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境时心理学家的建议完全没用!什么才是我们最该自问的问题

 新用户6403vWoX 2021-01-13

Lucy Hone是位协助人们走出逆境的心理学家,当她的家乡纽西兰发生大地震时,她以自认为有效的方法帮助灾民。但有一天当她自己成为受害者时,她才了解所学的方法对于悲伤者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于是她以自身为实验对象,花了五年的时间,重新找到了让人们走出伤痛的策略。而有三个方法,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

创新点:扪心自问:「这是在帮我,还是害我?」

本文三大重点:1.将研究结果应用在日常生活。2.缺乏实证的「专家建议」等于「纸上谈兵」。3.强化心理韧性的三种方法。

1.将研究结果应用在日常生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人数累积已达3,100万人,有超过97万人丧生。疫情期间,许多人历经失业,失亲及失去朋友的伤痛,亟需外界伸出援手与陪伴。专研「心理韧性」的科学家Lucy Hone表示,人的一生中多少都会经历天灾人祸等逆境。当心力交瘁时,如何走出伤痛,坚强迎向未来,成为决定往后生活品质的关键。

(「心理韧性」又称「复原力」,英文为Resilience,指心理面对压力时能迅速恢复的能力。延伸阅读:在丈夫第一个忌日带孩子参观火箭降落实验!脸书营运长靠着这两个字,帮助自己和团队度过难关)

Lucy Hone 2003年在美国宾州大学取得「应用正向心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开始研究「心理韧性」,与她的指导教授一起训练自阿富汗返国的110万名美军,协助他们的心智能像身体一样健康。她觉得将学术研究结果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结束训练之后,Lucy Hone回到纽西兰南岛第一大城「基督城」的家乡,开始她的博士研究。

2011年基督城发生里氏规模6.3的强烈地震,Lucy Hone为了帮助灾民走出震后期,于是暂停学业,与官方及民间组织合作,从事各种社区服务。她将所学有关如何增强心理建设及复原的想法及作法,毫不保留的应用在灾民身上,觉得这是她发挥所长的最好时机。但2014年周末假期的一场家人意外,让她对过往所学的成效彻底改观。

(图片来源:Straits Times)

2.缺乏实证的「专家建议」等于「纸上谈兵」

当时Lucy Hone与好友两家人一起开车出游,12岁的小女儿Abi坐在好友车上,被一辆违反交通规则的汽车撞上,车上3人全部丧生。Lucy Hone的角色顿时从一向辅导他人的专家,转变为亟需专家辅导的受害者角色,但她一点也不喜欢这些「专家」给予的建议。

这些「专家」告诉Lucy Hone,她可能会与丈夫分居,甚至离婚,她可能会患有精神疾病。Lucy Hone觉得这些提醒根本是落井下石。他们给Lucy Hone的文件中,列出悲伤者会经历的五个阶段:生气、谈判、拒绝、沮丧,接受。辅导员告诉Lucy,未来五年她可能都会在悲伤中度过。

Lucy Hone不禁想:「难道我的余生,都要在这样的悲伤中度过?」她知道专家的建议是出于好意,但对她毫无帮助。她不需要别人提醒她情况有多糟,因为她觉得她已经够惨了。此刻她只需要一项,就是「希望」,以及一段能让她走过悲伤、痛苦,并能在尽头看见希望的旅程。

Lucy Hone不甘于这样的结果,决定以自身为实验对象,找出真正能带领悲伤者走出阴霾的有效方法。经过五年的研究,她终于建构了一套可行的策略,并取得奥克兰理工大学(AUT)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其中有三项认知及方法,是她认为最简单易学,也最重要的。

3.强化心理韧性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人生并不完美,有缺憾是正常

人们喜欢完美,也追求完美,因此社群网站上到处充斥着看似完美的照片与内容。但其实人生并不完美,快乐也不会是常态。当你遇到倒霉事时,是以何种心态面对?是忿忿不平,还是坦然接受?记住,「苦难」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是大是小。

当Lucy Hone的小女儿发生车祸时,她不只一次呐喊:「为什么是我?」但当她了解到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坏事,受苦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时,她便不觉得自己过得比别人苦,忿恨不平之情便会放下。心理韧性强的人知道,人生难免受苦,但要过得苦或乐,则完全看自己。

(图片来源:Tiny Buddha)

方法二:把心放在周遭好事上,不要被坏事吞噬

人类为了要生存,避免危险,会很自然将注意力放在潜在的威胁上。这是进化的结果,内建了我们负面的情绪。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应付危机。以前的社会较单纯,人的思绪尚不会被负面消息占满。但现代社会每天都有负面资讯袭来,我们如果不调整心态,可怜的大脑便会被威胁满个占据。

有些威胁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有些则不行。心理韧性强的人会评估情况后,聚焦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并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部分。如此他们便不会被压力压垮,并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周遭的好事上。在心理学上,这称之为「发现价值」(Benefit Finding)。

一开始憾事发生时,Lucy Hone被负面情绪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她对自己说:「你不必被这种感觉吞噬,你要活下去,你有许多活下去的理由。不要聚焦在你所失去的,连带也失去你所拥有的。」她试着往好处想,例如她的小女儿走得很快很突然,至少没有长期生病、饱受煎熬;她还有两个儿子活下来,她有责任给他们正常快乐的生活。她也感谢亲友及社会给予她的支持及协助。

把注意力聚焦在生活中的好事,对我们的身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2005年科学家Martin Seligman进行了一项实验,要人们每天想三件周遭的好事,六个月过去后,这些人变得更加感恩,也更快乐。为了要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事情,Lucy Hone在厨房挂了一张粉红色的牌子,提醒家人每天都要感恩。

方法三:扪心自问:「这是在帮我,还是害我?」

心理韧性强的人会自问:「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在帮我,还是在害我?」透过整理思绪,找出对自己有益的行动。Lucy Hone一开始常会反覆自问:「我应该去审判现场看那位肇事驾驶吗?这是在帮我,还是害我?」她后来选择不去。她也常在深夜拿出女儿的照片,看完后更加沮丧,于是自问「这是在帮我,还是害我?」然后决定把照片都收起来,让自己好好睡一觉。

Lucy Hone写过许多有关心理韧性的文章,这个「自问」的策略带给读者的回响最大。许多人问了自己后原谅了家人,少喝了一些酒,或是在考试、升迁时协助厘清想法及行动,便能做出有利的决定。

(图片来源:Freepik)

人生的道路不会一直平顺,有时难免会出现坑洞。当心里有疙瘩时,要设法将它抚平,再继续往前迈进。但如果眼前出现的是巨大鸿沟,没有办法填平时,要设法跨过去,否则你将无法走出阴霾,到达彼岸,看见新的世界。

Lucy Hone的三个方法并非魔法,无法让悲伤消失,但能在你自我封闭,不自觉走向会受伤的岔路时,重新回到有益的道路,并能教你敞开心房,发现周围的美好。这些方法还能应用在求学、就业及亲友相处等各种情境下。只要你认清生命的本质,留意旅程中的美好,并时时自问现在做的是否对你有益,相信便能在崎岖的道路上,保持灿烂的笑容。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