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里的药与美食之“梅子熟了”

 昵称535749 2021-01-01

2021-01-01 10:01 

华人号:中国文化

在南宋赵师秀的《约客》中,这样写道: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的黄梅指代的是梅子成熟的时节,也就是春夏之际。

而梅子本身为何物呢?夏天你肯定喝过酸梅汤、乌梅茶吧;嘴馋的时候,朋友聚会的时候,一定吃过九制话梅吧。一想到这儿,齿间酸爽,口舌生津……。不说了,回正文

梅子:别称青梅、酸梅。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干制,或熏制成乌梅入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

梅子可以鲜食,可以制作梅子茶、梅子酒等,也可以制作成果脯,还可以用作各种点心或菜肴的配料。另外如酸梅汤,乌梅茶,九制话梅等等,可以食用的方式很多哦。

如果说《约客》中的梅子只是一个时令的代称,那么《诗经》中的《摽有梅》所表达的内涵就丰富多了。

《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摽biào:坠落。有:语助词。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庶:众多。士:未婚男子。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

今:现 在。

顷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jì:取。谓: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译文: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快开口莫再迟疑。

看到了吗?这梅子在先秦时期,可是一种代表爱情的信物呢!这首诗更是出自一位渴望爱情、婚姻的妙龄女子之口。放在今天社会,也会觉得,哇!好热情豪迈的女汉子啊!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编的吧?古代封建社会,女人哪有地位哦?别说谈恋爱,就是入了洞房,还没揭盖头,可能都还不认识夫君呢!

如果有人这样想,那就是太不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了!

《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意思是说,先秦时代,在召南地区,每逢仲春之时,当地的媒官便让未结婚的大龄青年去幽会。组织者还会举办各种活动,比如歌舞比赛、宴饮。少男少女们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才艺,以此吸引异性的注意,以寻觅幽会的伴侣。男女之间也可以自由的结识,互相了解。如果彼此喜欢,就可以互赠信物。甚至直接带走(奔者不禁)……干嘛?见父母啦!这种场面类似于今天的集体相亲大会。

另外,在春秋时期的齐国,不仅恋爱和婚姻关系自由,而且还盛行“男从妇居”。就是女儿往往不出嫁,男子到女家生活,男女之间非常平等。后世所谓的“赘婿”,即俗称“倒插门”,也就是从这里发展过来的。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先秦时期社会风气是比较平等、自由的。反倒是到了后期,特别是宋明理学兴起,女性的地位才开始日渐贬低。

回到《摽有梅》这首诗,实可谓委婉而大胆,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矣!

全诗可以浓缩成一个“急”字来概括。诗分三章,以梅子熟子,尚有七分之枝,到只有三分,最后纷纷然坠地,一步紧逼一步。以梅子已熟落,急青春之流逝。三复之下,女子真挚的情感、热情大胆的性格呼之欲出……

后世中能够与《摽有梅》风格相比的大概只有唐人的《金缕衣》了吧。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梅子不仅出现在诗中,还被抬上了历史舞台。而抬举它的人正是赫赫有名曹操。曹操提过两次梅子,一次是曹操行军路上,长途无水,将士口渴,而想到的“望梅止渴”。另一次就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片段——“煮酒论英雄”,又称“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与刘备两人,在青梅时节煮酒,边饮酒边谈论天下英雄,成就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典故。甚至也因此次会谈,而改变了后来的历史走向。因此“青梅煮酒”也成为英雄惺惺相惜,又成为强强对决的代名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