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太极拳一定要注意这“四点”,越早知道越好!

 致虚守静666 2021-01-05

初练太极,先学会拳架后,在师父精心传授下,要从一招一式开始,严格按照要求,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拳论讲“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此为筑基阶段,基础打不好,练不出太极功夫。在师父的指导下要懂规矩,学规矩,练规矩,守规矩。

这就是要把拳架中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及眼神等基本要领搞清楚,再经师父精心指导与严格要求,用心历练,逐渐掌握拳架的规矩要领,做到松、稳、圆、匀,外柔内刚。

再经过一定方向,二定姿势,三讲劲别的步骤和拳打万遍理自现的锻炼,逐渐去掉练拳中的四病(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忽高忽低、怒目瞪眼)现象,达到立身中正安舒,动作连贯圆活,周身协调,内外相合,久而久之,由生到熟,熟能生巧,巧而生精。此阶段为入门基础,也是重形守规矩阶段,应注意以下要点:

1
 定方向

清楚拳架每势的方向,关键在于步法大小与角度,认真掌握太极拳的身法和步法,才可使拳架不杂乱无章,规范正确。太极拳讲究四法,即手眼身法步,熟练地掌握拳架中的步型步法是太极拳的基本功。

练者要在步型的虚实进退和转换等要领上下功夫,腰胯以下彻底松开,行步时提起顶来拔起背,塌下胯,吊起裆,迈步如猫行,柔弹而稳固有力,才能有支撑八面的雄伟气势。用于推手和散手中不至于被人推出或打倒。

2
 定姿势

即调身,无论哪种太极拳都十分注重身法,身法正确,练拳才易入门,身法杂乱无章,不仅练不好功夫,反而弄的一身毛病。做到身正后才能达到头蓉正直,身体安舒,上虚下实,中间灵活。

此阶段切不可急于求成,对于太极拳的十个要领,在练拳时要熟练掌握一个要领后,再进行下一个要领的训练,防止急躁,顾此失彼,先由有意识地按要求做好每一个姿势,到无意识下也能熟练做好这个姿势方为练到身上。

例如在整套拳架中刻刻留意掌握沉肩坠肘的要领,练至在无意识下松肩坠肘也能按要求完善做到。这个过程为先在心,后在身,由心会到身会,或由心中明白到身上明白,然后再刻意进行下一个要领的训练。

此阶段应结合定势练习,就是每个动作按要领做到正确后定势几分钟,细心体会动作的感受和要求,这样就能逐渐地掌握每个动作的准确性

3
 放松

松柔是太极功夫中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征,它贯穿整个太极功夫的始终。只有松得好,才能沉得好,形成一动俱动的整体之力。只有做到放松才能达到太极拳由松入柔,运柔成刚之目的。

放松有肢体的放松和心理的放松:肢体的放松是练拳过程中在意念的虚领下把每个关节全部松开,力求姿势舒展大方,圆活,松而柔,松而不懈,松中有连;心理的放松是在练拳过程中,力求排除杂念,达到心静安舒,物我两忘。

李亦畬先生在《五字诀》中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心静体松气腾然。能把肢体关节放松,用心意练拳,久之身上的灵感就会慢慢充实,内功就会逐渐增强。

此阶段一定要苦练,俗话说,一日练拳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打基础阶段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间断练习,只有通过练拳,才能有所进步,一旦间断,一些要领就会忘掉,还须迈步从头越。断断续续练功者是达不到招熟程度。

松不等于软,苦练不是傻练,还要进行单式练习,有助于体会正确姿势的感受。套路正练达到一定程度后要进行反练,避免肢体动作右松左不松,使左右手法同样熟练。当然还有慢练快练相结合。

4
 调心

在套路熟练后,师父不断为弟子“盘架子”,既纠正动作姿势,继而拆架子,仔细讲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并言传身教,练拳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思想意识放松达到心静后,用心意练习就是按照每个招式的用法去想,去练。

拳论讲:“走架既是打手,打手既是走架。”练拳架时,有人似无人,无人似有人,环境杂乱,视而不见,这样才能做到神意不散乱。按照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处处用意念引导动作,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气达于四肢,节节贯穿。使整套拳练下来气势饱满,眼有神,脚有根,松静圆活,外柔内刚,行云流水。

周身一家,一动一静皆有神韵。始可越练越精,步入太极之门,此为着熟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