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娜·阿赫玛托娃《子夜诗抄》

 生态文明层 2021-01-05
文人墨客的爱情故事一直都是大众最感兴趣的话题,阿赫玛托娃和古米廖夫称得上是俄罗斯诗坛上成就最高的夫妻之一了,5月8日正是两人当年的结婚日期,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两人的感情故事。
白银时代的著名诗人,两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安娜.戈连科(因阿赫玛托娃这一姓氏而闻名世界)和著名的诗人,新流派——阿克梅主义缔造者,尼古拉·古米廖夫,在安娜还是一名皇村的中学生的时候结识了。彼时她14岁,他17岁。安娜·戈连科聪明,精力充沛,拥有一双吸引力十足的,绿色的大眼睛。她喜爱法国诗歌,在学校之的聚会上饱含情绪地朗读了查尔斯·波德莱尔“恶之花”。
这个年轻人则和她完全相反——古米廖夫安静,充满想象力,喜欢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总是戴着一顶帽子,头发卷曲,他甚至会张大眼睛,以便自己的外貌看上去类似于英国的话剧演员和欧洲明星。
自然,尼古拉立即成为了安娜独特的美丽和鲜明个性的裙下之臣。她为他成为缪斯女神,女神,美人鱼,女巫——这就是古米列夫称呼她的方式。
安娜也很享受古米廖夫的这种注意,她和他在公园里愉快地走来走去,谈论世界各地的诗歌和阅读彼此的诗歌,但是却仍然没有回答这个男孩,因为她正爱着她的老师。
古米廖夫仍然决定试试自己的运气,向戈连科求婚。遭到拒绝。他总共向她求婚四次,三次失败。第一次听到尖锐的“不”时,这声拒绝伤及古米廖夫的自尊心,因此他去了法国留学。但无论是在传说中的索邦大学的学习,还是意大利的旅行,都没有帮助他忘记那个绿眼睛的女巫。
最有趣的是,在古米廖夫的欧洲之行却突然唤醒了安娜的感情,并变得愈加强烈,以至于她这样写道“远处传来他的脚步声。”她给尼古拉写了一封悲伤的信,描述了她的渴望和孤独。古米廖夫当即抵达戈连科家族正在休息的克里米亚。
沿着海边漫步的时候,古米廖夫告诉安娜,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爱她,在法国的每一分钟记得她。在克里米亚,古米廖夫第二次求婚。但安娜此刻却在岸上看到一条死鱼,认为这是一个坏兆头,拒绝了古米列夫。这位不幸的年轻诗人恍恍惚惚地回到法国。在那里,他饱受抑郁症折磨,决定用结束生命解决问题,溺水在 Tourville-la-Riviera 镇附近的一个湖中。但当地人救了他。幸存之后,古米廖夫给安娜写了一封信,说对她的感情非常强烈,如果她不嫁给他,他就无法生活。但安娜第三次拒绝。结果古米廖夫吞下一整罐药丸后到森林里等待死亡。但他又被救出了——这次是被一位绕道而行的林务员而救。为了放松心情,忘却他那不幸的爱情,尼古拉去了非洲。
1910年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在圣彼得堡发表(她用的是祖母的姓氏——她的父亲不允许自己的女儿令戈连科这个姓氏蒙羞),这位年轻诗人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古米廖夫也回到了俄罗斯,他们经常会一起出现在文学聚会上。然后尼古拉·古米廖夫和安娜·阿赫玛托娃便突然宣布他们订婚了。1910年4月5日诗人向圣彼得堡大学的校长写了一封请求信:“我荣幸地请阁下让我同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戈连科缔结合法婚姻。”次月8日,两人举办婚礼。

子夜诗抄

代献词

在波浪上漫游,在森林中躲藏,

在洁净的珐琅上忽隐忽现,

看来,我还能够背负离别之苦,

可是忍受不了与你的会见。

一、迎春哀曲

……是你,曾经安慰过我的人。

——热拉·德·奈瓦尔 

风雪没有饮酒却醉了,

在松林里不再发狂,

寂静像是奥菲丽娅  

通宵达旦为我们歌唱。

我仿佛看见一个人影,

他和寂静化为一体,

他先是告辞,后又慨然留下,

和我同在,至死不移。

二、初次警告

一切都会化为灰烬,

这与我们有何相干,

我曾生活在多少面镜子里,

我曾歌唱在多少深渊之畔。

我虽然不是梦,不是欢乐,

更不是什么幸福美满  ,

但你却不得不比平时

更经常地把过去怀念——

那逐渐消逝的轰动一时的诗句,

那恼人的寂静中的一双慧眼,

眸子中深藏着一只

褐色的带刺的小小花冠。

三、镜子的背面

啊,女神呵,你统治着幸福的岛屿

塞浦路斯与门菲斯……

——贺拉斯 

这美人儿  多么年轻,

不过,她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纪,

她,这个第三者,总是跟随着我们,

不让我们两人待在一起。

我慷慨地把花儿分给她,

你把软椅给她推了过去……

我们不晓得自己在做什么,

可是每时每刻恐惧都在加剧。

我们彼此了解到一些可怕的事,

我们像是刚刚走出监狱。

我们是在地狱之中啊,

也许这不是我们自己。

四、十三行

你终于开了口,

不像那些人……一条腿跪着——

你,像是从桎梏中挣脱,

泪水禁不住涌上眼窝,

透过泪眼看到了桦树荫下神圣的角落。

寂静在你的周围唱起了歌,

明朗的太阳把暗处照彻,

世界在这一瞬间改变了面貌,

酒也出奇的变得不涩。

甚至我,

可能是上帝语言的扼杀者,

也不免虔诚地闭住了嘴,

以便延长美好的生活。

五、召唤

温柔的咏叹调 

——贝多芬,作品110号

我把你精心地藏进

一支奏鸣曲中间。

啊!你在惊慌地召唤,

过错已无法改变,

只因为你接近了我,

虽然仅仅一瞬间……

死亡——只是为了宁静,

隐遁——才是你的宿愿。

六、夜访

都走了,谁也没有回来。

你不会在落叶飘飘的柏油路上

  长久等候,

你和我在维瓦尔第  的柔板曲中

  重将聚首。

那时蜡烛又将闪射出昏黄的光亮,

  梦境悠悠,

弓弦不会问你  为何深更半夜走进

  我的小楼。

半个小时在死一般无言的呻吟中

  度了过去,

你在我的手心里又会看到那些

  斑斑奇迹。

那时惊恐便贴在你的身上,

  掌握着你,

跨出我的门槛把你带进

  冰天雪地  。

七、最后的一首

它像海天上的星辰高悬在我们的头上,

用光芒搜寻致敌人于死地的九级巨浪,

那时,你说它是灾难,是痛苦,

却从来没有把它叫作欢畅。

白天它像燕子在我们面前飞翔,

微笑如同花朵挂在嘴边,

夜间它用冰冷的手扼住我们的咽喉,

使分居两地的我们同时感到死亡。

听不进任何甜言蜜语,

把过去的一切罪孽忘记,

那可恶的诗呀,絮絮叨叨

总在失眠者的枕旁喃喃不已。

代后记

在那编造梦的地方,

没有不同的梦让你我分享,

我们做了同一个梦,

它像春天的来临,给人以力量。

高 莽 译

阿赫玛托娃在20世纪璀璨的星斗中,清辉四射,光彩夺目,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原姓戈罗连科,出生在黑海岸边,后来全家迁居到彼得堡附近的皇村。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又回到南方,考取了基辅女子高等学校的法律系。但是感到索然无味。她的兴趣在文学,在诗歌。她从11岁就开始写诗了。
每年夏天,阿赫玛托娃都要随父母到南方的克里米亚别墅度假。1905年父母离异后,她随母亲移居耶夫帕托利亚,由母亲辅导在家自修中学高年级课程。此间写有许多情调低沉的抒情诗。一年后,她寄居基辅亲戚家中,继续就读,1907年毕业于基辅符杜克列耶夫中学,并考入彼得堡女子高等学校法律系。仍酷爱文学,尤对诗歌创作表现出浓厚兴趣。然而他她父亲却十分厌恶文学,曾明令禁止女儿用“戈连科”姓发表任何文学作品,故她则取有鞑靼血统的外曾祖母的姓氏“阿赫玛托娃”作为笔名。
1910年高校毕业后,阿赫玛托娃与著名诗人古米廖夫结婚,并到国外旅行,先后到过法国、瑞士、意大利。外国的文化艺术、名胜古迹开阔了她的视野,扩大了她的艺术思维范围,这对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11年,她在彼得堡阿克梅派诗人杂志《阿波罗》上首次发表组诗,并逐渐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12年她的第一本诗集《黄昏》问世;1914年又发表了第二部诗集《念珠》。这两部宣扬唯美主义诗集的出版,使其名声大振。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俄国政治形势极不稳定,所有知识分子正处在选择道路、决定命运的时刻。她的另一部诗集《白色的云朵》于此间发表,自然没有引起轰动。
十月革命初期,由于阿赫玛托娃在政治上的不理解和不接受,加之与丈夫感情破裂,使她心情十分压抑。在这段时间她创作的诗歌里,多袒露出其复杂的内心矛盾,如诗集《车前草》和《耶稣纪元》里所收入的诗歌。20年代中期,她开始研究普希金的创作技巧。
卫国战争期间,阿赫玛托娃先后被迫撤离到莫斯科和塔什干等地,出于对法西斯的痛恨,她写过一些保卫俄罗斯,宣传英雄主义和勇敢精神的诗篇,如《勇敢》、《起誓》、《胜利》等,受到红军战士们的喜爱。战后,她继续写抒情诗,主要发表在《星》和《列宁格勒》杂志上。1946年,由于她的诗歌“无思想性”和某些消沉的因素,使她受到联共中央的点名批判,并殃及两家杂志社。
50年代后期,阿赫玛托娃被恢复名誉,苏联先后出版了她的多部诗集,其中包括她于1940—1962年间的组合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该部作品以现代人的眼光对过去的时代进行了反思和审判。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在西欧也备受赞赏,在国际诗坛享有很高声誉。不少年轻诗人纷纷效仿其诗风。1964年,她荣获意大利的“埃特内·塔奥尔米诺”国际诗歌奖。1965年又获英国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因病在莫斯科逝世。她死后20余年中,许多遗作被陆续整理出版,其中包括1987年首次公开发表的长诗《安魂曲》,改诗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上的新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苏联一些著名诗人和批评家高度赞扬她的诗歌创作,公认她是“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20世纪俄罗斯诗坛屈指可数的诗人之一”。
阿赫玛托娃出版了五本诗集《黄昏》'Вечер'(1912),《念珠》'Чётки' (1914),《白色的云朵》 'Белая стая' (1917)、《车前草》'Подорожник' (1921)、《耶稣纪元》以及长诗《没有主人公的长诗》、组诗《安魂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