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预算建置企业大学

 HRoot 2021-01-09
黄至尧

黄至尧(Alex Huang),江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两岸知名人力资源专家、一势咨询创始人、REC&PCC执行董事、德勤等多家企业外部顾问、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委员、报纸及杂志专栏作家。拥有美国暨两岸丰富的人力资源顾问经验,近年来专注于组织发展与菁英人才管理,为很多知名企业进行战略阐述和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方面的讲座,并整合国内外的专家团队,提供订制化的人才发展策略与执行。黄至尧是南开大学人力资源博士。


 企业大学源起
企业大学此一观念最早在1950年代由华特·迪斯尼(Walt Disney)提出。1956通用电气创立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克劳顿维尔管理学院(现今杰克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1962年迪斯尼大学、1974年摩托罗拉大学相继成立,世界500强超过80%都拥有自己的企业大学。
摩托罗拉1993年发表声明:公司每花1美元在员工训练上,可连续3年每年提升30美元生产力。虽无法确定1:30投入产出是否适用于每一家企业, 然而学习很贵, 不学习更贵这倒是可以确定的。
1998年春兰大学成立是第一家本土企业大学,到了2019年国内有超过3,000家企业大学。越来越多政府将企业大学作为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企业大学通过人才培养在企业本身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变革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且关键的角色。
 企业大学目的
我认为设立企业大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通过发展个人和组织能力,协助企业实现目标。也有研究表示,本土企业设立企业大学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12点:
1) 促进企业战略、商务计划或目的的实施;
2) 改善企业内部沟通;
3) 帮助企业塑造及完成新战略的转移过程或完成合并、收购或流程再造过程;
4) 提升新任经理领导能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胜任力管理);
5) 在过程中,探索并建立更多的商机;
6) 整合供应链的标准,建立并巩固与客户、供应商及经销商的关系;
7) 将所有教育与培训整合于一身;
8) 通过灌输“终生学习”战略留住员工,以吸引有能力和具潜质的人加盟;
9) 弥补中国大学提供教育的不足;
10) 作为一种公关工具,与当地政府建立关系;
11) 大势所趋,成立“企业大学”,建立良好形象;
12) 创造一个潜在的赚钱商机。
综上所述,我强烈建议任何一家企业在创建企业大学之前一定要有清晰的目的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别人有我也要有……如果只是为了成立而成立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还不如直接把培训部直接改成企业大学比较快。

一势培训资深顾问杰克认为,比较简易可行的做法是通过冰山模型将人才发展分为冰山上、中、下三个模块:
  • 冰山表面:Hard Skill(硬实力)

    专业知识较容易衡量,比如外语、软件技术能力等,或是通过取得专业认证来证明。

  • 冰山中间:Soft Skill(软实力)

    胜任力,完成工作及任务的关键因素,比如: 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战略思维、领导能力等。

  • 冰山底部:Inner Skill(心态)

    人在一起只是聚会,心在一起才是团队。凝聚全员向心力与共识,让团队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齐心齐力,为共同理想与目标拚命。

 企业大学建置
1.访谈经营团队
通过访谈企业核心关键人物,明确成立企业学院的目的,同时一并将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进行文字化梳理
2.建构胜任力模型
在一势培训7G人才发展体系中,G0为潜在人才,G1-G6则可依各企业对应不同层级。利用访谈或卡片分类法产出不同层级完成工作所需具备的胜任力模型。
3.学院体系搭建
基于前阶段产出G0-G6各层级胜任力模型,设计学习地图,建立人才培养学习路径并细化课程名称与目标。可以将原有课程融入新的学院体系。
4.课程开发与设计
老师需要理解产业背景、企业文化、历史、组织架构,学员状况等,通过讲师、学院、企业,三方共创,最终确认课纲、课件及课后测验与跟进行动。
5.课程实施
课前访谈一定是越多元越好,课中执行要细心准备,课后不只看反馈还要主动跟进。
6.课程优化
根据学员及讲师双方反馈,持续完善课程优化要求。学院课程一般执课3次才能趋于稳定。
7.优质师资
讲师是企业大学的灵魂,与内外部师资必须保持良好关系,通过TTT(培训培训师)将一定比例的学院课程内化。确保优质师资的稳定是企业大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大学挑战

杰克表示企业大学当前的挑战如下:
1.关注培训本身忽略体系与师资
多数资源预算投入在基础设施,却忽略了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内部培训师资培养及精进。
2.关注形式、本末倒置
企业大学多是培训部演变而来,72%仍把重点放在培训需求调研、课程满意度……重点应该是企业战略目标解读、组织发展需求分析、人才培训体系设计乃至学习型组织推动。
3.经营不善、名存实亡
还有一些企业大学由于校长不擅经营,内部不受重视,对外又无法产生绩效,久而久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再加上人员流动大又多为兼职,最终只剩下一个招牌。
针对上述状况, 杰克有以下建议:第一步一定要重新思考企业大学设立的目的为何?接着就是借外力找寻少数名师资源,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最后一招就是直接跟知名商学院合作,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企业大学未来
75%企业大学课程都是定制与企业策略相辅相成,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战队。随着企业多元发展,除了线下课程,线上培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最近接触的一个企业大学项目,对方希望将过往发生的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真实成功案例,透过访谈以一个个的短篇故事呈现,利用零碎的时间通过企业公众号发送给同仁们学习,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案例,在故事的结尾再加以说明当时所运用的胜任力为何,如此阅读起来特别的感同身受容易吸收。
5G到来,企业大学必将更加数字化,未来的培训形式也将会更加多元,更加的接地气(模拟)并以更加有趣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知识及智慧的传承;相信由接下来由90~00后担任校长的企业大学其呈现与运作的方式一定跟现在很不一样,说不定"抖音"模式都可以成为企业大学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管理公众号的读者们,

你们都在关注什么呢?

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你们感兴趣的?

请在“留言”中尽情评论吧!

说不定就看到您关心的话题呢~

《人力资本管理》致力于传递全球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最新的思想、观点、方法、技巧和资讯。

立即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