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谱牒文化丨族谱姓氏始祖解

 谱祠文化研究院 2021-01-06

始祖

提起始祖,大部分人脑海里第一印象就是得姓始祖,或者是始迁祖,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始祖概念包含人文始祖、血缘始祖、得姓始祖、家谱上一世祖等,所以大家在讲到始祖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概念或者对方指代的概念。

人文始祖

又叫人文初祖,指开拓人文文化,对中华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这个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在宗族文化中提到这一概念很少,但是在官方及历史书上会提到,因为牵扯到中华民族公祭以及介绍中华民族的文明源头。

目前公认的十大人文始祖分别是:燧人氏、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蚩尤阪泉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血缘始祖

血缘始祖在宗族文化中概念并没有统一。一般是指得姓始祖之前的世系中比较著名的人物。比如马姓起源于马服君赵奢,也就是源于赵姓。赵姓得姓始祖为造父,造父为赢姓,赢姓源自于帝舜的女婿伯益(颛顼帝裔孙),伯益即为马姓的血缘始祖。提到血缘始祖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本族的起源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以及确定与其他姓氏之间的关系。

另外一种血缘始祖的指代是开宗始祖,在血缘上一脉相成,可追溯最早的先祖,如:安徽皖南地区有一支金姓,自称是匈奴王子金日磾之后,中间的谱系也未曾间断,那么金日磾就是本支的血缘始祖。

得(受、开)姓始祖

得姓始祖或者受姓始祖一般情况下是指在采用大宗之法修的族谱中或者历史文献中记载并得到本姓氏族人认同的第一个姓此姓并有子嗣传承至今者。比如姚姓得姓始祖帝舜,生于姚墟,又名姚重华,子孙以姚为氏。

但凡是也皆有例外,有些姓氏得姓始祖并无子嗣传承,如吴姓,吴姓的得姓始祖是泰伯,而一世祖为仲雍。两者都是周太王的儿子,是兄弟关系。

太(大)始祖

太(大)始祖参照得姓始祖。

传代始祖

传代始祖在宗族文化里很少提到,一般是在得姓始祖无后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但是在某些姓氏里会经常提到,比如上文提到的吴姓。

吴姓比较特殊,泰伯和仲雍、季历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季历聪明能干深的周太王的喜欢,认为可以带领周部落走向复兴,但是按照礼制需要传位于长子泰伯,泰伯为了不使父亲为难,带着弟弟仲雍迁居太湖流域,建国勾吴。

泰伯就尊为吴姓得姓始祖,泰伯无后,传位弟弟仲雍,仲雍的子嗣就开枝散叶,子孙遍及华夏。仲雍就成为了吴姓传代始祖。

开宗始祖

“开宗”意为1、开始建立一支父系家族;2、开创某一教派或学派;3、指创立某一教派或学派的人。

目前开宗始祖也是指代不一,大部分情况下多指开派始祖,姓氏在发展传承迁徙中就会不同的家系,开宗始祖可以理解为某一派系的始祖或者是某一堂或者某一郡的始祖,比如张姓百忍堂开宗始祖为张公艺。

当然也有部分人把开宗始祖指代得姓始祖。

精神始祖

精神始祖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第一个本姓氏名人,第二个生活的年代要比修家谱的时间要早。本支族人觉得这个名人是他们的先祖,甚至没必要理清楚其中的世系,就尊为先祖。

所以不少家族采用大宗之法修的家谱被广大谱牒研究者称之为“神仙谱”,原因很大程度就是精神始祖太多!

当然精神始祖也不完全是贬义词,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精神始祖事迹能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族人,激励族人以祖先为荣,奋发图强,不辱门楣。但是如果现在修谱还是乱认祖宗那就非常可耻了!

精神始祖在以前修家谱过程中伪造的很多,甚至文人墨客都没少干,如:国学大师章太炎亲自为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之一杜月笙先祖“考证”的结果是,“杜之先出于帝尧”,其“直系祖先为北宋名臣杜衍”。

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时,无耻文人张伯桢献书《袁氏世系》,把袁世凯的祖宗杜撰为袁崇焕,随后袁世凯把袁崇焕追谥为“肇祖原皇帝” 派人开始修建“原庙”。

甚至,连张伯桢的老师傅康有为都亲自出马,“原庙”的庙额、庙联、庙诗、庙记都是康有为执笔。

始迁祖

从家乡迁居到一个新的地方开枝散叶的始祖。关于始迁祖还有其它的文字表述方式,如:迁(来、入)某地始祖,比如在海南省琼山演丰镇龙窝坡就发现有一块碑刻“唐进士户部尚书来琼始祖吴贤秀公墓”。作为吴姓在海南的始祖,用词是“来琼始祖”也有用“迁琼始祖”表述。

开(肇)基祖

参照始迁祖。

迁出祖

迁出祖这个词汇用的不多,主要是运用在寻找外迁支系的后裔上,比如某家族准备修家谱,在家谱之中显示某位祖辈,在家谱里记载是“迁某地”,为了敬宗收族,他们可能会在网上发布寻找迁出祖某某的后裔字样。

支祖

当一个家族在某地繁衍生息时,随着人口的繁衍和迁徙,某些族人会迁居到周围的村庄或者开辟一个新的村庄形成新家族繁衍地,这位族人就称之为某村支祖。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随着家族成员日众,会分为不同的房或者不同的支系,在家谱上常见的称呼是“某地某姓某公支”这个“某公”就是本支的支祖。

一般支祖还会建有支祠供奉本支的族人,在祭祀和供奉的牌位上跟家族祠堂还有一定的联系。

世祖

世祖前边一般加上数字,如:一世祖,二世祖,三世祖……,世祖用的比较多的原因主要是称呼方便的原因,自己爷爷可以称之为“祖”、太爷爷可以称之为“曾祖”、高爷爷可以称之为“高祖”,在往上就很难称呼,所以一般是先祖的“世次”+“世祖”来称呼。

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下,关于几世祖的称呼是存在争议的,有些家族记载N世就是N世祖,比如某先祖是第八世,就是八世祖;但是有些是记载的是N世称呼是N-1世祖,如某先祖是第八世,称之为七世祖;但是有些是记载的是N世称呼是N-2世祖,如某先祖是第八世,称之为六世祖;但是一般是用先祖的“世次”+“世祖”(即第N世为N世祖)来称呼。

正常情况下多数家谱记载的始迁祖即为一世祖。但是如果本族先祖迁居本地时间已经很久,本次修谱往上追溯只能几代人尚追溯不到始迁祖,那么家谱上记载的一世祖就不是始迁祖。

另外如果迁居某地开枝散叶的时候,还是按照祖根地的家谱续修,那么家谱记载的一世祖也非始迁祖。

始祖婆

始祖婆的称呼在家谱中也是相对比较罕见,目前发现家谱记载一世祖为女性,祠堂供奉是始祖婆的,原因不外乎两种,第一:入赘产生的特殊记载,以女性挂线,并尊为一世祖;第二:因母亲带着孩子逃难到一个新的地方定居繁衍,开枝散叶,后世修谱中尊为一世祖。



文化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