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来苏 虽然有过买房想法,但家里没有能力支持,恰巧姐姐在杭州准备买房,已经把亲戚借了个遍,我更没机会了。 后来,宁波银行总到我们单位来推销「*领通」,我心想,如果能借到30万,再贷款买房不就空手套白狼了吗? 可惜那时工作年限不够,业务无法办理,买房想法就此打消。 阴差阳错给爸妈补缴养老金 万万没想到,给父母补缴的养老金,为我买的第一套房埋下伏笔。 当时黑龙江养老金出现亏空,政府为增加更多养老金储备,出了在一定期限内可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政策。 政策是好的,可没钱,父母想一次性补缴很难。 即便拿出我所有积蓄也还差一截,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卖掉一套房。 老家在黑龙江,虽不是鹤岗,但房价也差不多那个价位。 说起这套房我是有发言权的,上大学时我没用家里钱,这部分学费就攒下来,用老妈的名义买了一套福利房。 我的决策都是压力最小的策略,更何况老家的房子根本毫无升值潜力。 但是卖房这事,老妈不同意,即便表面装作同意,也阳奉阴违,并不积极卖房。 噩耗来袭 老妈不卖房,导致全家人陷入更深一步的经济危机中。 老爸被洗脑参与网上传销,为了持续投钱到其中,竟然愿意外出打工。 孤身一人跑到武昌、常州,进不同的场子干力工,我实在没有精力再去劝说他回家,索性就顺其自然。 为了避免自己出事家人没了收入,赶紧用刚发的工资重新配置了一些保险,原以为可以给家人留一个Plan B,可没想到出事的人不是我。 老爸出事了,中暑。发现晚了,救治不及时,人没了。 我整个人都傻掉,感觉生活对我不友好,完全不知所措。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在给自己配置保险时,顺手也给老爸老妈配置了一份意外险。 严格来说老爸中暑不属于理赔范畴内,但当时没有医学结论证明老爸中暑身故,最后拿到了30万的赔偿金。 老爸身故后可以提取养老金,凑齐也有40万左右,除去给老爸办后事的各项费用,最后剩下30来万。 再提买房,安家苏州 事到如今,无论这笔钱怎么用,都很难受。 想着老妈一个人在东北肯定不方便,决定在苏州买套房,把她接来同住。 老家房子总价最多二三十万,到了苏州最低也要两百万起步,这种巨大的落差下,老妈有点退缩。 好在经过漫长的看房路,老妈心里对买房的担忧、害怕总算减少了一点。 融资买第2套房 第一套因为着急自住,买的太过仓促。后来冷静分析了下,除了便宜,未来升值空间微乎其微,于是决定投资第二套。 二套三十万首付肯定不够,好在这两年也准备了不少「*领通」性质的备用金额度。 于是先跟同事周转了一圈,等房贷下来,立马用自己的备用金把借来的钱还给同事们,早借早还,再借不难。 我是一个小气的人,尤其在金钱方面,总会把利益算得清楚明白。 之前因销售作梗,首套房并没有用上公积金,我觉得很不划算。 当时公积金账户里已有近9万块钱,而且我知道公积金政策中有一条:房价不满110万,可以20%首付,最多贷款88万。 再加上了解到有些优质学区房总价还在110万左右,尚可一博。一套房子是压力,两套也是压力,试试看吧。 为了不给老妈增加心理负担,我打算再买一套学区房的想法并没有跟她说。 剩下的时间就是看房、谈价。最后,看中一套102万的景范学区房,加上税费佣金等106万。 ![]() 最后的一些体会 ![]() 声明 |
|
来自: 新用户5175TOR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