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获奖作品展播 第五集

 旷世缘q33hh84b 2021-01-02



优秀奖

崔玉恒·河北省

崔玉恒,男,中师学历,曾获河北省优秀园丁奖。河北省书法协会会员,河北省楹联学会会员。书法作品获奖、入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与共和国同行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展入展;第三届“董子杯”书法大展入展;首届“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展三等奖等。

投稿作品:《二十四诗品》选抄

作品尺寸:93×178m

作品释文: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匪神之灵,匪几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作品点评:

魏碑艺术是书法史上楷书生成发展过程的产物,丰富多姿的魏碑艺术特征是后世书法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崔玉恒这幅作品取法魏碑中的摩崖石刻,雄浑大气的艺术风格中可见作者对这一艺术的深刻理解,这幅作品中的每个字无论大小均有着开张的气势,于此可见作者宽博的胸襟,更加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善于对不同墨色的处理,如第一行基本以浓墨进行书写,其中部分笔画中有着少量的飞白,但在第二行中的每个字中均有飞白出现,尤其是“绝”、“太”、“油”、“风”等字中大量的飞白并不显得飘忽不定,而是沉着有力,并通过相邻的浓墨形成鲜明的对比。


赵恩·浙江省

赵恩,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指导老师,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作品获奖、入展:第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农行杯”电视书法大赛楷书组一等奖;第四届楹联展银奖;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法大赛最高奖;第二届杏花杯电视书法大赛楷书组铜奖;第二届老年书法大赛最高奖等。

投稿作品:《熙载书论选抄》

作品尺寸:178×97cm

作品释文:唐僧怀仁集《圣教序》古雅有渊致,黄长睿谓“碑中字与右军遗帖所有者,纤微克肖”。今遗帖之是非难辨,转以此证遗帖可矣。或言怀仁能集此序,何以他书无足表见。然更何待他书之表见哉!学《圣教》者致成为院体,起自唐吴通微,至宋高崇望、白崇矩益贻口实。故苏、黄论书,但盛称颜尚书、杨少师,以见与《圣教》别异也。其实颜、杨于《圣教》,如禅之翻案,于佛之心印,取其明离暗合,院体乃由死于句下,不能下转语耳。小禅自缚,岂佛之过哉!唐人善集右军书者,怀仁《圣教序》外,推僧大雅之《吴文碑》。《圣教》行世,固为尤盛,然此碑书足备一宗。盖《圣教》之字虽间有峭势,而此则尤以峭尚,想就右军书之峭者集之耳。唐太宗御制《王羲之传》曰:“势如斜而反正。”观此乃益有味其言。虞永兴书出于智永,故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徐季海谓欧、虞为鹰隼。欧之为鹰隼易知,虞之为鹰隼难知也。学永兴书,第一要识其筋骨胜肉。综昔人所以称《庙堂碑》者,是何精神!而展转翻刻,往往入于肤烂,在今日则转不如学《昭仁寺碑》矣。论唐人书者,别欧、褚为北派,虞为南派。盖谓北派本隶,欲以此尊欧、褚也。然虞正自有篆之玉箸意,特主张北书者不肯道耳。王绍宗书似虞伯施,观《王徵君青石铭》可见。绍宗与人书,尝言“鄙夫书无工者”,又言“吴中陆大夫尝以余比虞君,以不临写故也”。数语乃书家真实义谛,不知者则以为好作胜解矣。率更《化度寺碑》笔短意长,雄健弥复深雅,评者但谓是直木曲铁法,如介胄有不可犯之色,未尽也。或移以评兰台《道因》,则近耳。大小欧阳书并出分隶,观兰台《道因碑》有批法,则显然隶笔矣。或疑兰台学隶,何不尽化其迹?然初唐犹参隋法,不当以此律之。东坡评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张长史告颜鲁公述河南之言,谓“藏锋画乃沈著”。两说皆足为学褚者之资,然有看绣度针之别。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而季海不自谓学褚未尽,转以翚翟为讥,何悖也!

作品点评:

赵恩这幅作品是展厅效应以来的产物,整幅作品有着极强的视觉效果,以类似于楼兰残纸的三块残破纸张书写,两边是两块较为精致的密密麻麻魏碑书法,再往两端则是一行疏疏朗朗的魏碑书法,顶端一狭长小块中题写着书写内容,可以说,每一部分中的书法风格均不相同,可见作者对魏碑艺术的深入研习,就中间三块主体部分的书法艺术而言,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着力体现的是书写过程中的书写性,一点一划间均展现着作者的书写情怀,从作品基本面貌来看,作者并不是字字蘸墨,而是尽可能将比重所含之墨书写完毕之后再蘸墨来书写,浓淡枯湿变化自然隐现其中。


亢帆·河南省

亢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墨池书法导师,文凤堂书法导师,简社社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书法导师。作品入展第八届、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四届全国正书展;第二届全国楷书展等。

投稿作品:《履园丛话》选抄

作品尺寸:179×83cm

作品释文:唐人隶书,昔人谓皆出诸汉碑,非也。汉人各种碑碣,一碑有一碑之面貌,无有同者,即瓦当印章,以至铜器款识皆然,所谓俯拾即是,都归自然。若唐人则反是,无论元宗、徐浩、张廷圭、史维则、韩择木、蔡有邻、梁升卿、李权、陆郢诸人书,同是一种戈法,一种面貌,既不通《说文》,则别体杂出,而有意圭角,擅用挑踢,与汉人迥殊,吾故曰:唐人以楷法作隶书,固不如汉人以篆法作隶书也。

作品点评:

厚重是魏碑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此厚重中体现更加厚重是当代书法艺术家探索的方向之一,亢帆这幅作品标代表着这一审美取向,整幅作品中的笔画形态极为简朴,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作者却能在每个字中将这样的笔画进行很好的展现,如“唐”字的每个笔画都很简朴,使得该字也随之简朴大方,“昔”字简朴的笔画却因下半部分“日”部的右移而妙趣横生,“人”字的撇捺开张大方,“谓”字左半边言字旁压得很紧,而右半部分则拉得很长,使其产生一种视觉上的错落感,第二行中“各”、“碣”、“碑”、“即”尽管笔画细劲,却与整幅作品浑然一体。


孙文平·湖北省

孙文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十堰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房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获奖、入展:全国第三届册面书法作品展;全国篆刻艺术展;全国第五届刻字展;第八届国际刻字艺术交流展;全国第六届刻字展;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安环能杯”书法展;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年展等。

投稿作品:《池为山因联》

作品尺寸:180×93cm

作品释文:池为蓄鱼多积水;山因养鹤半藏云

作品点评:

孙文平这幅魏碑书法作品在见记录表一种苍拙的气象,其具体方式是通过古拙的结字与苍劲的用笔来展现,如“池”字左半部分的三滴水在用笔方面看似很随意,实则苍劲有力,右半部分“也”的几个笔画也是如此,尤其是将最长的一笔分为两个粗细不同、形态各异的笔画来书写,为整个字增添了趣味,第二个字“为”也是在极力追求一种方正的形态,但是撇画并不是一笔直撇而下,而是通过提按、抖动来增其艺术性,第二行“因”字中的“大”部以凡子来追有(求)拙的艺术效果,第三行“藏”字似乎将用笔与结字藏于整个字中,其中的拙趣让人赞叹。


高松·湖北省

高松,别名高淞,1973年生于湖北五峰。书法启蒙于曾庆福先生,后师从李明先生。2017年7月北兰亭书法创作强训班结业;2018至2020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第十一期、第十二期李明导师班结业;现琢庐书院在读。书法作品获奖、入展:孝行天下·湖北首届隶书展;“正山堂杯”第五届茶文化书法作品展;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展;川鄂湘三省五市书法联展及湘鄂西六县市书法联展等。

投稿作品:《高城幽谷联》

作品尺寸:32×178cm

作品释文:高城月上开光景;幽谷风清养惠和

作品点评:

高松这幅魏碑七言联中有着较明显民国以来于右任、胡小石等人的艺术元素,如以行书笔调来书写魏碑对联是于右任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作者在其作品中也以这种方式来展现,如上联“城”字左部提土旁横画之后与竖画的牵丝连带关系,以及右半部分“城”字的书写几乎是行书的写法,“开”字“门”部的写法也是力求用行书的笔法来书写,下联中“清”字左边的三滴水更是行书的基本形态,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整个字更加生动有趣,仔细观察的话,此作品中的长笔画均是通过提按、抖动来完成,与胡小石追求金石趣味的处理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笔画的起收笔处且显得极为圆润,可见作者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审美追求。


黄允斌·河南省

黄允斌,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固始县书法家协会理事。与翰墨结缘已有二十余载,真草隶篆皆有涉猎,近来书法创作多以魏碑为主要书体。作品获奖、入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第五届“海丝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等。

投稿作品:《山谷题跋》节录

作品尺寸:50×178cm

作品释文:余尝论右军父子以来,笔法超逸绝尘惟颜鲁公、杨少师二人。立论者十余年,闻者瞠若晚识。子瞻独谓为然。士大夫乃云:苏子瞻于黄鲁直爱而不知其恶,皆此类。岂其然乎!比来作字,时时仿佛鲁公笔势,然终不似子瞻暗合孙、吴耳。东坡书,真行相半,便觉去羊欣、薄少之不远。予与东坡俱学颜平原,然予手拙,终不近也。自平原以来,惟杨少师、苏翰林可人意尔。不无有笔类王家父子者,然子不好也。东坡书如华岳三峰,卓立参昴,虽造物之炉缍,不自知其妙也。中年书圆劲而有韵,大似徐会稽;晚年沈著痛陕,乃似李北海。此公盖天资解书,比之诗人,是李白之流。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圜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数百年后,必有知余此论者。

作品点评:

黄允斌这幅魏碑书法作品脱胎于《张玄墓志》,整幅作品以宽博为审美追求,如“余”字本市(是)上下结构,故意将上部的撇捺向左右伸展,尖锐的笔画既体现了作者书写基本功,同时也让该字显得更加宽博,“右”字不仅拉长了横画,还将撇画做斜撇处理,使得整个字极为宽博。“子”、“二”、“立”、“者”、“十”、“士”、“直”等字与第二行的“其”、“此”、“乎”、“字”、“笔”、“吴”、“真”、“半”等字,以及第三行的“予”、“平”、“苏”、“可”、、“东”、“卓”等字的横画均是进行夸张画的拉长,使得整个字取扁势,然而作者却能在如此之扁的文字中大做文章,让每个字均熠熠生辉。


辛纪者·四川省

辛纪者,毕业于渤海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教于河北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多次在展览比赛中获奖入展。作品被博物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私人收藏。在书法高考教学方面,曾培养出了二十多名书法校考状元。

投稿作品:《大瓢偶笔》节录

作品尺寸:80×176cm

作品释文:古来书家类无常师,如逸少本师卫夫人,然过江见李斯、曹喜、锺繇、梁鹄、蔡邕、张昶等碑,书始大进,则李、曹、锺、良、蔡、张皆其师也,谓之曰专师卫夫人不可也。米襄阳本学沈传师、颜清臣、柳诚悬,然又学欧阳信本、褚登善、段季展、羊欣、师宜官与王氏父子,则欧、褚、段、师、王、羊皆其师矣,不得专以颜、柳为米之师也。未已也,怀素观夏云多奇峰而知变化,则夏云即其师矣。黄山谷见长年荡桨而悟笔法,则长年其师矣。张长史听江声而悟笔法,则江声其师矣。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是蛇即其师矣。雷太简见担夫争道而得笔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器然后通神,是担夫与公孙大娘皆长史之师矣。师亦何常之有哉,顾自择何如耳。法帖以逸少黄庭、东方赞、圣教序、乐毅论为主,而附之以子敬十三行,伯施庙堂碑、破邪论序,信本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小字墓志铭、九成宫醴泉铭、定武兰亭,登善颍上兰亭、黄庭、孟法师碑、枯树赋、阴符经、度人经,再观澄清堂、淳化阁、绛帖、戏鱼堂、太清楼诸帖,以尽其变。其馀皆不可观。若唐之李北海,宋之苏、米,明之董,则书家之旁门,尤当屏绝者也。学书须从化度、醴泉入门,而归宿于黄庭、圣教。再以阁帖变化之,斯可矣。戊子五月初六日,观圣教、醴泉、庙堂、定武帖久之,觉醴泉弱而庙堂滞,定武精劲处无敌于时,而不免于生强总不若圣教序神气骨肉血五者全具而取之无尽也。临帖不在其形而在得其神,欲得其神,先得其意,意得,神斯得矣,否则终属无孟衣冠。古人学书不学形模,所以能各自成家。如逸少学鍾形模非鍾也,献之学逸少形模非逸少也,欧、褚、汤、赵辈各成其为欧、褚、汤、赵,而其实皆学兰亭也,颜、柳、裴、宋各自成为颜、柳、裴、宋,而其实皆学兰亭也。知此乃可与言书矣。黄长睿曰:篆法之坏肇李监,草法之弊肇张长史,八分之俗自韩择木。王顺伯云:本朝不及唐,唐不及汉,汉不及先秦古书。余故谓悟得篆隶楷籀一贯之道,方可学书。篆、籀、八分、隶、正、行、草总是一法。一者何?执笔用意是也。六朝、初唐人去汉、魏未远,皆从篆隶入手,所以人人知之。中唐以后,人分篆、隶、正、草为四途,以为学正草者可废笔法。噫,何其愚也!山谷云:张长史观古锺鼎铭、科斗篆而草书不愧右军父子。余故日:分篆、隶、真、草者,其人必不能书。山谷老人云:书要拙多于巧。陆象山曰:大抵是古得些子为贵。今人书往往相反,非一脸市井气,则搽脂抹粉如倚门妓耳。

作品点评:

辛纪者这幅作品以北魏时期成熟墓志为基调,显著的特点是大部分字有着左倾的趋势,然而纵观整幅作品,却有着一种特有的情调,可见其是有意而为之,其具体方式是横画基本都是取斜势,撇捺笔画的字也是让撇画放开,捺画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收缩性处理,如“书”字的每一个横画均取斜势,使得整个字向左倾斜,第四行“矣”字撇画做竖弯撇状,而捺画以隶书化了的点来代替,“谷”字撇画一样做竖弯撇状,而捺画是一个比较短小的直纳,第五行“太”字更有神魂颠倒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处理方式在每个字中均有展现,整幅作品且和谐统一。


冯少鹏·山西省

冯少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获奖、入展:全国第九届、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全国第三届扇面艺术展;全国第六届新人新作展等。

投稿作品:《笔髓论》节录

作品尺寸:97×180cm

作品释文:叙体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锺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辩应心为君,妙用无穷。

作品点评:

早期魏碑艺术由于是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产物,其中展现着一种古拙、质朴的气质,冯少鹏这幅作品便有着平成早期魏碑艺术的基本风貌,其古拙趣味通过古拙的线条、笔触、字势与具有隶书意味的字形来表现,如首行文字排列组合呈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尤其是首字,作者大胆地将其向左倾斜,“经”字左右两部分均有着浓郁的隶书风采,“之”字摆脱了该字笔画少的局限,以粗壮的枯笔来书写,第二行“海”字的“每”部已经不是该字应有的形态,这种达到的处理方式让人称奇。


高传胜·山东省

高传胜,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书法专业。作品获奖、入展“百年西泠·金石华章”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暨第八届篆刻艺术评展;启后奖”第九届山东青年书法篆刻大展;首届“华珍阁”杯《金刚经》全国书法作品大展;第三届“浙东书风”全国书法展暨三老碑小品展;董子杯全国书法展等。

投稿作品:《梅花草堂笔谈》节录

作品尺寸:97×180cm

作品释文:果之橄榄,书之《骚》,卉之兰,自是天壤间三奇,绝未有俪之者。友人某解衣质钱,原为典花主,而念不及兰,见《骚经》辄掩其卷,但能啖橄榄,尽一枚。此举又是强解事,不如无啖为直色耳。偶在息庵下种兰,思之不觉失笑。

作品点评:

高传胜这幅作品有着刷字的艺术效果,作者在书写过程中似乎不受楷书基本笔法所限,有一种以我法书我字的心理,因此,整个作品中很难找到规矩的楷书书写,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作者以简单的书写完成了这幅作品,每个字在其应有的体势中,作者进行了一些夸张画的处理,如“卉”字如同画家题字,似乎在意的只是该字的形态,第二行“奇”字的竖钩也极为夸张,第四行“钱”字第一个戈钩以一斜画代之,而第二个戈钩则顺笔推出,显得极为厚重,可以认为这是一幅自然天成的书法作品。


马如箭·上海市

马如箭,1985年出生,浙江金华人,现居上海,作家、高级工程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雨水中的库恩巴》,书法作品在国家、省、市级书法比赛中获奖入展数十次。

投稿作品:《人物志·英雄》

作品尺寸:70×180cm

作品释文: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以,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作品点评:

马如箭这幅作品有着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他在纸张的选用上以仿古茶色作为主体,两边浅色部分作大字题写主题内容名称与小字题识,大字部分以富有牵丝连带的行书为之,而小字部分则是精致的魏碑小字书法,就主体内容的魏碑书法而言,也是脱胎于较成熟的墓志,作者力求在朴厚的艺术审美中体现一种灵秀之气,如首行前三个字一笔一划,极为厚重有力,至第四个字“精”时以行书笔法来书写,右半部分的“青”字自上而下均有着行书书写特征,“秀”字尽管行书旨趣不是很明确,但是“禾”部最后一笔与其下的笔画有一种欲断还连的关系,“乃”部撇画收笔处也与下一笔画相呼应。



颁奖现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