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道”与“术”的关系

 HNYZL 2021-01-09

“道”一定是个好东西,不是有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可见这“道”不仅好,还值钱,更神奇!可是,这“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老子都感叹:道可道,非常道!看来这个“道”还真就不可言状,其变幻莫测,且来之不易。

那么,这个“术”呢?一定也是个好东西。比如“技术”、“学术”、“法术”等等的,透着高大上,关键“术”比这个恍恍惚惚的“道”要具象些。比如修车是一门技术,弹棉花、剪发也是,比如会书法、会写作等等的,关键只要会了“术”,就可能赚到钱,更实际。所以,找个老师学习,或者通过自学基本都是可以掌握这个“术”的,当然,也需要辛苦付出。

关于“道”,老子坦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什么意思?“道”是老子起的一个名称而已,也可以勉强叫做“大”——可见道的作用和能量有多大,而且这个“反”通“返”,是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的意思。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道”当作规律,真谛之类的。

浅论“道”与“术”的关系

那我们怎么能观察和体会到“道”呢?所以,老子又说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说,当我们探寻这个道时,要从两个方面或者说两种状态着手,一种是把“道”想象成无形无色无质的虚无,即不可名状,以此感受到“道”那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的“妙”。一种是把“道”想象成一只有轮廓、有能量的“手”,正是这只手掌握、控制了世间的万般变化:阴阳转换、物极必反、春去秋来以及惩恶扬善、得失成败、正道沧桑……以此感受到“道”那无处不在又屡试不爽的“用”。

“术”是显见的,也大抵是有标准可考量的。比如八级木匠,钢琴十级之类的。这个“道”就比较深藏不露了,要不然也不能出现“道貌岸然”这种词。现在社会上充斥了种种的大师,书画的,风水的,气功的,武术的,端的是高深莫测,高山仰止——那长发,那行头,那做派,和那拿捏得死死的气质!真的有“道”吗?说实话,有没有“术”都值得怀疑。

关于道和术,有句话特别好,叫做“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曾经有一位朋友,学了八字,给别人预测,说有一定准确率了,但是再往上就很难,感觉突破不了。其实,这里就有“道”和“术”的关系。术可以是永无止境的,这位朋友学到了“术”,可以运用了,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很难精进,怎么办?在“道”的层面努力啊,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修为,善意而为,二方面不仅是八字,还得从根本上把阴阳、生克、中庸的道理弄明白,即摸索和掌握其中妙不可言的规律,也就是“道”,那么道行越深,其术自然精进。如果只是继续研究所谓的“术”,而不知修为,不知根本,那么就是“有术无道,止于术”。

那么,有道无术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人学什么都快,而且精。比如绘画已经特别牛了,然后接触钢琴,几个月便超过练了几年的学生,节奏、力度等等很到位。突然又接触太极拳,几个月也打得有模有样,刚柔并济、收发自如的,说明什么?就是聪明吗?不尽然,其实是所谓的一通百通,掌握了其中的“道”。“道”是普世的,甚至是全宇宙的,因为其先天地生,并且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也因此,老子总结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人们悟到了“道”的一些个“妙”,掌握了“道”的一些个“用”,那么,即使还不会雕工活、还不会书法,但是懂得“道”,那么学起来就很快,理解就很透,效果就很好,所以就叫“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

一般而言,“道”是隐的,“术”是显的。术是表面的呈现和方法,道是内里的积淀和支撑。

所以,“道”与“术”并不是完全割裂甚至对立的,当“术”精进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其实,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具备了“道”,否则也不可能如此。比如卖油翁就懂得自谦,“我亦无他,唯手熟尔”,非常豁达。如果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那么至少在“道”上还需努力,否则永远达不到顶尖的水平。

综上,我认为:不学自然无术,学无止境!有术岂能无道,道术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