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视频转音频,内容类脱口秀找到了它最“适合”的“打开”方式

 网视洞察 2021-01-11

网视导读:以语言魅力吸引观众的脱口秀在网络综艺领域具有极高的占有率,而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脱口秀又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节目形式,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多元化的脱口秀节目形式)

得益于网络环境中文化的多元化,国内脱口秀节目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以语言内容为核心的脱口秀,却逐渐偏离了这一核心。

以《晓说2017》为例,作为停播三年的《晓说》系列的重启之作,《晓说2017》的网络播放量并不理想,在脱口秀越来越“闹腾”的网络环境中,越来越少人能够静的下心来去看一档以内容为主的脱口秀节目了。

【左】《晓说2017》【右】《罗辑思维》

虽然在视频领域,类似《晓说》、《罗辑思维》等传播文化内容的脱口秀热度持续走低,但在音频领域却迎来了它们又一个春天。比如同一期节目,《晓说2017》在优酷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则远低于在喜马拉雅、蜻蜓FM这两个音频平台的播放量;《罗辑思维》播到第五季节目,则干脆直接从视频改成音频。而文化内容类脱口秀由可视转可听,除了适应听众人群而转移播出平台、转变播出方式之外,更多的则是播出环境与文化内容的“格格不入”。

【上】优酷《晓说2017》某期播放量有651,5万

【中】喜马拉雅同期平台播放量2269.7万

【下】蜻蜓FM同期平台播放量2283.5万

在动辄上亿冠名费的网络综艺节目,综艺脱口秀的内容在各种广告的影响之下总归会受到一些影响,而每一档脱口秀的主持人在资本与平台的影响下,多少会在内容的编排上进行一些让步。

于是近两年,可以看到我们的网络综艺脱口秀节目形式越来越花样频出,但作为内容大于形式的一些文化类脱口秀节目,便会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网络综艺脱口秀环境中有些“格格不入”。

以《晓说》跨入网络脱口秀节目的高晓松,近来可谓是网络综艺脱口秀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他最近也开始涉猎音频脱口秀节目领域,从视频到音频,高晓松在采访中表示这是他最想做的一种节目形态。他还讲到:“录的时候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耍把式很长时间以后,坐在那里安安静静一个人说话,很多心里话就能说出来了。”

(高晓松最新一档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

高晓松这番话,或许说出不少做文化内容方向脱口秀节目的心声,比起受到更多形式因素所影响的脱口秀视频领域,音频或许更适合内容类脱口秀节目的展现。

网络脱口秀的制胜之道是“网感”,文艺作品追求“网感”,并不代表要放弃其艺术属性,也并不代表要在艺术属性上过于的曲高和寡。因此,网络脱口秀在互联网思维和商业逻辑的影响和蛊惑之下要保持应有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引领,文化类脱口秀和综艺类脱口秀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找到最合适的展示方式,才是网络脱口秀百花齐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END-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网视洞察】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网视洞察】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有其它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方授权并注明出处。

授权联系:微信号 xiaoxingxing05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