水皴法的一种突破。这种生动自然无斧凿痕迹山水皴法。自然随意浑然天成。使他的山水细看更有品位,细节处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在用墨上他力求“干裂秋风”的同时,又追求“润含春雨”之效果,在画面上泼以大量或浓或淡的墨块并兼以如宝石般的石色,再用干渴的笔来勾勒,皴擦以提醒,造成强烈的浓淡、疏密、干湿、明暗的对比,这种强烈的节奏形成恢宏的气势而不失空灵。让观者为之怦然心动,心旷神怡。对于构图形式,他有时把山峰顶着画纸上边,故意留出少部份天空,或者干脆将山峰伸出纸外,打破传统格局,形成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他对于题材的选择也不局限于某地、某时,既画名山丘壑、古木飞泉,亦流连于山村,野渡,神往于浓荫闲话、独钓扁舟。有桃花春雨的喜悦,也有晚秋落木的飘零,有残荷凝霜的苦涩,也有暝暝山居的幽情。

俞进作品赏析

学无止境,天道酬勤。如今,名气正旺、风华正茂的俞进先生,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凭着他对大自然的酷爱;对绘画艺术“天人合一”的不懈追求,在陶冶性情和净化心灵的艺术道路上正是一路春風。他的作品走进了代表当代一流的国家美术殿堂-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览中心.得到了当代多位大家的一致认可.他那雅俗共赏充满吉祥喻意的系列山水更是受到艺术市场普遍青睐.作为一位当代画坛才骏,俞进有如此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传统功力,今后将会绘制出更多的艺术佳作,他的翰墨人生必将载入中国绘画历史画卷。

孔子美术馆馆长-江继良

俞进作品赏析

俞进作品赏析

俞进作品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