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渐化热证

 青龙中医 2020-12-29

十三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自注:此湿热参半之证,而燥湿之中,即佐清热者,亦所以存阳明之液也。上二条凭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诀。盖舌为心之外候,浊邪上熏心肺,舌苔因而转移。叶氏《温热论》辨舌最精详,宜合观之。

青龙提要:本证属于湿热参半,提出辛温辛凉合法治疗,药如:白寇半夏菖蒲辛温开泻,大豆卷连翘绿豆六一散辛凉宣泄。后又提到观察舌象,在温病当中舌象变化尤为重要,值得注意。故而有外感重舌内伤重脉的说法。其中提到叶天士辨舌一节可供参考。

如:

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唐本作“其位居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唐本作“若”)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唐本作“世”)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唐本无“是”字),具流动之品可耳!

再(唐本无此字)前云∶舌黄或渴(唐本此下有“当用陷胸泻心”六字),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唐本作“已有中虚之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唐本无“矣”字)。表证多无,或十只存一(唐本作“或存十之一二”)。亦要(唐本作“须”)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唐本此下有“皆可”二字)。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唐本作“药”)。

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唐本有“矣”字)。

舌苔如地上初生之草,必有根,无根者为浮垢,刮之即去,乃无形湿热,而胃无结实之邪,故云有中虚之象。若妄用攻泻伤内,则表邪反陷,为难治矣。即使有此等舌苔,亦不宜用攻泻之药。又如湿为阴邪,脾为湿土,故脾阳虚,则湿聚腹满,按之不坚,虽见各色舌苔而必滑,色黄为热,白为寒,总当扶脾燥湿为主,热者佐凉药,寒者非大温,其湿不能去也。若气壅为胀,皆有虚实寒热之不同,更当辨别以利气和气为主治也。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流下焦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阻太阴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困脾胃升降悖逆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 湿滞阳明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伏中焦湿大于热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热挟风

薛生白《湿热条辨》郁阻气分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四条湿邪蒙扰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三条暑湿郁表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一条阴湿伤表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二条阳湿伤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