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李白要哭祭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真相到底是什么?

 人之意 2021-01-05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公元754年,被贬在南方僻远之地的李白,听说日本留学生晁衡在乘船归国途中遇难,悲恸异常,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情深意厚、传诵千古的《哭晁卿衡》诗。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生活在日本古代文化繁荣的奈良时代,其家乡又恰好在文化中心奈良市附近,因此,他自幼就大量接触了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先进文化。再加上他天资聪敏,十几岁便有了较高的汉文学修养。从书本里,他知道当时世界上有一个伟大而繁荣的国家,就是与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唐朝;他也了解到日本政府选派了大批留学生“遣唐使”前往那里学习、交流。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驱使他迫不及待地要求到唐朝去。

公元717年,20岁的阿倍仲麻吕终于被批准到唐朝留学。他漂洋过海、千里跋涉来到唐都长安,潜心研读中国文化,仔细考察民情风俗。眼前这个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灿烂的国家,使阿倍仲麻吕深深地震动、陶醉。完成学业后,他不愿离开这个自己热恋的民族,“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并改汉名晁衡。渊博的学识,卓越的品行,使晁衡赢得了朝野的一片赞赏,唐政府先后任命他做校书(职掌校正经史子集四部之书)、左补阙、秘书监(相当于国立图书馆馆长)。公元750年,日本藤原清河大使来华,晁衡被指派为接待日本贵宾的专使,由他导游参观各大府库和寺庙官殿。足见晁衡受到唐朝廷的信任和重视。

晁衡对文学有着精深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创作,与当时的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等交往甚厚。他们多次在一起纵谈天下大事,畅抒心灵感受、煮酒论诗,吟唱相和,好不痛快。天宝年间,晁衡把自己从家乡带来的一件裘衣送给李白,以表示他对这位“诗仙”的无限敬仰。李白十分感动,将这件珍贵的礼物细心保存,后来在《送屋山人魏王还王屋》中还专门提到:“裘则朝卿(即晁衡)所赠,日本布为之”。他们真挚的私人感情的确是难以言尽的。

公元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回国,晁衡向唐玄宗申请随船同归。临行前,他把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剑赠给中国友人,并题诗泣别:“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中国朋友为他隆重饯行,同时也题诗相赠。

王维在《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中,称赞他辞乡别土,前来中国求学,“问礼于老聃,学诗于子夏”,艰辛努力换来了“名成太学,官至客卿”的卓越成就。在诗中祝愿他一路顺风,并希望虽沧海相隔,但“音信若为通”。李白这时远离长安,他没能与这位异国知己亲自话别。晁衡离开中国后,船在海上遇狂风巨浪,漂流到南海。长安传闻他落海遇难,令无数好友不胜悲痛。李白更是难抑怀念之情,心潮澎湃之下,便产生了那首令人愁肠欲断的名作。

可是,晁衡并没有殉海,经一年的辗转航行,他又回到了长安,继续供职唐朝,从事中日文化交流工作。770年,73岁高龄的晁衡病逝长安。“晁衡负笈,埋骨盛唐”。中日友好的丰碑上,永远铭刻着他的名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