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针灸取效因素4

 cshts 2021-01-12

既然得气与气至这么重要,那么医生如何感知到针下是否得气,如何促使针下迅速得气,患者的气至又会有哪些表现呢?

这里面又涉及到了针刺的第三方面的内容,通常也是《针灸学》教材里没有提到的内容,也就是针刺过程中一些“无形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我们先说一下关于得气,我们知道得气是针灸是否起效的关键,也是起效的前提。所以,扎针时我们就一定要去追求这个得气的感觉。

那么如何才能迅速得气,如何才能感知到是否得气?通常我们教材里都是论述如何使用一些提插捻转等一系列手法来催气,这些操作当然有效果,我们在临床针灸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些关于手法操作都属于一些“有形”的操作,都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操作,相关内容大家可能参考各种针灸书籍,包括教材。但是在临床中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操作,或者说在针灸过程中看不见的操作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首先,我们说一下关于对得气状态的感知。一般得气的状态,患者会感觉酸麻重胀,而医生会有针下沉紧的感觉。但是这个感觉如何界定,或者说如何感知?这一点并不是每个针灸医生都能做到的,所以临床中很多医生的做法就是直接把针扎完了就走人,从来没有考虑过针下得气与否,因为感觉不到所谓的沉紧感。负责一些的医生可能会问一下患者麻不麻胀不胀。所以如何才能感知到针下的沉紧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感知”也是一个无形的内容,是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旁观者无法看到的。如何才能提高医生的感知能力呢?这方面就需要医生加强自身的敏感性练习,尤其是对于手指的敏感性练习。如何练习这个手指的敏感性,对于针灸医生来说,完全可以参考脉诊的练习方法。比如最经典的方法,在桌子上放一根头发,在头发上放一张纸,用手指去定位纸下的头发,随着敏感性的提高,可以增加纸的张数。

另外,当代大医脉神许跃远老师提供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参考。很简单,就是经常握拳,让三个手指抵在掌心,这样用掌心来温润手指,就能保持手指的柔软性以及敏感性。

关于得气的话题,我们再说一个针灸医生整体功力的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就像两个同学同时去追求一个白富美,一个同学是高富帅,一个同学是矮穷矬,很显然,那个高富帅的成功机率会更高些。这就像扎针一样,有的医生扎针总也不得气,而有的医生扎针特别容易得气,而且气感还特别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是高富帅,你是矮穷矬。

如何让自己在针灸方面也变成高富帅呢?除了手指敏感性的练习,指力的练习之外,针灸医生最好还要进行一些传统武术基本功的练习,这是让医生气场强大的一个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意义的方法。有的人觉得,搞推拿的需要练习一些基本功,而实际上搞针灸的更应该进行这些练习,除了能让医生在临床过程中提高得气的效率之外,对针灸医生本身也有一个保护作用,在接触过多的患者之后再进行一些练习,也有助于医生“气”的恢复。

其实最可靠的判定针后是不是有效的方法,应该是通过脉诊来判定疗效,但是大多数针灸医生又不掌握脉诊的技术,所以今天我们就大概说一下脉诊之外的判定方法。脉诊针灸,以后单独再讲。

内经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临床中哪些现象可以认定是明乎若见苍天呢?

由痛变不痛。这是大家都会的判断,也是大多数医生所使用的判断方法。在针灸之后如果出现如下的现象,也可以判断为针灸有效,或者说是气至的表现。

1、针后患者唾液增多。

2、针后一段时间患者特别想睡觉,或者针后当时患者就睡着。

3、针后患者感觉心胸开阔,呼吸顺畅。

4、针后患者头脑清晰,眼睛明亮。

5、针后患者舌象出现改变,比如颜色由暗变浅。

6、针后患者面色改变,针前灰暗,针后红润。

7、针后患者心情变好,不像针前那么忧郁。

8、针后患者出现局部冷或者局部热的现象。这种冷热的现象要跟发烧区别开来,冷多半是体内寒气排出的现象;热多半是不通的经络通畅的现象。

总之,气至的现象可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并不只是局部酸麻胀重,或者说局部也就是“针所“的感觉并没有“病所“的感受更有意义。

最后引用一位业内大咖关于针感与气至的论述来结束这个话题。

“针感和得气不是酸麻胀痛,也不是触电感,而是融雪一样的能量流动,还有所过区域的温度变化,皮肤潮湿滑润温热等。

也不是针感越强疗效越好,应该是有如汤泼雪一样漫开,流通了……,

有人讲,像个罩子笼住一样,有人说,好像要飘起来,有的人是身子不由自主的转动……

有的只是一下子就睡了过去,醒来症状消失。

这都是针下的场效应,局部膨胀,潺动,抖动,靶点为眼睛的可以看到光闪……“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