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文《疫情结束以后》吴晓锦

 作家文坛 2020-12-30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一想起可恶的新冠疫情,我总是忍不住要估计损失问题:国家为此付出了多少人力财力和物力;因为各行各业的停产,国家失去了多少;枉死了多少抗疫的战士和无辜被感染的生命;中国和中国人要在国际上背负多少年的负面印象。显然,难以估算。
  为抗击新冠肺炎之战处于胶着状态而忧虑,但我坚信最终会取得全面胜利,而且为时不远。我更担心的是抗疫战争胜利以后,国人是否又会好了伤疤忘了疼。
  疫情结束以后,不要只顾着歌颂伟大的胜利,不要只忙于各种颁奖。该惩罚的,先严惩,否则,难平民愤。
  疫情结束以后,赶紧为问责制立法并严格执行,不要一次又一次地浪费英雄们的牺牲,不要总是滥用国民的善良。人民是爱国的,但他们也在乎自己和亲人的安危。如果总是遗忘奉献者的苦心,总有一天,烽火戏诸侯的悲剧会再次上演。认真地反思,并常常切实地改进,才无愧于英雄们的付出。
  疫情结束以后,加倍注重科学。不仅注重名词意义的科学,更要注重形容词意义的科学,即科学性。固然发展才是硬道理,但一个船长如果只注意前行的航向和前方的暗礁而忽视身边和身后的危险,难免有翻船之虞。一支足球队,不光有前锋,还有中场、边锋、后卫和守门员以及替补队员,否则,不可能打赢别人,更不可能长久雄居领奖台。真正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尊重负责任的专业人士的意见,别去听信那些只顾虑个人得失的专家的胡言,别把科学的预测看成别有用心的造谣。口号和专政手段只管用一时,管不了永远,百姓的真心拥护才是国家和政权稳固的根基。百姓们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眼前和将来的保障。科学的政治才能带来良好的民生,因为疑神疑鬼而导致大祸,让百姓重复承受低级错误带来的灾难,只会使百信寒心,进而失去信心。
  疫情结束以后,衷心遵守法律,遵守公共规则。科技的发展已使地球变成一个村,每个人的言行都会迅速地产生蝴蝶效应,进而很快地影响自己,所以世上真的存在着公共规矩。公共规矩约束的是所有人,是为了所有人好,并非刻意针对谁。不要再钻空子来显示自己的聪明和特权,损害了别人,自己得到的那点私利也享受不了多久。违规是在恶化环境,必定会由量变到质变,一旦质变,就是社会灾难或自然灾害,人人都难以幸免。正如公路上的车祸总是缘于一两个冒失鬼的危险操作,许多巨大的灾难都是由部分或个别妄为者导致。部分或个别任性者造成的灾难,却要全国人民来买单;部分或个别胡作非为者往往能毁掉几代勤劳者的艰苦努力。
  疫情结束以后,继续剔除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固然要文化自信,但并非所有的遗产都是有益的香饽饽。正因为“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而且“以形补形”,“食不厌精”,所以才没有中国人不敢吃的东西,而且吃得很残忍,用嘴灭绝了许多物种。又因为狭隘地“道法自然”,许多动植物悲惨地承受着变本加厉的摧残,终于,闹出了瘟疫。
  疫情结束以后,别再攀比皮衣皮包和皮鞋。穷人固然像食草动物那般乱吃而吃出了沙漠和瘟疫,但由富贵人所掀起的攀比风潮,才是消耗地球资源的罪魁祸首。毕竟能攀比的,是富贵者和伪装的富贵者,掀起的是天文数字般的残杀和浪费。没有需要,就没有杀戮。一旦不再有资源来供给人们攀比,富贵者手中的财富就会成为贫穷者掠夺的对象。
  疫情结束以后,放慢城市化的脚步,至少不要让城市那么拥挤那么肮脏。这次瘟疫,重灾区和危险区都在城市,广阔的农村反而风平浪静,不能不引起国人的反思。
  疫情结束以后,人类别再频繁地近距离来往。不设防地拥挤,未必就亲密;保持一定距离,未必就不友爱。适当的间隔,才是美和爱的催化剂,才是真爱的表现。爱对方,就要给予并且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
  疫情结束以后,取消无聊的娱乐、饭局,拒绝多余的加班,每天至少用一小时来强身健体。不为别的,就为增强免疫力,减少将来被感染的可能。
  疫情结束以后,尽快改变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知道尊重科学,尊重规则,尊重民生,多一点户外的实践,多一些体育锻炼,而不是整天被困在教室里,到头来什么也应对不了。让孩子们懂得,多为社会和大自然付出,杜绝无休止甚至变态地索取。懂得理想的生存环境不在密集的城市,而在于疏密有间地城乡结合,在于人与人之间至少一米的距离。孩子们科学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才有正常运转下去的希望。
  遭遇灾难,是不幸,但能够危中见机,还不算很糟。老天又一次当头棒喝我们,如果还不醒悟,那才是真的危险。不会用实际行动来正确反思的民族,往往没有希望。
  如果编辑不会对此文感到棘手,如果此文不会令我遭到训诫,那国家就在真正地进步,让人欣慰,让我等小民对未来继续充满信心。

  (2020、2、10)


———————————  

作  者  简  介: 吴晓锦,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南沙区珠江中学高级教师。


关于我们

赞赏声明

关于原创打赏行动,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稿件所得款项50%将作为稿酬支付给作者,优秀稿件入选《北京文学传媒作品集》,用稿量大。另外50%,我们将投入《北京文学传媒》运营,主要用于编辑工作。相关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打赏了,请加主编微信,并说明情况,告知真名,以便确认。原则上一个月一结(每月1号,结上一月的打赏,作者主动联系编辑,超过1号晚上12点不领取视为支持北京文学传媒运营。由于编辑工作繁重举步维艰,故66元之内的留作平台维护)。不愿自己作品被人赞赏者,来稿时请注明。

欢迎指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