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语言训练需要经历这几个阶段,千万不能盲目训练。

 含德厚比赤子 2021-01-07

孩子的语言训练需要经历这几个阶段,

千万不能盲目训练。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先评估孩子当前处于什么样的语言发展阶段,才不至于在为孩子做干预时盲目训练。 

定制过高的训练计划并不可行

笑笑是一个6岁的孩子,3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发现笑笑慢慢地在语言上落后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了,但是当时爸爸妈妈也没在意,认为孩子长大后,慢慢就会说了。

笑笑5岁时,幼儿园举办“我是小小故事王”的小比赛,鼓励每一个小朋友都上台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同班的小伙伴们都能顺利的讲完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可是小小上台之后,却无法顺畅的把一个小故事讲完,只会说:“三只小猪、妈妈、猪宝宝、爸爸。”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5岁的孩子语言发展已经到了叙事阶段,能复述简单的故事,也能使用一些语法结构比较复杂的“成人句式”。而笑笑还处于3-4岁的语言发展阶段。

但是笑笑的爸爸妈妈回家后,为了让笑笑尽早赶上同龄人水平,给笑笑制定了很多的训练计划,而且都超出了笑笑的能力接受范围。笑笑在训练中越来越不自信,也更加不愿意开口说话了。

语言交流的层次划分

在语言交流,是“表达”和“接受”的统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语言行为方法——如何教育孤独症和相关障碍儿童》中也提到,为了更充分地了解孩子的语言技能,便于在各个沟通领域分别进行治疗,于是将语言细分更小的单位,如要求、命名、仿说、互动式语言以及自发性语言。

要求指的是孩子想要玩具或者糖果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是生活在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语言。如孩子想要喝牛奶时,爸爸会引导孩子说:“你要喝牛奶吗?说,喝牛奶。”如果孩子说了喝牛奶,就完成了要求的语言表达。

命名是孩子在认知上的表现,如果孩子认识了水果,或者一种小动物,他就能正确说出其名称,这就是对事物的命名。

仿说指孩子在处在模仿的语言发展阶段,他听见爸爸妈妈说一句话之后,也会模仿着说同样的话,但是不一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互动式语言指的是孩子和爸爸妈妈,或者和其他小朋友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一来一回的互动。问答就属于互动式语言,笑笑在幼儿园参加“我是小小故事王”的小比赛也属于互动式语言的一种,只不过这是“表演者”和“观众”的互动。

自发性语言是孩子有能力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提出要求,在社交过程中自发的向小伙伴发出游戏邀请,这一类主动的语言沟通。

笑笑在台上只会说“三只小猪、妈妈、猪宝宝、爸爸”,这是对事物的命名,说明笑笑还处于命名阶段。如果爸爸妈妈想要提高笑笑的语言能力,应该重点强化笑笑的命名,再给与难度较低的仿说训练,一步一步地过渡到自发性语言训练。

大赛爸爸说

语言训练中,家长不能急于求成,一下子就要求孩子达到自发性语言的发展阶段,这样只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对训练失去信心。

我们应该根据孩子当前的语言发展水平,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来家庭训练营,教你家庭训练法!

The end

关注“大赛爸爸说”,

专注探讨儿童发育迟缓、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家庭康复训练,

倾听您的困与惑,解除您的育儿焦虑,

私信“大赛爸爸说”,

为您答疑解惑。

大赛爸爸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