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占玺名老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经验

 柴胡黄芩图书馆 2021-01-05
王占玺名老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经验

'外感发热'这个症状,可见于一般感冒与流感,这是众所周见之事。但就退热这一环节而言,部分病例往往不但一般解热镇痛剂不易取效,而常用辛凉透表的桑菊、银翘等剂也难收全功。外感风寒与风热二证、取用辛温与辛凉解表二法,往往应用辛凉者较易被医者轻松而用。而应用辛温解表之麻黄汤时,医者常常 十分谨慎,这主要是多认为麻黄汤用于表寒实证时,多为峻猛之剂,唯恐伤其正气之故。尤其前人有主张按四时而划分外感之治法,多有冬用麻黄、春用银翘、夏用香薷、秋用杏苏的经验总结。故使临床不敢轻易动用麻黄剂。实践观之,麻黄汤证四季皆有,若辨证准确,当有桴鼓之效。所以多数经验认为'有是证用是方'的提法是较为全面的。例如太少合病,出现了既有太阳中风的表寒虚证,又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时,若用一般辛凉解表法也难以取效。典型的少阳证,虽咽及扁桃体有轻度炎症,应用抗菌素及其他清热解毒、解表剂也不如小柴胡汤效果敏捷。若有兼证时,单纯解表剂就更为力所不及,例如外寒引动内饮为患,则现'外有风寒内有饮'者,则宜祛寒化饮,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若外寒引动内涎者,又当用吴茱萸汤加味;湿温证,包括今之肠伤寒与副伤寒在内,湿热重者,可用苍术白虎汤加味;热轻湿重者又可用三仁汤治疗;阴虚外感者,多用养阴清热法治疗,若外感不甚者,育其阴、扶其正、其热可去。更有妇女经期外感,此热入血室之证,用其他解表剂不易生效或无效,若用小柴胡汤治之,又有药到病除之功。仅举上述诸例说明,研究祖国医学时,首先应用现代医学明确其诊断,更应继承祖国医学的传统经验,才更有益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