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绩名列班级“前三”的女孩深陷网游,家长期望太高是诱因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家教智慧 第631期】

据11月4日大庆电视台报道,哈尔滨南岗区某中学初三14岁女孩小晶(化名),平时成绩排班级前三名,是一个能听话、学习好的乖孩子;后来迷上了网络游戏,开始逃课,甚至连续一两个月都不洗澡,无论家长如何管教,丝毫都不起作用。

有一天,小晶凌晨两点多还在玩游戏,气愤的母亲用菜刀砍断了网线,小晶发疯似地夺过刀朝母亲砍去,幸亏被父亲拦住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再后来,小晶将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不得不休学,被送进了医院……

好好的孩子,怎么会迷上游戏、患上网瘾了呢?

在接受治疗时,小晶曾向医生吐露心声,沉迷游戏是因为她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父母总期待我能考第一,可我始终是第二、第三名,还被后面的同学一直追着。”

小晶说,她不止一次地跟父母诉苦,非但没有得到安慰,反而换来的是周末“一对一”补课。她最初只是想通过游戏来减压,没想到成瘾后压力反而更大。

这也就是说,孩子玩游戏,迷网络,家长过高的期望,过于严厉的管制是祸端。

据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说:“15年前,沉迷游戏的学生几乎都是学习成

绩比较差的,而我最近接诊的一些患者,有不少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是因为玩游戏而厌学,而是因为厌学才迷上游戏。”

张院长的话实在令我们家长朋友们当三思!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应狭隘到单纯的考试成绩,甚至是名次,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第一只有一个,我们不能期望孩子每次成绩都上升,第一名了也不满意,还要次次考第一!当孩子成绩不如意的时候,便硬把孩子塞进各种各们的补习班里,这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就像气球,一直吹气,绝不会无限地变大,物极必反,超过弹性限度就会爆裂。而孩子爆裂的方式就是寻找自我减压的出口,网络游戏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在游戏里,孩子可以尽情渲汇,他(她)就是“世界”的主人,可以为所欲为,无人能“敌”, 因此,只有动力,没有压力,且游戏的最大“好处”是孩子每一点努力,都会有看得见的成绩——积分和等级,这对于现实中倍受“压迫”而没有“成就感”的孩子来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会很快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因此,要想孩子不被网络和游戏所俘虏,家长对进行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关注,一是不要过度追求孩子的分数和名次,二是要多蹲下身子,与孩子平等地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耐心听取孩子心灵的倾诉,满足孩子渴望“被肯定”“要赞赏”的内心需求,给孩子以和谐、安全、宽松的成长环境,让鼓励和赞赏为孩子的学习成长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