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酿浊闭郁心包证

 青龙中医 2020-12-29

三十一湿热证初起∶壮热,口渴,脘闷,懊 ,眼欲闭,时谵语,浊邪蒙闭上焦,宜涌泄。用枳壳、桔梗、淡豆豉、生山栀。无汗者加葛根。

此与第九条宜参看,彼属余邪,法当轻散,余邪不净者,自无壮热谵语等证,必与初起邪势重者,形状不同。此则浊邪蒙闭上焦,故懊 脘闷。眼欲闭者,肺气不舒也;时谵语者,邪郁心包也。若投轻剂,病必不除。经曰∶高者越之,用栀豉汤涌泄之剂,引胃脘之阳,而开心胸之表,邪从吐散。

章虚谷:若舌苔薄而清者,邪未胶结,可吐散,如舌苔浓而有根,浊邪瘀结,须重用辛开苦降,如吐之邪结不得出,反使气逆而变他证矣。

雄按∶此释甚是。病在上焦,浊邪未结,故可越之,若已结在中焦,岂可引吐,不但湿热证,吐法宜慎也,即痰饮证之宜于取吐者,亦有辨别要诀。赵恕轩《串雅》云∶宜吐之证,必须看痰色,吐在壁上,须在痰干之后,有光亮如蜗牛之涎者,无论痰在何经,皆可吐也。若痰干之后,无光亮之色者,切忌用吐,彼验痰渍,此验舌苔,用吐者识之。

又按∶何报之云∶子和治病,不论何证,皆以汗吐下三法取效,此有至理存焉。盖万病非热则寒,寒者气不运而滞,热者气亦壅而不运,气不运则热郁痰生,血停食积,种种阻塞于中矣。人身气血,贵通而不贵塞,非三法何由通乎?又驱邪即所以补正,邪去则正自复,但以平淡之饮食调之,不数日而精神勃发矣。故妇人不孕者,此法行后即孕,阴阳和畅也,男子阳道骤兴,非其明验乎。后人不明其理而不敢用,但以温补为稳,杀人如麻,可叹也!汪按∶何说乃据倒仓法言之。

青龙提要:本条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轻症,故而可以吐法。另外注意;本论虽曰吐法,但指栀子豉汤有吐法之意,非是真吐,栀子豉汤有宣郁清热之意,加桔梗开宣上焦,枳壳降气宽胸,暗合吴鞠通三香汤。属于蒙蔽心包重症可选用菖蒲郁金汤,再甚者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随证选用。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俱盛——湿热夹秽浊痹阻中上焦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热大于湿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渐化热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流下焦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阻太阴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困脾胃升降悖逆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 湿滞阳明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伏中焦湿大于热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热挟风

薛生白《湿热条辨》郁阻气分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四条湿邪蒙扰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三条暑湿郁表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一条阴湿伤表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二条阳湿伤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