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谈语文教学的一种不良趋向

 zjp67 2021-01-04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外阅读,重视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通过考必读书目中的内容倒逼学生去阅读,加大课外阅读教学内容在语文考试中的分量、比重。在语文高考中要考阅读速度,学生在比阅读速度的基础上比正确率。

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是这种趋向的推动者之一。他说:“高考是选拔考试,必须适当拉开差距,还要考阅读速度,有15%的考生做不完是正常的。”

重视阅读有没有错?答案是肯定的,没有错,是好事。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广泛去阅读,确实是一件大好事。但是,通过考试去推动阅读就有点过了。书本内容考的少,课外阅读考的多,就有本末倒置的嫌疑了。

当温先生所说的“有15%的考生做不完是正常的“言论出来以后,在老师、学生、家长中引起的反响是非常大的。老师是较真的,学校是较真的,家长也是较真的。这种较真的“劲儿“就会使在学生身上。老师就要为消除这“15%”的考生而加倍努力,就要进一步加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量,就要进一步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就要千方百计出试卷去考学生。最后,这些负担就全部落在学生的身上,让学生背上沉重的枷锁,在课外阅读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问题是,其它科目也是要高考的,学生还有其他科目要学习。因此,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重得抬不起头来。看着他们佝偻的身躯,迷茫的眼神,真的让人心疼。

人们都知道有一个叫”高考指挥棒“的东西。这是一只看不见又看得见的手,这只手在指挥着我们的学校教学,指挥着我们的老师,指挥着我们的学生。

当高中语文老师在忙着消除温先生说的那些”15%考不完的学生”的时候,初中老师也不会闲着。因为教育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教育传递“现象。当高中语文老师忙碌地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时候,初中语文老师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样,这种现象还会传递到小学,小学语文老师要向高考看齐。在小学,就要有大量的必读书要看。当看到一个个十来岁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真的让我有一种罪恶感。我们对得起这些孩子吗?

家长们是关注高考的,是关注专家的言论的。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会竭尽所能。别家孩子补课,我家孩子也要补课;人家家长去买课外书,我家绝不能落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个字,”拼“。真的苦了孩子了。

事实上,语文教学是有些走偏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重视阅读没有错,但是要适度,不能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