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字精解楷书平正与险绝——田蕴章《每日一字》

 北京老伍 2021-01-05


在险绝当中,要见到平正,在平正之中呢,又见到险绝,这就是法则。不学习古碑帖我们将一无所获。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27集:“书法宗匠潘龄皋”与“后”字。

朋友们,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个“后”字,在上一集讲的“前”字,在这一集当中我们讲一个“后”字,就是“前后”的“后”,这两个字都是常用字。

我们先用楷书演示一下这个字在繁体当中它的规范写法。


这是个规范的写法,但是在古碑帖当中,我们所见到的却很少有这样写,它是把当中的一点,和下面的一撇联系在一起写的。我们再演示一遍大家看。


古碑帖当中多数是这样的。而且这一笔呢,又往往出点尖,留点尖锋露在外面,这是古碑帖常见的一种方法。大家注意看,就这一撇,本来这又是一个点,起笔时候用一个长撇,连下边那一撇,带上边那一点,一笔带过。我们再写一遍给大家看,一边讲析,一边演示。


第一撇要快,要短。注意看,这一插笔是慢的,马上就是有快速的形势。第二笔,注意看,起笔的这个地方,对着第一笔的这个笔划的这个中间的地带。在黄自元的《九十二法》当中,他说,这个墨点之撇,遥指首撇的这个腹部,就是这个撇的这个中间的这个地方,是这个第二笔起笔的地方,我把它连在一起是为让大家看清楚了,我们自己在写的时候,不要连在一起。这是第一撇短,第二撇长,第二撇的起笔之锋,遥指着首撇的腹部。在右边看呢,这基本是一条线,再看一遍。


然后竖笔,可以挨上也可以不挨上,也可以不挨上,不要写得太长。右边起笔,往上挑,是个挑笔,从这儿开始往下写,再从这儿斜势地顺锋而下,这笔捺出来。

大家看,右边几乎没有一个这个直横直竖,但是写出来却感觉很稳定,这个字很稳定,就在于最后这一捺笔把前边所有的倾斜的那些点画,一笔都拉正了。这就是在险绝当中,要见到平正,在平正之中呢,又见到险绝,这就是法则。

如果这样写,就显得死板,比如说这都是平平,然后即使再加了一撇,这还是平。然后再这样写,显得这个字,觉得板滞。它是斜式的,单看右方面再写一遍。


它每一笔划都是斜式的,这是斜的,往下走也是斜的,再斜一笔还是斜的。这笔往上写,这笔往下撇,这笔斜坡往下,你看,都是斜的,然后一笔把它拉正。

这种法则可见古人用心,和对这个字的研究真是到了家了。因此,不学习古碑帖我们将一无所获。所以我们说在楷书当中,非常难,难就难在这些细微之处,你都要弄得一清二楚。不然的话,你浅尝辄止,实际上比没有练也强不了多少,所以一定要把第一个字抠透它,我们再完整地写一下这个“后”字。


是这样,这个“后”字,应该说比我们上节课讲的那个“前”字,难度要大一些,写的时候要注意。

特别注意左边这个双立人,一定不要写太高,太高之后呢,就左边太突出了,压制右方,就喧宾夺主。左右两方相比之下,应该以右为主,以左为辅,所有的左右的结构的字,都是如此。

这跟古代的时候,人们尊右,就是“左右”的“右”,“尊右”是有关系的。大家知道平常有这样一句话,说谁谁水平极高,比如说书法,书法水平极高,无出右者。“无出右者”,这个“无出右者”就是没有超过他的,因为以右为上嘛,以右为尊。现在我们通常说左好像是左位,右是什么次要的。实际上在古代,右是为上,所以“无出右者”就是没有超过他的人,我们在汉字当中的左右结构的这样的字体,总是以右为主。


我们再写一遍个字,前辈的书家当中呢,有写的这个后边的这个,就是右边写的时候呢,有用点来完成的,点就是这笔之后,这是个点。然后这笔过来之后呢,这再挑上去,从这笔拽过来,都是可以的。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个异体字,在上一讲“前后”的“前”的时候,已经介绍过一个异体字。大家看下“后”字有一个异体字,怎么写呢?


是这样。就是右半边的这个写法保持不动,左边,左边这个双立人呢,减掉了,然后加了一个走之。


我们再写一遍,这个字有这个字的难度,难就难在它这个走之,尤其最后这个平捺,它非常吃工夫。再看一遍。

我们单写这个走之,让大家看一看。


应该说这个走之的走上方这一部分,就是这儿。这主要是一个技巧,所谓技巧就是一个对它的把握的一个知识,这一点,而下边个平捺主要是个工夫。大家要知道,欧字是小藏锋,尽管前面也有点“蚕头燕尾”但它不能像隶书那样,它不是把笔尖叠进去,它是在开始时候,用笔切了一下。


单看一下这一捺。是这样,切了一下,不是在起笔的时候,这样虚尖露的这样,这就不好,或者是这样,就不好。是切了一下。所以有人说欧阳询的点画出来,是“利剑切割”,像锋利的宝剑,切断和割断一种东西一样。“斩钉截铁”,又齐,又坚挺,又非常爽快,所以欧阳询在这种平捺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还是上次那个意见,就是大家知道有这么个异体字,在使用的时候要慎用。一般的我们在对于前辈书家们,尊重他们,我们自称为“后学”,所以很多人在,用“后学”这个词当中,我见到过很多的信札当中,当数都用这个“后”字,这是行书的写法,“后学”,所以这样使用呢,是比较就是“晚生下辈,后学”这都是对先生的称呼有先后的区别,表示对前任的尊重,“后学”。

好,我们再写一个这个字的,前边所讲的这个常见的这个字再写一遍。


点画要有力量,没有力量楷书就飘浮了。我在小的时候,写完字之后,我的伯父看了说了这么句话,我总不太明白,渐渐年纪大了,逐渐理解了。他说我写的字点画没有力量,他不说你写的字点画没有力量,他说你这个字,摁不住这张纸,摁不住,这个字怎么会摁住纸呢?他说明这个点画有力量,使得纸显得沉重。

实际上用墨写过之后,用多少墨写也不会为纸增加多少份量。但是他所说的不是粗细,不是用墨多少,他是指的是你那个笔划的力量,摁不住这个纸,所以我们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点画要有力量。又要有力量,又不能蠢笨,这就是又有劲,又有味,实在是不容易解决,需要工夫。

【未完待续,接下来讲解示范“后”字行书技法 】

相关内容:

起刀之法——部首“辶”如何展现中庸之美 082

(链接可点击;回复红色数字,即可阅读当集详文。)

【歡迎轉載,转载请注明来源】

临习参考


晋王羲之楷书《黄庭经》之“后”字


唐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之“后”字


唐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之“后”字


唐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之“后”字


元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之“后”字


清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之“后”字


秦李斯小篆《泰山石刻》之“后”字


汉隶书《曹全碑》之“后”字

讲座视频



文字编辑/彭澎

动图制作/大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