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糖尿病的人日常饮食中常犯的错,四个你听过的和四个你没想到的

 天天听健康 2021-01-01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众所周知,一日三餐是人体获取血糖的主要途径,所以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从源头上减少血糖的来源可使血糖控制事半功倍,但是如何饮食才科学合理,不少人并不完全清楚,甚至常常走进一些误区,这里为大家做一些梳理。

多吃粗粮可以控制血糖

很多人都知道三餐吃点粗粮有助于控制血糖,有些人的主食顿顿都是粗粮,有些人怕饿认为只要是吃粗粮就可多吃一点,实际上这样做控制血糖反而会带来不利影响,为什么呢?

所谓粗粮是相对于精米精面而言,两者主要差别在于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不同,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更高。而膳食纤维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一种营养素,它在胃肠中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增强饱腹感而耐饥饿;可以起到抑制小肠吸收葡萄糖、脂肪的速度,从而降低了血糖升高的幅度;可以为肠道菌群提供生长繁殖的内环境,维护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起到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的作用。

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粗粮与细节除了在膳食纤维含量上差别较大外,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数量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进食后两者最终转化为血糖的总量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所以顿顿都吃难以消化的粗粮没有必要,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因为胃肠功能下降,粗粮吃多了反而会引起反酸、胀气、腹痛等不适合,实属得不偿失的做法。

正确吃粗粮的做法是:每天的主食安排三分之一,最多二分之一的粗粮,且粗粮并非仅仅局限于通常所说的莜面、豆面、玉米面、高粱面等谷类,各种豆类比如黄豆、绿豆、红豆、蚕豆、鹰嘴豆等等都属于粗杂粮的范畴,适量安排即可。

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水果

很多人都知道水果是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所以不少有糖尿病的人不敢吃水果,实际上大多数水果的含糖量并不比主食高,甚至远低于主食,而其含有的各种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等却是人体的主要来源,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吃水果是应当且必须的。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研究证实在有糖尿病的人群中,常吃水果比从不吃水果或很少吃水果,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将下降30%以上,而这正是实现糖尿病治疗终极目标所必须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剥夺自己品尝美食享受生活的权力呢?

那么,该如何吃水果呢?两种办法可选择,一是进餐时少吃一两主食,以二到三两水果替换;二是在两餐之间吃二两左右的水果,可以视做是加餐,既可消除饥饿感,又可避免血糖波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吃饭血糖就不会高

既然血糖来源于吃饭,有些人想当然地采取所谓的饥饿法控制血糖,但想不到的是:当体内血糖过低时,机体会启动自己我保护机制,通过运用储备的血糖以及分解脂肪等来维生基本的生理活动,血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升高;有些糖尿病病程较长的人,由于自身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严重受损不能及时完成这一过程,就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要知道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大得多,发生一次严重低血糖的后果将抵消一辈子控制高血糖所带来的获益。

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应做到按时进餐,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进餐引起的血糖波动,要知道平稳控制血糖的获益是最大的。

加大降糖药服用量就可以多吃点饭

谁都知道服用了降糖药就可以控制血糖,很自然就会得出多服降糖药就可以多吃饭的结论,有些人也确实在这样做。事实上这样做不仅达不到想到的预期结果,反而会加速病情的进展,给血糖控制增加难度。

不少人想不到的是:有糖尿病的人之所以会发生高血糖,根源在于自身血糖调节功能障碍,比如因为胰岛细胞受损不能及时分泌出足量的胰岛素,这种情况下加大量服用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的降糖药,反而会加重本已受损胰岛细胞的负担,进而对其造成更大的损伤,无异于是在拔苗助长。

因此,有糖尿病的人一日三餐不仅要定时,还要定量,与服用降糖药所起的作用相匹配,才能在稳定控制血糖的同时,避免对自身胰岛细胞带来额外刺激,尽可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总之,糖尿病饮食控制应当是在做到吃饱吃好的基本上,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其实最简单的做法是,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多一点,比如每天能吃到20-25种不同的食物,每一种都不多吃,既丰富的饮食又可使控制血糖的获益最大化。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