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梧闽杂文之139:月港有个''第一''笑话

 翁墨宸文学馆 2021-01-11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月港,在申遗官方运作中,出了一个笑话。堂皇挂有"大明第一港''金字招牌…作为老龙海人,作文时总是喜欢说"月是故乡明",这因为有我对家乡的情愫…文学作品可以无限地发挥,思维的"一念三千'',然后加以夸张表述,这包括许多媒体广告,如下一品:

里面的''大明第一港",字体写的有点怿,听说出自某''书法大家"。某日随游的学前儿童对我说''舅公,我写的字肯定比牌的字那好看…..'',我详怒"小屁孩,乱说,那是创意书法,你不懂…别起哄!

至于"大明第一港"这样的说法,我想加上"走私''两字为实,但心想,若果宣传旧朝走私,无异于为厦门420走私大案唱颂歌…还是学士国耀贤弟精明。说道有理有据如下:“大明实行海禁,在官府默许,也许就是福建第一。”

宋代,厦门作为泉州大港的外围辅助港,岛上设五通、东渡两处官渡。

元时设立“嘉禾千户所”,军港地位初步建立。

明时,厦门港和漳州月港成了海上走私贸易的主要口岸,海上交通初具规模,已有10条通洋航线。

在明隆庆五年至万历八年(1571~1580年)的10年间,由厦 门港和月港开往菲律宾的中国商船每年有30~40艘,每年进出口价值150万金元左右。

在长期以海洋贸易经济为主的福建,从五代到宋元,先后崛起了著名的泉州与福州两个重要港口。在受到数次战乱波及与明朝海禁抑商制度的打击后,这些地方的贸易彻底陷于停滞。

无法依靠当地地产养活自己的福建沿海居民,还是另辟蹊径,将贸易转入地下。贸易基地也从夕日的重要港口转移到了地理条件并不出众的漳州月港。

明代中期的正统(1436-1449)到景泰(1450一1456)年间,它就已成为走私活动的活跃地区之一。

许多因素,不合法的月港贸易超过了被明朝政策限制到死的传统商业口岸福州和泉州,成为了福建第一大港。

嘉靖皇帝时期,明朝对沿海地区的私人贸易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月港,却因为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免于兵灾之祸,并且由于浙江沿海走私贸易的衰退而地位提升。

即使是这样,当时第一港仍然是广州港

@梧闽阿水 小时候,听老师在课堂这么讲过,当时是有点莫名的自豪感,后来渐渐觉得有点好笑,月港一个弹丸之地,从各种港口的数据,怎么会是第一?

这正宗海澄人,国耀贤弟说真的,我爱听,谢谢

宗瑞,“大明第一港”月港如何定性?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大明海禁时期全国仅有开放月港海外贸易;二是月港海外贸易首次开辟欧洲、美洲、非洲及东南亚国家环球贸易;三是月港贸易首次引进番薯、花生、玉米等南美洲农作物,在中国大量耕种,救了老百姓的命;四是月港贸易开创了中国民间海外贸易先河;五是月港贸易引进番银占当年大明朝白银总量一半以上,是历朝历代海外贸易港口不能比拟的;六是月港首次建立海外贸易管理机构——督饷馆;七是月港海丝贸易孕育闽南海商精神,影响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等等。

这段解释好像在说"第一''依据,但不入正史《明史》。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