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极易鉴别,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疾病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急性面神经炎。近期我们诊治1例病人,因表现为周围性面瘫而被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因竟然是另一个常见病。 病例介绍 患者:女,66岁,因“口眼歪斜1个月”就诊。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左侧口角歪斜,口角低,鼓腮漏气,刷牙漏水,伴左眼闭目无力。发病6小时在当地医院作头CT无异常,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静点维生素、激素、针灸理疗治疗,1个月无明显好转,到我院就诊。问病史,发病时除口眼歪斜外,伴头晕,测血压200/100 mmHg,考虑为高血压所致,给降血压治疗。患者发病来一直有左侧肢体稍感觉无力,不影响走路。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双眼自发性下跳眼震,眼球各向活动自如。左侧额纹浅,左眼睑闭合不全,贝尔征阳性,左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向右偏斜,左口角低,左上肢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指鼻试验阳性,跟膝胫试验阳性。双侧痛觉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 辅助检查:头部CT示左侧小脑、脑桥、桥臂低密度灶(图1A B C)。头MRI示T1WI示左侧小脑、脑桥、桥臂低信号,混少量高信号(图2A B C)。T2WI示左侧小脑、脑桥、桥臂高信号(图3 A B C)。头部MRA示:双侧椎动脉V5段及基底动脉显示纤细;双侧大脑后动脉显示纤细(图4A B)。 诊治经过:入院后给改善脑血循环脑保护治疗,住院12天,无好转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