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厌孩子和我一样的性格

 静听涛声依旧 2021-01-06

有一个母亲诉说着这样的烦恼:

我在儿子身上看到了不少我自己的性格特征,每当儿子表现出这些特征,我就有些情绪失控。我是固执而又自信的人,所以,每当儿子同样倔强地违抗我的命令时,我就血压上升。

真的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当倔强遭遇倔强,真的让我一筹莫展。”

我相信很多家长会遭遇这个母亲的困境,我们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可能性格与我们相似,这并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尤其是像这位母亲所说的,家长与孩子都固执而倔强,谁都不想让步的时候,冲突最容易发生。

曾经有个家长学会了一招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当孩子让她气愤不已,难以自控时,她就开始默念自己独创的咒语——“我生的,儿子是我生的”,然后,一旦提醒了自己,儿子正是遗传了母亲才会这样时,她的内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

这个母亲的做法朴素而有效,但是,要想真正解决这样的问题,还必须深刻理解家庭教育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无论孩子性格像不像父母,我们做家长的都要尊重孩子的个性。

尊重孩子的个性,意味着我们要接纳孩子原本就有的样子,即使这个样子有许多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但是,请注意,不要急于改变我们不喜欢的孩子身上的特质。

家长很容易把自己的好恶当做判断正误的标准,“孩子这个性格不好,那个习惯令我讨厌,这种做法真是让人别扭”,家长面对孩子的言行经常会有类似这样的感受。

我们不否认有些坏习惯需要帮助孩子纠正,但是,如果你不先接纳、尊重孩子的个性,就无法帮助他们,因为你内心的好恶很容易演变成呵斥、打骂与控制。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怎么能成为一样的呢?

为此,需要提醒家长很重要的一点:想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并不一定会让孩子变得优秀。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如果你想把一块树根做成根雕,最好要尊重树根原有的样子,否则你大刀阔斧的改造会让根雕变得毫无特色可言。

尊重孩子的个性,也意味着需要发现孩子身上家长所不具有的品质,比如同样是和母亲一样的固执倔强,孩子可能比你更懂得道歉,这个时候,你就要肯定孩子敢于认错的勇气。

尊重孩子的个性,就要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有个家长说:“虽然我个人喜欢整洁,但是,我还是在后院里保留一个泥坑,让孩子体验玩泥巴的乐趣,尽管这会让他们变得很脏。”

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还以此作为父爱母爱伟大的证明。

网上有这样的话很流行——“有一种冷,叫做父母觉得冷;有一种需要,叫做爹妈觉得你要。”

王志文在一个电视剧中有一段台词非常经典,剧情中,王志文扮演的父亲对儿子的那段诉说,真的是意味深长:“每一个曾经吃过苦、受过累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免于生活的困苦,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不为斗米折腰,不为金钱媚骨......父亲的奋斗,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活得轻松......”

但是,父母可能忘记了,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奋斗的需要,家长不能剥夺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去体验他本该有的独特人生的权利。况且,我们谁又能保证,父辈奋斗创造的一切,可以真的为孩子带来幸福呢?

一个体会不到挣钱艰辛的人,一个没有奋斗动力的人,一个缺乏创造欲求的人,一个轻轻松松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的人,真的是幸福完整的人生吗?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这样说: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这些善意就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正确。”

说的有点远了,其实也没有偏离主题,正是因为父母内心有为孩子扫清障碍的愿望和期待,我们才很难让孩子发展自己的个性,也很难尊重孩子的选择。

我们总以为,家长辛辛苦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吗?现在,孩子竟然对家长耗尽心血精心设计安排的一切毫不领情?这不是不知好歹吗?

其实,即使你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不要以此为借口或者为资本要挟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来生活。因为,尊重孩子的个性,才能让孩子带着信心和激情去面对生活,一个有了信心和激情的孩子,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才会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有责任心的优秀个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